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锋画廊夏季群展 一场中欧跨时空的对话
7月15日,偏锋画廊推出“2020夏季群展”,展出了13位画廊艺术家的作品,人们可以从中窥见中国与欧洲当下的极富活力的当代艺术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变化、正在形成的种种新特征。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分别为:艾稞曼 (b.1963) 、吉莲·艾尔斯 (1930-2018) 、黄佳 (b.1964)、康海涛 (b.1976)、倪军 (b.1963)、 胡里奥·朗多 (b.1952) 、谭平 (b.1960)、王川 (b.1953)、王剑 (b.1972)、尹朝阳 (b.1970)、张雷 (b.1988)、张羽 (b.1959)、周文中 (b.1974) ,均是偏锋画廊的合作艺术家。



展览现场
如果仅以“抽象”“具象”来给本次作品下一个定义的话,未免显得片面。实际上,每个参展艺术家的创作脉络均有迹可循:展厅入口处的呈现了黄佳的一幅抽象绘画,耀眼的明黄色和弗兰兹·艾稞曼(Franz Ackemann)色彩绚烂的互相呼应。艾稞曼的艺术创作涉及素描、水彩画、壁画、油画及融合摄影与建筑空间的大型绘画装置,作品以国际旅行、全球化和城市化为主题,反映了全球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及政治问题。此次展出的正是他以“精神地图”的形式将万千世象糅合在颇具迷幻色彩的抽象绘画。而一层展厅相对的巨幅康海涛的绘画,与倪军小尺幅的油画相对而立:一边是以简洁的块面结构体现了如城市夜晚一般的幽静,另一边则是具象的笔触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活色生香。

黄佳《2018.8.1》 100×55cm 布面丙烯 2018

艾稞曼 《无名商店》 尺寸可变 布面油画,综合材料 2019

倪军作品

康海涛《界》 320 x 485 cm 纸本丙烯 2019
一层内展厅则呈现了胡里奥·朗多(Hulio Rondo)在玻璃背面运用丙烯和喷涂进行的创作,谭平早期的以黑白为主视觉的绘画,和王剑用镜头捕捉的日常之景。

胡里奥·朗多《无人关心》 180 x152 cm 玻璃背面丙烯,木板上丙烯及漆 2019
胡里奥·朗多 《就现实而言》 180 x152 cm 玻璃背面丙烯,木板上丙烯及漆 2019

王剑摄影作品

谭平 《无题》 108 x78cm 纸本炭笔 2003
二层展厅包括版画、油画、水墨、影像等媒材的作品。包括唯一参展的“80后”张雷的小尺幅纸本作品,画面虽小却意趣十足;尹朝阳肆意挥洒的颜料,把现实山水以浓墨重彩转化为惊心动魄的心理风景;吉莲·艾尔斯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影响,以抒情多变的行动绘画风格创作;王川带有对艺术本质与人生哲学的深度考量;周文中的画面乍一看上去荒诞且瘆人,却也可以体验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而偏锋画廊曾在香港巴塞尔呈现个展的张羽,以“上茶”挑战传统水墨,为创作打开了更大的可能……

张雷作品

张雷 《白衣行者 》 14 ×17.5cm 纸本油墨 2014

尹朝阳《绿色江景》 57×120cm 木板油画 2020

吉莲·艾尔斯 《蜂采蜜的地方》 227.3 x 242.5 cm 布面油画 1981-1982

周文中作品

王川水墨作品

张羽“上茶”的影像

展览现场,右侧作品为张羽日复一日“上茶”后,最终留在宣纸上的痕迹
正如画廊所持的观点: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与实践并未构成新潮流,也无意于成为新样板,但却都有着与时代精神命题的坦然面对、以及对自我体验的执著与肯定。这种活泼生动、不拘一格的艺术状态,或许就是今天真正的当代性。
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