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旋构塔 北京时代美术馆的青年艺术实验场

作者:张朝贝摄影:张朝贝 2016年8月4日 资讯展览
2010年,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了“楼上的青年—青年批评家提名展”,通过青年批评家与艺术家的互动,展开对当代艺术的讨论。六年来,北京时代美术馆始终保持了对青年艺术现象的关注。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8月3日下午三点,“时代青年艺术计划丨旋构塔·青年艺术实验场”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在3层的空间内展出了36位青年艺术家的100余件代表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类型,展现了当下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多重面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这场青年艺术家群展的年龄跨度为70后-90后,在艺术形式上更偏重实验性与跨媒介的创作。展览的第一层以杨穹的一件名为“有朋自远方来”的雕塑开始,作品以民间老物件为基础进行创作,但其中人物却长着西方米老鼠的耳朵,颇具文化恶作剧的意味。紧随其后,还有于洋、李竞雄、王礼军等艺术家多种类型的作品。
杨穹 《有朋自远方来》 130×9×26cm 陶佣(明)、红花梨木 2016
杨穹 《有朋自远方来》 130×9×26cm 陶佣(明)、红花梨木 2016
于洋 《笔墨无用—石青》 140×98cm 平时创作废弃物、纸本水墨、木 2016
于洋 《笔墨无用—石青》 140×98cm 平时创作废弃物、纸本水墨、木 2016
李竞雄 《野兽绘画》系列
李竞雄 《野兽绘画》系列
王礼军 《有隙》 115×60×5cm 旧家具木块、丙烯  2016
王礼军 《有隙》 115×60×5cm 旧家具木块、丙烯  2016
孙博的现成品、光影绘画装置作品 100×200cm  2013
孙博的现成品、光影绘画装置作品 100×200cm  2013
李旭伟的作品多以架上绘画为主,2006年以来他以近乎修行的手工劳作方式进行创作,他用刻刀在经过处理的画布表面进行绘画,那些细密的刻痕被转换成充满想象张力的画面。而王凤鸽则将画面的细节弱化到几乎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使其作品始终徘徊于写实与抽象的边缘。
李旭伟的布面水性材料刮刻作品
李旭伟的布面水性材料刮刻作品
王凤鸽 《在路上》《问》 布面丙烯油画 2013
王凤鸽 《在路上》《问》 布面丙烯油画 2013
在任瀚的《镜子》系列作品中,艺术家用石墨铅笔将纸上的“镜面涂满”,当石墨覆盖到一定程度时,所画之处将不再是黑色的色彩,而是呈现出矿石的光亮。这种创作方式与其说是绘画,不如说是接近于抛光的雕塑行为。
任瀚 《镜子》系列 82×53cm 纸上铅笔裱木板 2015
任瀚 《镜子》系列 82×53cm 纸上铅笔裱木板 2015
张秋实 《一纸云山—米氏云山10》 149×105cm 灯箱装置 2012
张秋实 《一纸云山—米氏云山10》 149×105cm 灯箱装置 2012
展厅第二层的入口处展示了闫珩的绘画装置《红蛇》,艺术家认为它的装置语言是辅助绘画的,这件作品所使用的方型铁作为绘画的配饰,却完成了与画面之间的“化合反应”。
闫珩 《红蛇》 200×190cm 绘画装置 2014
闫珩 《红蛇》 200×190cm 绘画装置 2014
闫珩 《迦南》 114×94cm×2、214×94cm  绘画装置 2016
闫珩 《迦南》 114×94cm×2、214×94cm  绘画装置 2016
王海龙 《一吨风景》 240××8×116cm 绘画装置 2016
王海龙 《一吨风景》 240××8×116cm 绘画装置 2016
除了将绘画与装置的界限模糊化之外,潘戈阳还试图从绘画本身多层面的叠加来寻求绘画领域的一些新鲜感。通过将画面立体化,可以使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到不一样的画面。
潘戈阳作品《那时候我比你高》《自然——非自然》
潘戈阳作品《那时候我比你高》《自然——非自然》
刘辛夷作品《金银岛》《价格面议》等
刘辛夷作品《金银岛》《价格面议》等
姚朋 《一段关系》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
姚朋 《一段关系》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
下午三点半,在三层空间开幕之后,艺术批评家何桂彦、黄笃、王春辰、段君就“当代艺术话语生产与表达差异”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话,这是此次展览期间三场艺术对话中的首场。
何健 《风景》系列之一 180×13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5
何健 《风景》系列之一 180×13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5
马佳伟 《回声》 直径200cm 综合材料 2011
马佳伟 《回声》 直径200cm 综合材料 2011
展览将持续至8月14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