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山为海铸浪为山 汤南南个展开幕

作者:朱赫 2016年4月3日 资讯展览
展览现场, 艺术家汤南南(右三)、策展人邱志杰(右一)
展览现场, 艺术家汤南南(右三)、策展人邱志杰(右一)
4月2日,由邱志杰策划的“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第二展厅开幕。本次展览是汤南南2015年博士毕业后的首次个展,参展的作品包括《遗忘之海》、《海中有海》水墨作品系列,《铸浪为山》、《追日》等六件录像作品以及三件装置作品。
《遗忘之海191》  96×180cm×3 纸本水墨 2014
《遗忘之海191》  96×180cm×3 纸本水墨 2014
《遗忘之海191》局部
《遗忘之海191》局部
展览现场分成四个区域,进入序厅,就可以看见巨大的屏幕上放映着汤南南的影像作品《铸浪为山》,近距离观看,更显大海的波涛汹涌,如山似峰绵亘在眼前,浪潮澎湃的巨大声响也在耳边不断回响。进入南厅,声音便戛然而止,整个展厅展示的是《遗忘之海》系列的水墨作品,对面北厅展示的是《海中有海》,这两个展厅完全呈现出黑白的色调,水墨影像砖墙都是黑白。中厅西侧的墙完全被12米长的《流觞》占据,画面中散漫着汤南南在沙滩上拍摄的漂浮物,在一片虚空中,寻找图像的意义。汤南南说真正打动他的作品,功夫都下在了“物外”,通过物对物的改变,以及物体之间的重新组合,从而超越了现实的关系。在展场,他的作品面前,我觉得这段话也正是他自己所追求的艺术之路。
《铸浪为山》 4分03秒 彩色单频录像 2015
《铸浪为山》 4分03秒 彩色单频录像 2015
展览现场,观众在影像作品《铸浪为山》前
展览现场,观众在影像作品《铸浪为山》前
汤南南,1969年生于福建云霄,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2015年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完成博士学业。关于为何汤南南在46岁才读完博士,邱志杰是这么回答的:“当时南南的风格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他遇到了瓶颈,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来到杭州寻求帮助。这几年他多次主动延期毕业,博士的七年时间,南南等于是把自己完全打碎重塑,从一个已经熟练的小艺术家的自我中走出,重新丢在旷野里面”。而旷野这个词十分准确,汤南南的作品,确实是一种具有野性的玄学。他的作品简单纯粹极富力量感,就像是一片寂静的旷野,在死寂阴冷的表象之外,展现出内在的勃勃生机。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当下语境中,造化不仅是单纯的自然,也是对社会语言情感的现代性描述。坚持艺术创作和现实生活的不可分割性前提,再回归到内心,回到“自由而复杂的内心”,这是汤南南所追求的道路。
南厅水墨《遗忘之海》系列
南厅水墨《遗忘之海》系列
北厅水墨《海中有海》系列
北厅水墨《海中有海》系列
《遗忘之海20》 ​75×145cm×4 纸本水墨 2014
《遗忘之海20》 ​75×145cm×4 纸本水墨 2014
《遗忘之海20》局部
《遗忘之海20》局部
汤南南的作品以现代都市乡愁为核心主题,注重将个人经验与领悟自然相融合,使作品呈现出超然物外的的气韵。艺术家自述:“我是从传统乡愁的意象开始研究的,乡愁的本质是人在生活中不顺利乃至失去平衡状态下的情感需求,需要某种抽象的自我慰藉和平衡自己的情绪。以前的乡愁是一种传统农耕文明的展现,是和具体的物理时空的状态相关。而现代乡愁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刺船》 4分50秒 黑白单频录像 2013
《刺船》 4分50秒 黑白单频录像 2013
《居凰》 5分11秒 彩色单频录像 2013
《居凰》 5分11秒 彩色单频录像 2013
在策展人邱志杰看来,铸浪为山是用种族绵延的生殖力兑换为移山填海的意志力。在忘我之时,体会到一种飘然物外的心态,这就是道。李振华认为,汤南南通过录像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关于等待、知音、大海、行船。他很好地融合文本叙事、文人精神、机械时代的综合情绪,在统一的黑白明暗中,更不知今夕是何年。
​《遗忘之海199》   70×140cm×6 纸本水墨
​《遗忘之海199》   70×140cm×6 纸本水墨
《铸浪为山》艺术家化山为海,铸浪为山,消解山与海之间概念的区别,而看重两者的存在与变化角力。水墨系列作品《遗忘之海》中,艺术家探寻童年景象,描绘记忆中祖母和老海人讲述的传奇故事,以及心中的怪兽、蜃景。《海中之海》为艺术家深入海的本质,展现大海所潜藏的沉默力量,“让心智的雏形在无垠的混沌里漂浮”。《扶摇》中,人骨架、蛇、蝴蝶这些事物在水中溯流而上,到了瀑布尽头,扶摇而上九万里。人骨-生死,蛇-原罪与堕落,蝴蝶-梦境与现实,这三者构成作品中戏剧性的张力与反思。
《海中之海79》 139×70cm×8 纸本水墨  2016
《海中之海79》 139×70cm×8 纸本水墨  2016
《海中之海79》局部
《海中之海79》局部
《海中之海79》局部
《海中之海79》局部
《海中之海79》局部
《海中之海79》局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居凰》是山海经中的屈鸟,影像中溶解的文字,坠落的飞机,都应和着居凰的宿命与不屈。《刺船》则着力表现一种无家可归的苦楚。《明还》典故出自董其昌评法书:“楞严八选义,明还日月,暗还虚空”。
《追日》 4分06秒 黑白单频录像 2016
《追日》 4分06秒 黑白单频录像 2016
《诗酒趁年华》 4分42秒 彩色单频录像 2015
《诗酒趁年华》 4分42秒 彩色单频录像 2015
《追日》展现追日这在雾涌云蒸的空间中穿行,各种食物在升腾盘旋中逐渐消逝。摄影装置《流觞》,是艺术家用六年时间拍摄下的一百件漂浮物,并将这些分散的意象融合成一张巨大的图像。汤南南的作品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歌,乡愁与生死等多个命题,试图以社会学文化研究为基础,尝试绘画、装置、摄影、多屏幕录像剧场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努力探索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并关切当代生活情境的艺术方式。
《流觞》  480×1200cm 摄影装置 数码微喷 2012
《流觞》  480×1200cm 摄影装置 数码微喷 2012
《流觞》局部
《流觞》局部
​《流觞》局部
​《流觞》局部
本次展览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民生青年艺术项目”在2016年度的系列展览之一,该项目关注当下活跃的青年艺术家,以开放的视野研究和总结青年艺术家的阶段性创作成果和独特贡献。
展览将持续至5月3日。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