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里的柔软 梁铨“新六柿图”在拾萬空间开幕
2019年12月21日,梁铨个展“新六柿图”在拾萬空间开幕,展出十余件水墨拼贴作品和一件LED多媒体作品。



梁铨曾于20世纪80年代去往美国旧金山学习版画,亲历了西方后期抽象表现主义思潮,归国后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移居深圳。在此过程中,他深切地体会到中西方艺术的各有千秋。中国人讲究语境和意境,而西方则更偏向于表现物体和场景本身。经过思考,梁铨便开始尝试用抽象几何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将东方文化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含蓄意境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有了他独具特色的西方抽象主义创作语言下的东方美学底蕴,呈现了传统视觉典范对于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六柿图》由南宋画僧牧溪所绘的著名静物水墨画,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其朴素空灵的画风和大面积的留白被认为是其禅画的代表之作,“随处皆真”的禅宗境界跃然纸上。梁铨的《新六柿图》亦有着异曲同工之意,糅合了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双重特征,寄托着相同的真实感情。梁铨自己描述道:“我在如地毯般的草坪中,选了一株草,我盯着它看了半分钟,然后将视线移开,仅仅一会,我已经无法从这一片绿色 中再次将它辨认出来——世界是细致而真实的,看起来所有事物都微不足道。”

梁铨《柳浪闻鶯》60.5x45cm 色、墨、宣纸拼贴 2015

梁铨《飞来峰》60.5x45cm 色、墨、宣纸拼贴 2009

梁铨《孤独星球之一》29x19.6cm 色、墨、宣纸拼贴 2017

梁铨《孤独星球之二》46x14cm 色、墨、宣纸拼贴 2018

梁铨《五十年前柳浪闻鶯晨跑回忆》41x23cmx4 色、墨、宣纸拼贴 2018
本次展览中的《柳浪闻莺》《飞来峰》《小瀛洲》和《十里琅珰》等作品来源于杭州的自然环境的转译。梁铨用自己的语言将现实的自然环境以类似写生的方式再次呈现。不止于风景,梁铨也用同样的抽象语言呈现自己理解的音乐和情感。展墙根据画作柔和的色调相应刷成粉绿色,好似梁铨曾经看到那片绒绒草坪而感受到的内心悸动。

梁铨《六柿图》160x122cm 色、墨、宣纸拼贴 2019

梁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60.5x45cm 色、墨、宣纸拼贴 2018

梁铨《自在边缘》120x90cm 色、墨、宣纸拼贴 2018

梁铨《桃源村》160x122cm 色、墨、宣纸拼贴 2017-2019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20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