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的深刻,康靖在墨方的“刻骨”之作

作者:万林莉图片提供:墨方MOCUBE 2022年6月13日 资讯展览
6月11日,艺术家康靖在墨方举办的新个展来自于一次“意外”。
两年前,在搬运雕塑时康靖不小心砸到了手指,导致了指尖的粉碎性骨折。做不了作品的苦闷以及身体的“痛感”,让他进一步思考骨骼与身体的关系,以及作品对物的生命感的形塑。“刻骨”,也自然而然成为这位艺术家的展览之名。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骨感6#》85×74×16cm 树枝、纸黏土、麻丝、环氧
康靖《骨感6#》85×74×16cm 树枝、纸黏土、麻丝、环氧
由表及里的深刻,康靖在墨方的“刻骨”之作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走进展厅,首先吸引眼球的是作品底部用木棍搭建的底座架子,它结实的支撑着作品,烘托出与其它“白盒子”展厅不同的氛围。而作品中如同人体的骨骼一样形态的树枝,在纸黏土或树脂做成的肌体里生长、延展、忽隐忽现。从表面看,它们有的看起来坚硬如岩石,有的则如一团团脂肪、皮肉。让你很难判断,这些作品到底是艺术家从自然之物里凿刻而成,还是扒开皮肉,剖析自我而得。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骨感1#》54×30×63cm 树枝、环氧树脂、玻璃纤维  2019-2022
康靖《骨感1#》54×30×63cm 树枝、环氧树脂、玻璃纤维  2019-2022
康靖《骨感2#》68×114×91cm 树枝、树脂、玻璃纤维 2019-2022
康靖《骨感2#》68×114×91cm 树枝、树脂、玻璃纤维 2019-2022
康靖《骨感3#》134×70×118cm 树枝、树脂、玻璃纤维 2019-2022
康靖《骨感3#》134×70×118cm 树枝、树脂、玻璃纤维 2019-2022
从2016年中墨方展出的作品《森林》,到2020年墨方个展“千万次千万别”中《互联纪》。这已是康靖在墨方的第四次个展。其实早在2012年他就反复以树木、树枝为母题进行创作。而这次以雕塑为主的25件作品则由表及里,继续以一棵树或一根树枝的造型为线索生长延续,直至刻骨和肉麻。
由表及里的深刻,康靖在墨方的“刻骨”之作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作为一位从西安美术学院到中央美术学院,长期接受人体写生训练的80后艺术家,康靖出现了“手”先于“脑”作出反应的问题。这种依靠惯性、缺乏感受,规训为一种工具的模式,让他萌生了尝试陌生题材的想法。在一一尝试了装置、行为记录、影像后,他坦言当时自己一直在做各种不一样的主题,过于表面。“能否在没有可能的空间,做一个新的作品?”不同于绘画,康靖要以雕塑的方式做树木,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可以挑战的困境以及可以不断深挖下去的主题。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林1#》50×72×40cm 树枝、纸黏土、麻丝 2021-2022
康靖《林1#》50×72×40cm 树枝、纸黏土、麻丝 2021-2022
康靖《树木1#》75×30×28cm 青铜 化学着色 2018-2021
康靖《树木1#》75×30×28cm 青铜 化学着色 2018-2021
其实现在展出的大部分作品最终呈现效果都与康靖最开始创作的想法不同,在他创作过程中作品经常处于某种失控状态。“有时创作中出现意外并非是坏事,反而是丰富作品的契机”,艺术家康靖把创作中所遇技术、造型层面的难题转化为增强作品肌理感的契机,并在触摸、按捏、塑造的过程中扩充认知。某种程度上这是他的自我勉励,也是他自己“想”与“做”的深度完成。
康靖《互联纪-脊5#》 59×37×11cm 树枝、香樟木、大漆、麻布、环氧树脂  2019-2022
康靖《互联纪-脊5#》 59×37×11cm 树枝、香樟木、大漆、麻布、环氧树脂  2019-2022
康靖《互联纪-脊6#》54×35×8cm 树枝、香樟木、大漆、麻布、环氧树脂  2019-2022
康靖《互联纪-脊6#》54×35×8cm 树枝、香樟木、大漆、麻布、环氧树脂  2019-2022
现在康靖创作时,脑海里常浮现解剖羊、剥羊皮的画面。他说这些“皮肉”附在骨架上,就好像将我自己解剖出来。在做其它作品时,他的这些树枝就起着骨架的作用。而“骨”的形态与树枝十分相似,同时也支撑身体或肌体。不知何时起,“刻骨”已成为了康靖行为本身,他强烈深刻的感受,以及对因此而生的记忆也被一次次唤醒。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刻骨”展览现场康靖“刻骨”展览现场
康靖《互联纪-脊11#》63×59×9cm 树枝、香樟木、大漆、麻布、环氧树脂   2019-2022
康靖《互联纪-脊11#》63×59×9cm 树枝、香樟木、大漆、麻布、环氧树脂   2019-2022
有趣的是,这次展览中这艺术家康靖还播放了去年自己的行为记录作品:在湖北梁子岛他怀抱一截树桩,向环岛湖对面游去,游到对面陆地再游回来,他十分任性将此命名为《信天游》。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8月1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