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环境中的尝试,5楼艺术推出“和而不同”
5月25日,位于广州的5楼艺术空间展出了由罗庆民策划,艺术家陈劭雄、邱黯雄、孙逊、佟飚、吴俊勇参加的当代艺术展“和而不同”。展览主题由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入手,非常贴切的体现了5位参展艺术家在创作手段以及表达观点上的类似与差别。
其中陈劭雄的《墨水东西》、孙逊的《主义之外》、吴俊勇的《摘桃记》都使用了中国宣纸和水墨材料以及传统的方法来创作,并将创作过程通过视频记录下来,最终呈现出完整的录像作品。 邱黯雄的《民国风景》也用绘画做成影像作品,不同的是他使用西方的丙烯颜料画成中国画样式。 佟飚的《唯心主义》直接使用炭笔素描来再现中国古代绘画形式与意境。参展艺术家均使用了媒介转换,从水墨到录像以及炭笔到国画,而这样转换的背后却带出了时代精神的思考与探寻。
对于在广州展出这样带有深度创作语境的当代艺术展,5楼艺术空间总监吴洁认为非常困难但还是非常必须。众所周知,在除了北京上海等当代艺术比较发达地区外,包括广州在内很多城市都发展比较滞后,大家对当代艺术的了解仅仅处在一个开始阶段。收藏市场也还停留在红木、玉石、岭南画等传统范畴。所以对于一家当代艺术画廊来讲,有效经营以及持续发展都存在巨大困难。
但对于开业已经做到第7个展览的5楼艺术空间,吴洁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做下去。画廊既要考虑自我生存,也要承担商业画廊不应该承担的普及与教育功能。所以在选择艺术家以及安排展览的计划中,画廊会考虑一定商业因素,但也会安排1-2个实验性质的展览。通过这样折中的方式,让画廊生存下来并成为广州当代艺术的一个窗口。
在商业与发展中寻找突破空间,其实这不仅仅是5楼艺术空间面临的问题,而是众多中小型画廊共同面对的困境。由于当代艺术的覆盖面窄,所以对这类型艺术的认知还是仅仅停留在两个大城市和几个大收藏家范围内。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艺术应该从小众趣味走向大众市场。这不仅仅是拓展市场,而是作为以探寻当代精神为己任的艺术类型,也应该深入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去,而不是圈子化与精英化。所以更多的中小型画廊,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艺术空间,更加应该得到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对于在广州展出这样带有深度创作语境的当代艺术展,5楼艺术空间总监吴洁认为非常困难但还是非常必须。众所周知,在除了北京上海等当代艺术比较发达地区外,包括广州在内很多城市都发展比较滞后,大家对当代艺术的了解仅仅处在一个开始阶段。收藏市场也还停留在红木、玉石、岭南画等传统范畴。所以对于一家当代艺术画廊来讲,有效经营以及持续发展都存在巨大困难。
但对于开业已经做到第7个展览的5楼艺术空间,吴洁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做下去。画廊既要考虑自我生存,也要承担商业画廊不应该承担的普及与教育功能。所以在选择艺术家以及安排展览的计划中,画廊会考虑一定商业因素,但也会安排1-2个实验性质的展览。通过这样折中的方式,让画廊生存下来并成为广州当代艺术的一个窗口。
在商业与发展中寻找突破空间,其实这不仅仅是5楼艺术空间面临的问题,而是众多中小型画廊共同面对的困境。由于当代艺术的覆盖面窄,所以对这类型艺术的认知还是仅仅停留在两个大城市和几个大收藏家范围内。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艺术应该从小众趣味走向大众市场。这不仅仅是拓展市场,而是作为以探寻当代精神为己任的艺术类型,也应该深入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去,而不是圈子化与精英化。所以更多的中小型画廊,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艺术空间,更加应该得到大家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