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新展亮相长征空间,展现一段沿中东铁路的行走旅程








若简要地概括展厅中百余幅作品的气质,那么也许会是“静气中透着丰富的情感”,赵刚的这些画中有些色彩对比强烈、意象突出,但没有任何暴力、诡怪、奇丽的元素,它们是内化的但却又如此生动,充满了丰富的细节。


面对如此“平和”的作品,观者或许很难想象赵刚从前有个绰号叫“匪徒赵”(Gangster Zhao),或许时光会冲淡一个人的“匪气”,增加一个人的“静气”。赵刚的经历不可谓不丰富,1961年出生于北京满族贵族家庭,18岁就参加了星星画会、22岁赴荷兰留学、后又在美国纽约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被田霏宇称为“真正说一口地道中文和地道英文的人。”
大约是三十余年在海外的漂泊和浮沉造就了艺术家的豪放不羁,也让他不断产生对于个人和民族身份的追问。对于东北地区的关注——中东铁路之行、画中的横道河子风景、赫鲁晓夫楼、李香兰、川岛芳子、列宁等日俄元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家的满族出身相关。赵刚在历史的遗迹里“寻根”,又在绘画中表现寻根,或许最终寻到了什么已不再重要,寻找的过程或许就是意义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