夏日798,开启“生命奇旅”

作者:滕昆 2021年6月10日 资讯跨界
夏日798,开启“生命奇旅”
6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科普艺术沉浸展——生命奇旅在798艺术中心如期盛大开幕。这是一场探讨生命意义的与众不同的展览,同时也是一场“沉浸”生命科技的大型科普展。总导演关琇携其团队采访50余位顶级生命科学家耗时三年,对前沿生命科技进行了缜密翔实的梳理与调研,并决定记录下这关键的历史时刻,以沉浸式艺术展的形式面向公众对生命科学做一次系统科普。
总导演关琇(发言者)携主演及艺术家亮相“生命奇旅”大展开幕现场
总导演关琇(发言者)携主演及艺术家亮相“生命奇旅”大展开幕现场
沉浸式展览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展览方式
沉浸式展览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展览方式
此次沉浸展的“剧情”由七个空间章节构成,四个主角色展开叙事,老人代表的是“癌症、器官衰竭、老年痴呆”,女人代表的是“老人的亡妻,存活在老人的脑中”,男青年代表的是“科学家”,小女孩代表的是“老人的意识/记忆程序”。其中,角色一是“老人”,代表“癌症、器官衰竭、老年痴呆”,他说,“我是一具身处在不远未来的肉体,所以别问我姓甚名谁,别问我贫贱或是显达,我是你们当中大多数人都可以窥见的未来,我也将走向对你们大多数人来说,未曾想象也无从想象的归宿……”而角色二的女人,是老人的亡妻,存在于老人的脑海中,“我是你们当中大多数人都难以割舍的眷恋,我是人生中的最高光时刻,是肉体消逝后最想留在世上的那一份最骄傲的存在证明……”,作为角色三的科学家,是人类生命的希望,“我是人类生命科技的具象化身,我旨在打破死亡的坚壁,实现人类在现世的涅槃……”,而剧中第四个角色,小女孩则是老人的意识或者记忆程序,代表着人类的未来,“我是人类遥远的未知,我是科技裂谷对面那影影绰绰的模糊身形……”
电影由四个主要角色组成,讲述一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完整故事
电影由四个主要角色组成,讲述一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完整故事
夏日798,开启“生命奇旅”
第一空间/章节讲述的是老人得了与亡妻30年前一样的癌症,想要放弃生命,与其在另一个世界相见;存活在老人脑海记忆的亡妻劝他不要放弃治疗,只有活着才能保留记忆,永远相见;科学家则告诉老人,这样的癌症在今天已经有了更领先的技术可以治疗;小女孩一言不发,走向了第二空间……第二空间/章节描写的是一个混合着实验室和生活化卧室的场景。老人躺卧着接受男科学家的建议和治疗……
第三空间/章节继续展开的是老人接受科学家的治疗,并由对话引发出一系列生命科学的专业话题,比如人体由60万亿个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无休止的工作构成一个有意识的活体,变异的超级细胞构成了癌症的来源;比如化疗的有限性,对抗癌细胞最重要杀器之一:T细胞,CAR-T疗法。第四空间/章节讲述的是老人癌症治愈后,又“见”到了自己的妻子,四季而过。不幸的是,随着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肾器官衰竭,为了跟妻子继续“共存”,他求助科学家。科学家建议其接受异种移植手术(一种针对人特别改造的猪器官),老人表现得抗拒和排斥,接受不了这种治疗……第五空间/章节紧接着展开了探讨手术可能性所涉及的相关科学话题:异种移植和CRISPR基因编辑等,科学家提到了生命本质的四个代码:ATCG。ATCG四个代码写成的各种信息构成了生命的本质,在这个层面上,也许生命和一首歌,一封信,一段存在脑中的记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第六空间/章节讲述的是老人得了阿尔兹海默,老人侧身坐着,脸容憔悴沮丧, 女人与其背靠背坐着……小孩从空间一侧出现,站定看了一下老人和女人,从空间的另一侧走出……
第七空间/章节,又是五年过去了,阿尔兹海默症越来越严重,老人想保存住对亡妻的记忆,再次向科学家求助。科学家没有给出承诺和保证,而是将建议指向了脑机接口……老人深受感动并充满期待:我和她曾经存在的证明,是我们深刻交织在一起的意识之子,我们的爱和生命之歌一定会继续唱下去……
夏日798,开启“生命奇旅”
夏日798,开启“生命奇旅”
夏日798,开启“生命奇旅”
以一系列声光电影的融合穿插,展览制造着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以一系列声光电影的融合穿插,展览制造着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一场沉浸式的展览项目,这同时也是⼀场着眼未来的当代艺术展,毕竟科技与艺术的距离并不遥远,严谨的科技需要艺术般飞扬的想象,灵动的艺术同样需要科学式的理性哲思。在光影变幻的空间里,在爱与别离的剧情中,定位未来风格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景晓雷和雕塑界“科技派”的今⽇之星占研,以他们令⼈惊叹的艺术作品呈现“未来已来”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展,多维度探讨生命的奥秘呈现未来想象。无论是景晓雷不锈钢雕塑中呈现的充满幻想张力的未来景象,还是占研作品中逻辑严密的科技未来感,都与生命科学的探索精神相得益彰,呈现为人类对审美的追求,也是人类对未来的追求。
艺术家景晓雷参展作品
艺术家景晓雷参展作品
艺术家景晓雷参展作品
艺术家景晓雷参展作品
艺术家景晓雷参展作品
艺术家景晓雷参展作品
艺术家占研作品
艺术家占研作品
艺术家占研作品
艺术家占研作品
而在展厅的最后,一系列可尝试的生命科学相关仪器与设备的陈列与“试玩”,则让人们大饱眼福,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科技已经帮助人类走到了现在,同时,已经呈现了 一个可视的未来。在798艺术中心1500平⽶的展览空间内,逾5000平⽶的投影总面积里,和最爱的亲⼈体验⼀场生命奇旅,畅想未来,思考⼈生,了解科学,欣赏艺术。前沿的生命科技,正在突破生命的极限,对面是⼈类从未抵达的疆域!这个夏日,在798艺术中⼼,一起来⼀段生命奇旅!
可以用手环驱动的机械手
可以用手环驱动的机械手
一系列生命健康相关的科技设备在展厅内亮相
一系列生命健康相关的科技设备在展厅内亮相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