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难题“绘画如何观看”?泰康空间新展“绘画无声”勇敢地给出了回答





架上绘画发展的千年历史中,当我们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看到拉斐尔、伦勃朗、波提切利的时候,会明白什么是绘画的神性,也许艺术史从那时候开始就在走下坡路,但接下来还是有一代代不服气的人另辟蹊径、挑战突破,直到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到现在被无限扩充的当代艺术边界。





但,绘画永远是缄默无声的,作为观者,面对二维的平面,可以感知到什么?那几分钟,人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时空?绘画应该怎样观看?创作者如何看画?除了这个结果,我们是否应该将目光和焦点回追朔哪些过程,从绘画的生产者的本质出发,关切和理解艺术家。这些都是泰康空间新展览“绘画无声”所提出的问题。


这次画展,他们重新关注了艺术的核心——艺术家,没有讨论不关注风格、流派、传承与阐释的文字问题,本能地聚焦在观看的经验与感觉中,通过再次制造的经验与感觉,从而重新唤起认知,唤醒观看这一无声的实践本真的状态,试图激发画作自身的叙述潜能。


展览由戴西云、刘倩兮、苏文祥策划,展出了刘符洁、麻剑锋、苏予昕、王晓曲、向梓綦、张萌、张书笺7位艺术家的架上绘画作品,展览将目光调整到画家自身最基础的工作逻辑,如怎样理解颜色,选择何种颜料,为什么是纸本诸如此类,从生产者出发的最本质的关切,引导观者以新的路径进入一幅画作,进而理解艺术家。将我们对绘画刻板的观看经验调制成与观看对象的协商,或将汲取别样的经验。



请让绘画自己说话。


展览将持续到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