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空间迁址首展 打造艺术机构新样本

作者:史伟摄影:史伟 2014年9月28日 资讯展览
原黑桥空的空间,迁址至原北京空间所在地、并更名为KCAA(空当代艺术机构)
原黑桥空的空间,迁址至原北京空间所在地、并更名为KCAA(空当代艺术机构)
作为北京设计周的一个分场地,草场地艺术区在本周末异常热闹。9月27日,红一号院也迎来了新成员——空的空间从黑桥迁址于此的首个大型群展,空间位于原北京空间所在地。首展名为“First but not least”,展出杨心广、邱飞、李金国、李红军、许铎瀚、李帆、刘晓辉、吴啸海、曾宏、欧劲、卢燕珊、黄近远、李易纹、孙靖林、田晓磊、金天一、刘聪、刘邓、郑江、薛峰、梁硕、马延红、曾莎、Ludovic de Vita24位70、80后年轻艺术家的架上绘画、影像、雕塑、摄影等类型作品30件。
作品有关“第一xx”,是艺术家创作脉络上的重要节点
作品有关“第一xx”,是艺术家创作脉络上的重要节点
空间入口展出的影像、摄影等
空间入口展出的影像、摄影等
参展艺术家刘邓与策展人严瑞芳、空间创办人郑衍方及友人合影
参展艺术家刘邓与策展人严瑞芳、空间创办人郑衍方及友人合影
方敏儿与严瑞芳在许铎瀚作品前
方敏儿与严瑞芳在许铎瀚作品前
刘邓、郑江作品前的观众
刘邓、郑江作品前的观众
艺术家们在黑桥的一次沙龙约定必须创作没有做过的作品,于是有了这件小红梯子作品;分裂纸雕头像的出现是因一次“意外”
艺术家们在黑桥的一次沙龙约定必须创作没有做过的作品,于是有了这件小红梯子作品;分裂纸雕头像的出现是因一次“意外”
真的不是蛋糕房
真的不是蛋糕房
创作前的起稿,不同于纸本的乐趣
创作前的起稿,不同于纸本的乐趣
First but not least,作为空间全新亮相的首展颇为贴切,正如它的字面含义——首先但不是最不重要的。据策展人严瑞芳介绍,这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作品对于参展艺术家而言的意义在于其第一次、第一件。比如,杨心广在雕塑之外的第一件行为录像作品《以信仰之名》;李红军纸本雕塑《偏移的纸片》就是一件“失败”的作品,艺术家在电脑绘图过程中没有料想会出现两个分裂的面部;刘晓辉《2013的劳动者》时候一组十件的小正方形陶片,不同于艺术家在纸上起稿,他以针勾勒图像然后烧出陶片,将此作为创作油画的“第一步”;刘邓画垃圾之后的的“第一件”水墨作品;李金国以水晶树脂为材创作的《蛋》是他销售的“第一件”作品;欧劲的《12小时》是他与保洁阿姨合作的一件作品,也是在“第一件”在绘画之外的现成品装置作品;《织物系列之——失宠物》是许铎瀚在动态装置创作之后的转型之作,来京七年、搬家五次,旧衣服于他有关记忆与成长,目前他依然沿着这座“信心的纪念碑”向前探索;空间入口大面墙的涂鸦《绘画动作》是吴啸海召集20位没有绘画基础的志愿者于展览开幕前一周现场创作,对于学院教师的他,这种尝试或可令他发现绘画的原本意义。
毫无压力感的涂鸦墙,令艺术家重新认识绘画
毫无压力感的涂鸦墙,令艺术家重新认识绘画
前台区域,这枚煎蛋作品旁边的玻璃空间未来将变身艺术品小商店
前台区域,这枚煎蛋作品旁边的玻璃空间未来将变身艺术品小商店
根据空间功能区隔而出的几个独立区域,图为仓储空间
根据空间功能区隔而出的几个独立区域,图为仓储空间
之所以将空间搬迁至草场地,据空间创办人郑衍方介绍,空的空间仅是一个起点,在黑桥运营的一年时间内他深入接触了很多艺术家,现在是时候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自今年1月起他便在寻找并筹备新的空间。新的空间更名为KCAA,也不再单纯的作为非营利性空间运作,在角色及定位上也有调整。郑衍方表示,做画廊并不是他的最终理想,但不排除艺术家、机构的生存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 对原有空间做了轻微改造,各功能分区清晰对应着贴于空间墙面顶部的标识:主展厅——常规展示为主的“空的空间”;主展厅隔壁小空间——独立的仓储空间“storage”,为艺术家提供仓储保管及销售服务,主要以架上创作为主,仓储空间使用面积目前为300平方米;前台右侧区域——此次群展之后便着手筹备的“library”,对外提供艺术、哲学、跨界类图书的借阅服务;前台的百变空间——变身“store”,推介艺术家的小件原作为主。此外,小型电商平台的网站也在筹建当中,以销售艺术家的仓储作品为主。

据介绍,在随后的中法艺术家行为艺术展(10月23至25日)及韩国艺术家个展(12月)之外,空间还将举办古拙集市(11月中旬)及艺术家音乐节(11月中旬)等有趣的项目。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