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的“灯塔与摇篮”,打开了艺术一扇扇不同的窗户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于2021年9月12日下午4点,在北京双空间推出艺术家李青的大型个展“灯塔与摇篮”。展览由崔灿灿策划,展出李青的重要系列《窗》《大家来找茬》《互毁而同一的像》《杭州房子》等,以及2021年的最新作品。



李青个展“灯塔与摇篮”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空间现场
“灯塔与摇篮”取自李青作品中的形象,也是文学中乌托邦的象征。展览以 “灯塔与摇篮”作为几个系列之间的开始与出发,理想和抵达的隐喻,重新看待李青作品从2005年以来从未中断的故事。
展览分为两部分,以象征着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建筑,一座摇曳着海面灯影的临时帐篷,作为两个空间的中心和篝火。“找茬”“互毁”“窗户”三个系列的作品围绕左右,成为通往现实的背景音。旧房遗址的地毯,杂糅而山寨风的杭州房子,杂志中的面孔和艺术家的旅程,两幅废弃冰箱的巨幅群像,又将目光引向迂回、重叠的世界。图像、符号和现实在这里交织、隐匿、交替。



李青个展“灯塔与摇篮”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现场
两处世界,一处是迷宫式的回形,承载着纪念碑式的宏大叙事,包豪斯的摇篮和卡巴科夫飞向太空的隐喻; 另一处由拱形门连接的多层空间,涌动着废墟中的飘零,现实里平滑的美学,反光的地标建筑,草坪上如灯塔般的橘黄色帐篷。现实的镜像,再现的交换贯穿其中,也是李青创作的典型特征。

李青 《Spa漫游2021》 110×150×5.5cm 古董木窗、油彩、丙烯、亚麻布、有机玻璃 2021

李青 《阿那亚》80×65×3.5cm 布面油画 2018-2021
作为新一代绘画的代表人物,李青的创作线索和视野极其丰富。和同代人相比,他的绘画不再围绕画面四角内的工作,而是不断地延展绘画的外部空间和观看形式。“找茬”系列,两张相似的画面,让观看变成了识别。哪一幅更接近于真实? 有着写实传统的绘画,如今与现实有着何种关系。观看与真实成了这一时期的主题。质询在“互毁”系列中继续,互文的两个形象,在全新的画面中合二为一。叠加的结果反而远离真实,成为既不是这般,又不是那样的“重建”。重建与再现指向绘画表达的奥秘,关于修辞的意义。

李青 《布朗库西公寓》 65×80×5cm 油彩、画布、木 2020
窗户作为外部世界和想象的隐喻,是“再现”的最佳载体。李青的作品中,窗棂和格子成了画面结构的一部分,老旧风化的痕迹和颜料、笔触含混一体。窗户亦是城市中的风景,它承载故事,重现希望,区隔距离,每一扇窗户都暗含着阶级和权力。全新作品中,李青不再延续过去的文学性,或是时空的讨论,窗户回到它自身,指向它和建筑、城市之间的存在关系,窗棂的结构和画面中平滑的美学、反光的地标建筑,形成强烈的对立。绘画重返现实,重返激进的美学。

李青 《从盘古大观眺望》 136×140×6.5 cm 木、金属、有机玻璃、油彩、丙烯、喷漆、马克笔、衣物、印刷品 2017-2019

李青 《大家来找茬·后窗(两图有六处不同)》160×120cm×2 布面油画 2019-2020
语言从不会孤立的存在,几个系列间从未中断的实验,持之以恒的动力,起源于李青从2005年以来始终关心的议题,科技时代的信息与图像,观看的社会机制和权力,全球化中的人与建筑、城市的关系,消费时代的美学样式和规训。在伟岸的建筑和摇曳的帐篷之间,“灯塔与摇篮”的文学意味逐渐隐去,成为乌托邦的反题。

李青 《大家来找茬·楼姐(两图有五处不同)》 200×150cm×2 布面油画 2019

李青 《互毁而同一的像·形体美学》 180×140cm×2 照片2幅 尺寸可变 2 布面油画 2021

李青 《玉面·六个女人》 45×45×4cm 木板、布料、丙烯、印刷品、照片、吸油面纸、人体油脂 2020

李青 《伊萨卡》 70×55×6cm 油彩、铝板、画布 2021
展览将持续到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