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地画廊呈现群展“云泥”

作者:sy 2021年7月1日 资讯展览
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中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认识论,认为寻找意义便是揭示事物的相似之处。有别于以表征为核心的古典认识论和基于历史的现代知识体系,相似论认为,世界秩序及事物交流的方式皆源于万物深层的亲缘相似,这一系统相信非常规或自然的关系。在相似论框架中,福柯概括了四种相似性,它们是: 近临(彼此相邻环环相扣的复杂关系),仿效(无法辨别的实体与投影),类推(空间中汇聚事物关系的一个点),交感(无法抑制的同化力与运动倾向)。
芳草地画廊呈现群展“云泥”
芳草地画廊呈现群展“云泥”
“云泥” 芳草地画廊开幕式现场
“云泥” 芳草地画廊开幕式现场

芳草地画廊呈现群展“云泥”,展出艺术家黄蓝、黄淼训、武一杉、袁松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在内的16件作品。展览将四种相似性与四位艺术家的实践一一对应:袁松-近临,黄淼训-仿效,武一杉-类推,黄蓝-交感,作品呈现物的表征,相似性则“依循严格的秩序存于表征之下,尽管难以被命名、讲述和思考”。“云泥”试图拥抱相似论,通过事物间看似紊乱的路径与意外的交往获取一些新灵感。

芳草地画廊呈现群展“云泥”
芳草地画廊呈现群展“云泥”
芳草地画廊呈现群展“云泥”
“云泥” 芳草地画廊展览现场
“云泥” 芳草地画廊展览现场
“边缘彼此融合,一物的末端常常指向另一端的开头,运动相通,影像、激情、属性也相通。” 袁松的《⻛景》系列通过穿插、叠加、嵌套营造绚丽但混乱的丰盛景象,让作品看起来像是从某个巨大而整体图像中截取的片段或符号。通过使用看起来闪闪发光或具有反射效果、实际上却极其廉价的相似材料,袁松借其作品探讨劳动价值与消费之间彼此相邻但又环环相扣的复杂关系。「近临」似一条绳子,正如野兽接近人,人又依靠智慧接近星星。
袁松《风景 No.4 》60 × 60 × 190cm 铁、不锈钢、树脂、木、石头、铝、碳、LED 灯 2018
袁松《风景 No.4 》60 × 60 × 190cm 铁、不锈钢、树脂、木、石头、铝、碳、LED 灯 2018

 “仿效是一种存在于物中的自然双胞胎。 ⻩淼训《⻛景》系列绘画是对其《温柔的峰》系列的迭代,纯粹具象的山峰形态在《⻛景》中转变为山峰形态的云雾,呈现大自然中两种事物的彼此仿效。同样温柔的映像与影子哪个是实在、哪个是投影? 同时在展览中呈现的《⻛景-漫游者》则是艺术家对19世纪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名作《云海中的漫游者》的延续。天上每颗星都可能是地面某种植物的精神预想,「仿效」摆脱场所的束缚,在远处产生影响。

黄淼训 《风景 – 漫游者》 左 40 × 30 cm 右140 × 112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9-2020
黄淼训 《风景 – 漫游者》 左 40 × 30 cm 右140 × 112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9-2020
黄淼训 《风景2019-10 》 120 × 90 cm 布面丙烯、油画 2019
黄淼训 《风景2019-10 》 120 × 90 cm 布面丙烯、油画 2019
黄淼训 《风景2020-11.2 》 46 × 38 cm 布面丙烯、油画、手工木框  2020
黄淼训 《风景2020-11.2 》 46 × 38 cm 布面丙烯、油画、手工木框  2020
在纵横交错的空间中存在一个特别幸运的点,它充满类推,并且当类推通过这个点时,关系会发生倒转而不会损坏。这个点就是人:她恰如与动植物相称,与泥土、金属、钟乳石或⻛暴相称一样,她也与天空相称。由于笔直站在宇宙的表面之间,她就与天空联系起来了。” 武一杉的绢本设色作品《自与我 · 生息》描绘九个直立的人物与一件垂直生⻓的⻘铜神树,传递诉说、思考、生命、探索与独立之意欲。神树沟通云泥,自我沟通天地,「类推」处理的相似性并非事物本身可⻅,事物被空间包围又从自身发散反馈,使世界成为光辉的空间。 
武一杉 《雾霭》50 × 80cm 绢本设色 2019
武一杉 《雾霭》50 × 80cm 绢本设色 2019

“交感拥有危险的同化力,拥有使物与物相互等同、混合,使其个体性消失。 ⻩蓝制作不同姿态和处境的人⻥标本,指向出于留住美好或炫耀的意图而把珍贵事物做成标本、将不相关的物件塑造为情绪纪念品的人类行为;被铁丝拴在购物⻋上的金色气球,则天然地生产出无法抑制且带有悲剧性质的运动倾向。「交感」意味着改造,它穿越最广阔的空间,如同因为闻到一朵在葬礼上使用的纪念死者的月季花就感到悲伤和憔悴一般,指引遥远的物相互靠近。 

黄蓝 《人鱼造访者》 15 × 78 × 18 cm 综合材料 2016
黄蓝 《人鱼造访者》 15 × 78 × 18 cm 综合材料 2016
黄蓝 《人鱼计划:7 》25 × 85 × 125 cm 综合材料 2016
黄蓝 《人鱼计划:7 》25 × 85 × 125 cm 综合材料 2016

展览从2021年6月26日持续至8月11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