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钦-造山图”——在多重叙事与形式迷宫之间创造
艺术家曾志钦的最新个展“曾志钦-造山图”于2022年8月13日在北京玉兰堂画廊开幕。一切自然界的景象和物象在展厅空间的打造下以静默的姿态娓娓道来着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叙事结构。



展览展出了艺术家曾志钦近20余件新作。转型的新作灵感来源2019年年底的竹林夜行:一轮明月穿过竹林,竹子似线条,楼宇似山脉,强烈的形式感将西方抽象艺术与东方情感联通于一处。由此,曾志钦打开全新的创作路径,开始以抽象思维重新理解中国传统绘画。


在曾志钦的创作中,山石、河流、竹林、花鸟、日月星辰成为画面的主体,但这些物象以一种被解构了原始形态而再造的形式呈现出来,它建构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也赋予自然界中我们所熟悉对象以另一种形式和特征的表达。这种尝试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来自于禅学的顿悟和美学上的侘寂。曾志钦借此建立起自己的形式与精神迷宫,并延续一直以来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思路,重新进入传统绘画寻找持续的生命力。




曾志钦延续了一直以来对形式的注重和表达。形式是艺术家创作中被反复强调的重要因素,例如画面中反复出现的带有理性规则的线条和形状,以及金箔作为绘画媒介的运用。这使得被描绘的主题和绢本所承载的对象被作品的形式所取代,形式成为作品的核心,也成为作品的发力点。
纵观此次曾志钦的创作,低饱和度的画面和色彩给人以静默和幽暗的气质。展览空间同样低饱和度的色彩布局恰好与作品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呼应。但是画面之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金箔的点缀,在以暗色调为主的画面映衬下,作为光源出现的金箔以不经意的方式给予画面明亮的色彩、试图攫取着观众的注意力。


《硕果》系列中被观看对象似乎是某种明确的品种,但细看之下却被消磨了原有的特征。不明确性给人以匪夷所思的疑问,同时也消解了画面本身的叙事内容,只留下了带有流动感的形式和体量,流线型的刻画和饱满的体积给人以圆润而柔软的视觉效果。《竹林》系列中的山石和竹林以带有抽象意味的形式被艺术家呈现出来,层峦叠嶂的山石线条和笔直而规则的竹林成为画面的中心,反而我们视觉经验中对山石和竹林的印象在这里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着这些对象形体特征的抽象线条和平面化的外观。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