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赤色记忆的轨迹,仇晓飞个案研究展亮相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于9月12日起呈现仇晓飞个案研究展,本次展览以独特的展览结构和叙述方式分成了两个阶段,展期为四个月。9月12日至10月21日展出的是展览的第一个阶段,聚焦呈现仇晓飞的最新画作《赤》。


《赤》创作于疫情期间,最突出的是人物身后一片令人目眩、激烈不安的暗红色背景,天体结构和生物形象在其中隐现。独臂形象如同孤独的神话人物,令人感受到宗教般的肃穆凝重感。


在一层的小展厅中,三组与房屋有关的小幅绘画构建出另一重氛围。房屋作为一种经常出现的元素贯穿于仇晓飞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创作于2004年的《房子》用轻薄的油彩在残破的木块上描绘了艺术家童年的居所,与同时期作品不同的是,这里房屋的形象并非临摹旧照片,而是依据艺术家脑海中的回忆。最近完成的《无题(夜晚)》和《雪屋》中的形象则来自艺术家的想象,对房子进行抽象化的描绘,或将房屋与生物体结合,暗示出房屋的生命力。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身处其中的艺术家将其独特的感受在画面上蔓延,那些关于生长与死亡、绚烂与残酷、冲突与焦虑的人与世界的处境变幻为色彩和形象。在最近的一次与新世纪基金会的访谈中仇晓飞说,“人是一种思维善变、有恐惧和焦虑的生物,今天绘画的魅力可能就和人这个物种的瑕疵有关系。”



仇晓飞将“在回忆与幻想之间建立通道”看作是绘画的基本功能,同时体现出时间的螺旋形态与人的生物性。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展览中(2020年10月31日至2021年1月9日)将会进一步展开艺术家关于绘画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