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普林斯与他的“万宝路牛仔”空降路易威登Espace文化艺术空间
4月13日,路易威登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带来“理查德·普林斯特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理查德·普林斯1949 年出生于美国巴拿马运河区,身为画家及摄影师的他与辛迪·谢尔曼、谢莉·莱文、路易斯·劳勒同为美国后现代艺术流派“挪用主义”的先驱,这一流派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晚期:艺术家从大众传媒、广告和娱乐作品中选取图片重新定义著作权、所有权和整体氛围。其中普林斯创作于1980 年代的 Cowboys系列,取材自香烟广告中著名的“万宝路男士”形象,也正是他最知名的系列。 普林斯敏锐地记录着美国的亚文化和地方风土及其对于构建美国身份的影响,由此创作出非比寻常的形象。

《忧郁牛仔》 150.5×211.5×5.1cm 4张照片均采用Ektacolor胶卷拍摄 1999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忧郁牛仔》 150.5×211.5×5.1cm 4张照片均采用Ektacolor胶卷拍摄 1999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忧郁牛仔》 150.5×211.5×5.1cm 4张照片均采用Ektacolor胶卷拍摄 1999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忧郁牛仔》 150.5×211.5×5.1cm 4张照片均采用Ektacolor胶卷拍摄 1999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在1960、1970年代樊文花思潮中成长的普林斯,曾经在欧洲短暂停留,后来为美国时代公司工作,由此与广告图片结缘。他作品背后的关键点是“重新拍摄”,以模糊日常用品和艺术品之间的界限。普林斯的创作还受到波普以艺术的影响,如劳森博格的丝网印刷蒙太奇、安迪·沃霍尔的重复手法;以及1970年代或极简主义的启发。

《山上的牛仔》 150.5×211.5×5.1cm 3张照片均采用Ektacolor胶卷拍摄 1998-1999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山上的牛仔》 150.5×211.5×5.1cm 3张照片均采用Ektacolor胶卷拍摄 1998-1999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山上的牛仔》 150.5×211.5×5.1cm 3张照片均采用Ektacolor胶卷拍摄 1998-1999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2008年,时任路易威登艺术总监的马克·雅各布在2008春夏系列中汲取了普林斯“护士系列”为灵感,改系列也是与艺术家本人合作完成。同时普林斯还参与了路易威登基金会正式裸馆成立前的首个展览,2009年在香港艺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展出的摄影作品均为路易威登基金会的馆藏,而影像作品则是理查德·普林斯参展路易威登基金会群展项目的记载。

《无题(牛仔)》 152.4×101.6cm 彩色照片 1994
鸣谢艺术家和路易威登基金会,©Richard Prince
展览将持续至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