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昭形 寻找与迷失在林间路上
在经历了十多天的798园区封闭后,兰昭形的《旅行者》如期和大家见面了。这是兰昭形继2017年“野火”与2019年“阿卡迪亚”展览后,第三次在Tong画廊项目空间举办个展。
与往常的展览一样,兰昭形的个人印记依旧鲜明——故乡的山脉,她所爱的作家或哲学家,象征精神栖息之所的避世小屋都不断出现在她的画布上。然而,与之不同的是,兰昭形的这几年经历了身体的不适,在充满荒诞感的疫情中,她熬过了一千多个无法用日常语言陈述的夜晚,她变得更加的平静,知道如何在内省的思考和自白中增补自我,与之相对应的是她愈加干净、凝练画面。



《旅行者》展览现场
展览题目本是打算围绕着《林间之路》开始的,这不仅是她喜欢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同名著作。同时,树木和森林也一直是她很感兴趣的话题,正如“林中有石,石中多路,路有分岔。”路意味着寻找和丢失,我们每个人都像在林中走路,每条路都有延展,他们的方向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林间路1-3》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1
在兰昭形的画中,各种人物形象早已屡见不鲜。她画人物并不是出于单纯的喜爱,而是在这些人之中,兰昭形得以把自己的感情经历承托在有相似感受的人物之上,并借由他们的形象表达出来。由于角度不同,她的表达往往让人觉得错愕,又有惊奇。

《习作》50×40cm 布面油画、铅笔 2021

《复调》80×60cm 布面油画、铅笔 2021
《岩间少年》是以卡夫卡为原型创作的,卡夫卡本是生平平淡,及其缺乏安全感,但她却描绘了少年时期的卡夫卡,并把他安置在了一个有岩石、溪水和树林的环境中,人为的赋予他高大的形象,使其软弱消失变得自信。并用蒙德里安式的方法进行调和,使色彩和形体与少年时期的卡夫卡相呼应。

《岩间少年》 170×72cm 布面油画 2022
《白石山》的命名到创作都充满了戏剧性。原本只是兰昭形故乡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因为山上的石头由白色的硅质岩石“燧石”组成,所以她将其命名为“白石山”。本该是弧线表现的坡状山石,由于兰昭形对这座山的记忆涉及身份、民族、权力和其相关连的复杂情感,她虚构了一个她认为的真实风景。并把山石横向结构基本都去除,保留了向上的趋势,山石形态如尖锐的武器,充满了形而上的意味和崇高,粉色和蓝色又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画面中充满冲突和对立,既是美好回忆的象征,也有冲出禁锢的尖锐。

《白石山A》 200×300cm 布面油画 2021

《白石山B》 80×100cm 布面油画 2022

《白石山C》 30×22cm 布面油画 2022
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