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作者:吕晓晨 2018年6月9日 资讯展览
6月8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带来最新展览:由李杰策划的“陆上行舟”——这是2017年首届Hyundai Blue Prize获奖展,当时李杰凭借该展,获得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 “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时隔一年,这个展览终于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拉开序幕,参展艺术家为曹明浩+陈建军、陈秋林、何俊彦、刘成瑞、李勇政、幸鑫、普耘、萨子、熊文韵。
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曹明浩+陈建军 《水系博物馆》 合作装置 2015
曹明浩+陈建军 《水系博物馆》 合作装置 2015
本次展览主题“社会流动”,副标题则是“流域变迁与社会行走”,参展的这九位/组艺术家的作品,均是通过在地艺术考察,在关注大众的同时,更贴近当下生活。展览对社会和自然的多个层面的探寻与记录,是一次关于由社会流动激发的艺术创造与合作的回望与探究。
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萨子 《一棵树》 行为,事件记录 2012
萨子 《一棵树》 行为,事件记录 2012
水是本次展览的一条暗线,呼应了“流动”的主题。自古以来,人类生存活动都是在河流流域展开,无论是古代的迁徙,还是如今的城市化进程,水域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英雄因素。在当下,面对中国日益频繁的社会流动以及剧烈的空间变迁,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地点也随之受到影响,而艺术家们,在现实洪流之中探寻自我处境与精神源头,以及如何回应社会复杂的问题现场,也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溯源。本次展览,一部分艺术家选择以合作与对话的方式回归日常生活,并选择在具体的社会现场之中进行观察、反思、行走与创作。
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李勇政 《被消费的盐与冈仁波齐》 装置与事件,喜马拉雅山岩盐 2014
李勇政 《被消费的盐与冈仁波齐》 装置与事件,喜马拉雅山岩盐 2014
现场的项目/作品,涉及的艺术项目涵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近年的个人/群体艺术行动与在地艺术实践,这些项目来自艺术家长时间的跨域实践。他们将流域、历史、网络以及与之关联的城市、乡村、他者所属的社会现场以“有机”的方式进行激活或唤醒。整个现场,如同覆盖了丘陵和波浪,观众置身其中,受到高低起伏的地形影响,观展视觉和体验的与众不同,也带来一种“代入感”。
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刘成瑞 《澜沧江计划》 行为,图片、影像、文本 2017
刘成瑞 《澜沧江计划》 行为,图片、影像、文本 2017
展览希望通过现场地形、流域与光影的互文关系,尝试将不同时空跨度的艺术行动与公共事件交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探寻在宏大叙述之外、更具生命力的艺术生成机制。展览“陆上行舟”在尝试通过点滴故事,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示我们正变得越来越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向观众郑重地提出对社会生态问题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策展人用创新的展示形式和独到的艺术视角,结合现代汽车(Hyundai Motor Company)“开启全新优享生活方式”的愿景,带领观众一起寻根溯源,“陆上行舟”。
幸鑫 《吾与浮冰》 事件 2010
幸鑫 《吾与浮冰》 事件 2010
首届Hyundai Blue Prize“Sustainability”(创新未来)大奖展览“陆上行舟”开幕
陈秋林 《空的城》 七屏影像 2014
陈秋林 《空的城》 七屏影像 2014
普耘 《晃动的房子》 木材、户外涂料、钢索 2017
普耘 《晃动的房子》 木材、户外涂料、钢索 2017
熊文韵 《流动彩虹》 1998-2001
熊文韵 《流动彩虹》 1998-2001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5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