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料到艺术的转化:在王府中环看向阳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换

作者:张朝贝 2022年1月22日 资讯展览
艺术家向阳个人作品展—“过去是现在的未来”(Encounter)于王府中环19號府展出。展览重点展示艺术家自2020年起于景德镇进行的以残旧古代陶瓷、窑渣为元素的艺术创作,另涵盖了丝线作品、文献视频等多种形式。继2021年9月在王府中环西座草坪空间“草堂”展出其27米长的龙舟装置《海洋漫步》之后,向阳把陶瓷系列的首次亮相带到19號府。艺术家将他所钟情的精致的人文喜好,投射在对历史时空和建筑结构的研究里,并在他的当代艺术时间中,带着这种“精致性”,来检验相对思想与存在状态的关系。
废料到艺术的转化:在王府中环看向阳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换
“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展览现场
“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呈现的陶瓷作品系列,是源自于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自唐至民国时期瓷窑遗址出土的“窑业废料”而制作完成。它们是陶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发生温度、湿度、人为或天灾等各种烧制事故,使得瓷器成为残次品而被遗弃,俗称“窑垃圾”。这些曾经的失败的产品,都是于一次次无可复制的经历下的重生——被大批量烧制、事故中的变形、坍塌、被掩埋。自然环境中生成的外观特征,让原本实用的定型器物在物理性上产生了千变万化的独一性。 每个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抽象的形体。
废料到艺术的转化:在王府中环看向阳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换
废料到艺术的转化:在王府中环看向阳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换
废料到艺术的转化:在王府中环看向阳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换
“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展览现场
“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展览现场
《#1 青花罐子与小壶》
《#1 青花罐子与小壶》
向阳的作品都与这种自然的不确定性有关。就像他的丝线系列的作品一样,本来应该是绷紧的丝线,在一次台风中随着整个工作室被掀翻屋顶也被自然力量所毁坏。向阳说,“当时台风过后,这些丝线恰恰就成为现在这样混乱的样子”,如果说之前的丝线还是在通过人为的力量构造一种秩序,那么这些看起来混杂的丝线,则显示出艺术家开始拥抱自然。
废料到艺术的转化:在王府中环看向阳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换
向阳丝线作品
向阳丝线作品
《#2 Scholar's Rock》
《#2 Scholar's Rock》
向阳曾说,“从根本上我无法确定这些事物的本质,所有判断都只是一种表述,真理也只在表述中……当我第一次打开它们的时候,上一个千年与当下只在一瞬间。由于千百年来窑工们对它们的判断(烧坏了),而把时间封藏于事件当中。好像我在各个时代定制了这些'作品',到现在才'交货'。而它们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符号信息却如此庞大。”
《#10 三色冬瓜罐》
《#10 三色冬瓜罐》
而这并不简单是随着自然的力量随波逐流。正如向阳一直所做的事,尽管是在打捞历史中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具有实用性的瓷器,尽管这些瓷器拥有一种未被雕琢和被自然力量形塑的野性感,但是向阳也对这些瓷器进行了人为的加工,而在这个阶段,人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达到了一种新的和谐,艺术家不再尝试去完全控制自然的力量,而是根据自然的纹路,细细勾勒出那些历史车轮轧下的轨迹。这也是使得向阳作品饶有趣味的原因之一。向阳曾说“正因为偶然性,才让人类具备‘思想’与‘可能’。”
《#13 郎红三足洗》
《#13 郎红三足洗》
结合之前展出的以中国古代残旧木制家具构建的公共装置《海洋漫步》,展览整体呈现了艺术家对被历史隐藏了的文明的再搭建与再创作。作品融合了19號府的仿古建筑的空间环境,策展人周颖女士将展览命名“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希望这两者自身所携带的历史性会给相互带来特别的作用力。
《#26 窑砖与青花小碗》
《#26 窑砖与青花小碗》
废料到艺术的转化:在王府中环看向阳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换
废料到艺术的转化:在王府中环看向阳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换
《行吧》 佛像残件装置
《行吧》 佛像残件装置
这些不同于日常形状的瓷器,用另一种更“真实”的事件,传递着文明背后的故事。它们不仅是描述性的,更具有某种指向和见证,这是文化交流与传承中遗缺的、被折叠和被隐藏了的部分,同时也提供了认识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式。这些失去了实用性的老瓷器,通过艺术家向阳的艺术处理,成为了历史隐微的一面,本该被丢弃的破瓷器被当代艺术的力量重新复活,成为艺术品,而每一件瓷器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故事。
艺术家向阳在创作中
艺术家向阳在创作中
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2月20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