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林、谭永勍双个展亮相蜂巢 诗意的“模糊的末端”与非常态的“狡黠的月光”
9月28日,“任小林:模糊的末端”“谭永勍:狡黠的月光”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一位“60后”,一位“90后”,在各自的创作领域持续推进,各自成熟。

“任小林:模糊的末端”开幕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门外,与任小林并肩过的艺术圈同仁
开幕当天,收藏家唐炬、汪海涛、周大为,艺术家张晓刚、陈文令、杨千、俸正杰,泰康空间总监唐昕等人都来到了现场,这也和许久未曾露面的任小林“重出江湖”是分不开的。据悉,此次展出的几件作品,还是从藏家手中借展而来的。生于1963年的任小林一直被认为是诗意和抒情风格的代表性画家。自幼生活在军区大院,艺术启蒙阶段和张晓刚师从于同一名老师,大学时师从程丛林,80年代末就名动一时,早期便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弄潮儿”其中的一员……但任小林却似乎是低调甚至“边缘”的,他在贵州贵阳和北京的花家地潜心作画,旁观着当代艺术圈的人来又去、潮涨潮落,也体悟了生命最真实的存在与流逝。

任小林 《集装箱里的旅行家》 60×60cm 布面油画 2019

任小林 《不完美的蔷薇》 180×160cm 布面油画 2019

任小林 《一室》 100×75cm 布面油画 2014
根据策展人之一的冯博一表示,这是任小林在特殊时期的一次特别的展览,主要作品是由他内心的独白而构成和展开的。一直以来,他作品中都夹杂着泛灵论色彩,鹿、花、果,一些感性而灵动的意象,在他的笔下持续可见。近几年的新作中,这些一以贯之的意象由个人的诗意的转向了神秘主义和宗教感。任小林笔下的人、风景、静物,似乎都是凌乱而碎片化的,如同难以抚平的伤口,亦如同遍地凋零的花朵……这些细节凑在一起,却跳脱出各自本身的存在,谱写出一首哀伤但充满诗意的曲子。据悉,任小林的大多数作品都经历了多年的创作过程——他会在作品完成后的数年,对同一件作品做出修改。这也是为什么,任小林的画面透露出不同的层次,甚至笔触的处理、色彩的涂抹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

周大为收藏的任小林早期作品

任小林 《女主人的庄园》 180×160cm 布面油画 2019


任小林 《灯光的幻景之二》 180×160cm 布面油画 2019

任小林 《警幻之境》 190×280cm 布面油画 2005

任小林 《心生佛》 190×280cm 布面油画 2006
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另一侧展厅中,则展出了由青年策展人赵小丹策划的、生于1990年的年轻艺术家谭永勍的个展。谭永勍出身于清华美术学校,他此前参加过蜂巢“既视感——作为符指艺术的绘画既视感”(2018)与“出神一瞥,永不落幕的夏天”(2019)两次群展,此次展览,也是他的第一次个展。


“谭永勍:狡黠的月光”展览现场
谭永勍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人性和灵性(动物性)的考察。他笔下的画面是具象的,都使用了纯粹的色彩,并对其中的人或物进行“非正常”的描绘:如两个穿着西装搏斗的人身处在一片夜空下;一位身着西装的人正在殴打一只“落水狗”;三只纠缠在一起的老虎,影射着人类的欲望……同样,以老虎的形象描绘的正在呐喊的“困兽”,与另一位发出呐喊的人物绘画形成呼应,使人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呐喊——而另一展厅中,谭永勍也描绘了他心中的鲁迅——一人笑眯眯的、日常文本中不曾出现的鲁迅形象。

谭永勍 《痛打落水狗》 140×140cm 布面油画 2019

谭永勍 《战斗》 120×170cm 布面油画 2019

谭永勍 《Dark》 200×130cm 布面油画 2018
除了对文本的兴趣,谭永勍的画面与摄影有一定的关联性,实际上,摄影也是他关注的一种艺术媒介。他笔下的故事所发生的场域,在星空、宇宙、海边……这些现场与画面中的人形成一种故事性,重点回归图像本身。

谭永勍 《无数个夏夜》 180×145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9

左:《拥抱》
右:《耶苏的肖像》

谭永勍 《鲁迅肖像》 40×40cm 布面油画 2019

谭永勍 《生化人》 90×60cm 布面油画 2019
展览将持续至11月13日,不妨成为你“十一”假期里的文艺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