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当代以“63%的修辞” 聚焦曹军的收藏面貌

编辑:xc 2020年7月16日 资讯展览
7月17日下午,金鹰当代与南京逸空间联合呈现的收藏研究特别项目“63%的修辞:中国当代收藏的一个案例”,展出包括冰逸、陈朗慕、陈彧君、迟群、高茜、何赛邦、季鑫、金罡、李青、梁铨、罗荃木、彭薇、钱佳华、屠宏涛、沈勤、徐弘、杨福东、尹朝阳、张科学、赵洋、朱佩鸿和朱新建共22位艺术家的34件作品。这也是金鹰美术馆对于当代艺术地缘生态建设的一个践行,一起营建公众、艺术家、艺术机构与收藏家对话的平台。
展览现场,杨福东《国际饭店》
展览现场,杨福东《国际饭店》
本次的展览聚集了收藏家曹军所收藏的具有江南气韵的画作,将这概念化的“江南文化”化成63%的修辞。看似隽秀温婉的江南土壤,却孕育了许多力量型文人,补充了隐藏在“文人文化”下37%的强劲气韵。策展人林书传说:“在策展时,我们用艺术家杨福东的摄影作品《国际饭店》作为这次收藏案例展览的海报,四个泳装美女的出境,将我们带到了63%的展览主题中。比基尼(Bikini)原只是杜鲁门总统批准核弹试爆的一个小岛。之后它就变成一款由三块布和四根布带组成的,仅能包住身体表面积37%的泳装。整个海滩一片“黑压压”的历史,从此被改写。激荡的生命活力充分体现在身体裸露出来的那63%上,这一修辞正像是南京当代艺术过去几十年发展进程的完美譬喻。“
金鹰当代以“63%的修辞”   聚焦曹军的收藏面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文脉深厚的书、画重镇,六朝王羲之、顾恺之,明末清初金陵八家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吴宏、叶欣、胡造、谢荪;金陵九子董其昌、王时敏、杨龙友等。到了1930年代,徐悲鸿、傅抱石,刘海粟等人更是云集南京,在这蔚为壮观的艺术语境里,当代艺术像极了那个被包裹着的、秘而不宣却又引人遐想的37%。
展览现场,冰逸作品
展览现场,冰逸作品
从本次的展览作品中,来自于藏家曹军先生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收藏,可以看出藏家曹军对具有东方美学或中国思维的当代性作品更为偏爱。此次收藏的水墨作品中,展出了冰逸的《峨眉飞瀑》,背景宏大,以水墨勾勒出瀑布汹涌澎湃的姿态,引人入胜,曹军先生也表示这幅画对于他本人的书法创作意义重大。朱新建的四副水墨作品,笔触活泼,生动有趣,冲破传统水墨创作的束缚。沈勤的《园林》却又以特殊的视角,以池塘、莲蓬,呈现江南的园林风格,体现静谧舒爽之美。
朱新建 《春色》 54×53cm 纸本设色 1991
朱新建 《春色》 54×53cm 纸本设色 1991
梁铨 《茶和一点点咖啡之二》 183×100cm 茶色墨 宣纸 裱贴于亚麻布 2007
梁铨 《茶和一点点咖啡之二》 183×100cm 茶色墨 宣纸 裱贴于亚麻布 2007
彭薇 《好事成双19》 24×15×5cm 绢 2013
彭薇 《好事成双19》 24×15×5cm 绢 2013

展览中还有尽显当代性的油画,参展作品的艺术家并不一定都生活在南京,但在创作语言中,已不全是“甜兮兮、软塌塌”的江南印象,而是同样强有力的彰显被遮盖的、真正的当代性语言。罗荃木的油画《采石人》、《山谷》等作品,以暗色调为主,彰显冷峻且克制的氛围。

 

甚至包括张科学这样的85后年轻艺术家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用不同的符号组成戏谑的场景,直接且大胆。

罗荃木 《工厂》 204x100cm 布上油画
罗荃木 《工厂》 204x100cm 布上油画
罗荃木 《采石》 200x100cm 布上油画 2010
罗荃木 《采石》 200x100cm 布上油画 2010
罗荃木 《采石》 200x100cm 布上油画 2010
罗荃木 《采石》 200x100cm 布上油画 2010
金鹰美术馆以此次收藏展为践行,希望能够搭建一个艺术对话的平台,并为南京的当代艺术收藏氛围的营建提供一种参考,也可以支持到更多的艺术家和艺术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在一个更良好的环境中参与到艺术的工作中来。
据悉此次展览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扬子江大道266-3号的金鹰当代艺术空间内,2020年7月1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并持续至8月16日。期间将组织一系列关于收藏研究的对谈活动通过现场和线上平台向公众呈现。
金鹰当代以“63%的修辞”   聚焦曹军的收藏面貌
金鹰当代以“63%的修辞”   聚焦曹军的收藏面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