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拯救海洋:“重塑蔚蓝”环境可持续艺术展在UCCA Lab开幕
2021年6月15日,阿迪达斯联合UCCA集团UCCA Lab合作的“重塑蔚蓝”当代艺术展览开幕,四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麻剑锋、柳迪、刘佳玉、杨牧石,分别呈现绘画装置、摄影影像、新媒体艺术、雕塑等艺术作品。


“重塑蔚蓝”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空间设计由设计师沈若凡指导,突破美术馆的常规布局,在UCCA Lab展厅内打造出一个美术馆里的运动场,“跑道”即是观展动线,围绕中央一片静谧的“海洋”,艺术家们的作品穿插其中,形成动与静、跑步运动与艺术思考之间的对话关系,当城市被污染“侵蚀”,当人类社会的规则出现超现实的反转,如若“塑料”构成了海洋的形状,“第一自然”趋向边缘……艺术作品从不同维度表达了艺术家们对于海洋环境的关怀、担忧与想象。在跑道的终点,设计师以艺术装置的形式呈现阿迪达斯环保产品,为观众构建出一片“蔚蓝”的艺术乌托邦,鼓励观众加入阿迪达斯的减塑行动,跑出蔚蓝。


刘佳玉 《塑形》 2分钟、650 x 680 x 380 cm 2021 多媒体影像装置、塑料瓶、动态粒子渲染、投影、彩色、有声 2021
刘佳玉的《塑性》用阿迪达斯跑者们在全世界海边搜集过来的塑料瓶,打造了一个类似海浪的环境,藉此对海洋垃圾以及海洋本身的未来提出反思。


杨牧石 《侵蚀》 300 x 121 x 63 cm×6 泡沫、丙烯、香蕉水 2016-2021
杨牧石的《侵蚀》则用六件黑色长方体泡沫将空间包围,大小不一的洞孔遍布物体。艺术家先用香蕉水腐蚀泡沫,让不规则的曲线性结构穿插材料,然后对物质用黑色丙烯覆盖。在高强度的劳动与破坏性的语言中,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被重新审视。这些僵死的、庞大的残躯败体的背后,闪烁着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反思与实践。


麻剑锋 《金枝岛》 700 × 600 × 270 cm 绘画装置、画布、纸板、丙烯、沙子、塑料颗粒、木头、泡沫、塑料制品 2021
麻剑锋的装置作品《金枝岛》将绘画与装置结合,以展厅中间的“海洋”为创作场地,建立一座人造的岛屿。在这座岛中央,人造和天然的东西共存。


柳迪 《自我的重量》 3:4,10分06秒,投影尺寸:225 × 300cm 单频彩色有声影像 2017
柳迪的影像《自我的重量》的名字来自于一个哲学思考,大意是:我们每个人“自我”的重量取决于地球上人口的数量。全人类“自我”的重量是一个恒量,每个人“自我”的重量约等于他那个时代人口数量分之一。也就是说当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大时,每个人“自我”的重量会越来越轻。我们自身面对地球已经更加无足轻重了。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