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艺术区即将启幕 京城再添一处文化新地标

作者:未末图片提供:观唐艺术区 2018年8月12日 资讯事件
(从左至右)主持人曹涤非、观唐美术馆馆长于向溟、观唐艺术区创始人李保刚
(从左至右)主持人曹涤非、观唐美术馆馆长于向溟、观唐艺术区创始人李保刚
艺术与金融的嫁接一直是许多机构试图介入的领域,但迄今未见出色的案例。近日,在北京东五环外的平房桥东,一个筹备了六年之久的文化艺术新地标“观唐艺术区”即将对这个课题再次发起挑战。8月11日开园发布会的举办,意味着那扇高十二米、宽四米的观唐艺术区大门正式向社会打开,并将于9月15日迎来艺术区正式开园暨首届观唐艺术开幕。
北京云文观唐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观唐艺术区创始人李保刚
北京云文观唐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观唐艺术区创始人李保刚
如果说别人坐拥美术馆里的公园,那么这个位于北京东环平房桥东,京城槐园,占地300亩,建筑面积四万平方米,由美术馆、艺术酒店、生活美学馆等多种艺术业态组成的观唐艺术区,则是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美术馆”。自2003年便开发了“观唐花园”的观唐地产,“传播本土优秀文化”向来是其品牌的立足点之一。加上旗下还拥有全国第一家艺术品上市公司,并不缺乏将艺术品与金融结合的经验。此次“观唐艺术区”的诞生或可视为该地产品牌的再次升级,向社会发出的一张华丽的艺术名片。
观唐艺术区即将启幕 京城再添一处文化新地标
观唐“桃花源”主创对谈,观唐艺术区创始人李保刚、观唐美术馆馆长于向溟、视觉艺术家叶锦添、知名雕塑家隋建国和蔡志松、桃花源的新媒体策展人张锰、桃花源户外公共雕塑策展人卢征远和彦风从不同的视角,诠释“桃花源”对于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影响。
观唐“桃花源”主创对谈,观唐艺术区创始人李保刚、观唐美术馆馆长于向溟、视觉艺术家叶锦添、知名雕塑家隋建国和蔡志松、桃花源的新媒体策展人张锰、桃花源户外公共雕塑策展人卢征远和彦风从不同的视角,诠释“桃花源”对于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影响。
新闻发布上,艺术区总裁李保刚向观众介绍了艺术区三个重要功能:中外艺术家及作品的聚集地,文化艺术基金投资的聚集地以及优秀文化项目孵化地。谈及园区的核心机构——观唐美术馆的运营,李保刚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表示,私立美术馆的生存,需要商业来支持,未来美术馆将借助私募基金、收藏基金或集团的其它业态来维持其发展,在综合的文化大盘里打造美术馆。他同时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工匠的精神,资本的助力”来总结园区的运营模式。观唐美术馆馆长于向溟则在现场分享了美术馆的定位,他表示未来“在未来,观唐美术馆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冷的美术馆,我希望它是传达美学、文化、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没有边界,让更多元的艺术形态在这里汇聚、成型。让每一位到观唐美术馆的观众,每一位参与创作的艺术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象。”
观唐美术馆效果图
观唐美术馆效果图
位于北京市东五环,占地300亩,建筑面积4万平米的观唐艺术区将于9月15日开园
位于北京市东五环,占地300亩,建筑面积4万平米的观唐艺术区将于9月15日开园
艺术区周边被园林环抱,山环水绕,绿树成荫,草木丰茂,不觉有桃源仙境之势。在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如自成一方世界,不觉令人想起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因此,艺术季便以桃花源为主题。“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它既是中国传统文人对理想的追求,也是中国当下语境里的乌托邦畅想。在本次艺术季中,从事不同领域创作的艺术家,将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对桃花源的理解和演绎。
观唐“桃花源”主创对谈
观唐“桃花源”主创对谈
发布会现场邀请了艺术季“桃花源”的主创人员围绕该主题展开对谈。观唐艺术区创始人李保刚、观唐美术馆馆长于向溟、视觉艺术家叶锦添、知名雕塑家隋建国和蔡志松、桃花源的新媒体策展人张锰、桃花源户外公共雕塑策展人卢征远和彦风从不同的视角,诠释“桃花源”对于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影响。隋建国谈到,虽然自己是现代文明的追随者,但内心还是向往带月荷锄归般的“桃花源”。他觉得“桃花源”应该成为艺术空间,可以让人走进去;变成立体的意象,悬在空中,放佛进入“桃花源”场景当中。
新媒体艺术通道 仿佛若有光
新媒体艺术通道 仿佛若有光
作为新东方美学的推行者叶锦添,又将会是用什么样的艺术方式和舞台效果来诠释“桃花源”呢?这将是9月15日 “桃花源”艺术季最大的惊喜和秘密。他认为,一切终归要回到人本身的状态,人们所产生的历史过程、去找寻一个最美的东西,也包括最宝贵的经历。我们经历过那么多的历史,我们住在地球那么久,桃花源的意义应该超越美丑。
汪文伟的吉他与宋昭的大提琴即兴和鸣,以“竹林寻梦”为主题展开即兴演奏
汪文伟的吉他与宋昭的大提琴即兴和鸣,以“竹林寻梦”为主题展开即兴演奏
发布会现场除了设置对谈环节,主办方的用心贯穿于各个细节:由年轻的新媒体团队Finger制造的桃花源入口,嘉宾们需穿过一个“仿佛若有光”漆黑的山洞,进到发布会的下沉广场——这是在郁郁苍苍的竹林中,汪文伟的吉他与宋昭的大提琴即兴和鸣。这场以“竹林寻梦”为主题展开的即兴演奏,不但以音乐诠释桃花源的意象,音乐的演绎路径,也与观唐艺术区所倡导的突破、重塑、聚合的艺术理念不谋而合。十米高LED屏幕的映衬,现场幽眇变幻的灯光,都使人沉浸在对桃花源的想象之中。循步而行,冷餐区遇“落英缤纷”、酒吧里品“芳草鲜美”。这些布景和演出,不经意间应和着《桃花源记》中的情景。不断通过置身其中,让嘉宾去思考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发布会现场营造出电影场景般的视觉效果
发布会现场营造出电影场景般的视觉效果
当天的种种精彩虽是抛砖引玉,却可以管中窥豹。之后这场艺术的饕餮大餐更值得期待:由艺术家卢征远策划的公共艺术展,遍及园区坐落着20余位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配合灯光、自然环境之势,形成桃源镜像;美术馆内部由艺术家张锰策划的“桃花源”新媒体展,涵盖了中外重要新媒体艺术家40余件作品,呈现桃源意象;由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创作的开幕作品——“桃花源”,延续其一以贯之的“东方美学”精神,现代舞与新媒体交相辉映,呈现一个无形的桃花源秘境。大秀之后,更有姜江策划的户外沉浸式演出:当鼓声穿透夜空,古曲新奏将人带入另一个时空,虚实之境里又问谁在此时此地……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