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点:中国藏家们到底在买什么

作者:编译 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2年5月22日 资讯
资料来源:www.theartnewspaper.com

虽然不是第一次,但香港艺博会(ART HK12)的盛大开幕又一度点燃了外媒关注中国艺术市场的热情。
那么他们都关注什么?《彭博社》刊载了苏富比首席执行官威廉·鲁普雷希特的观点,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大陆客户对苏富比来说依旧是重要的,中国藏家将持续驱动销售;《路透社》则关注“香港近期爆发的艺术热情能持续多久?”,而更为理性的是《艺术报》的撰文,追问“中国藏家们到底在买什么?”
文章指出,首先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尽管数据仍然是充满争议的,比如说2011年法国Artprice网站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占据了全球艺术市场41.4%的销售份额;而依据艺术经济学家Clare McAdrew最近的报告,将拍卖行和画廊的销售都算入的话,这个数字是30%。但无论以哪个数据为准,中国都已经赶超美国和欧洲。
不过,深究这一数字的背后,他们发现这一市场份额中占主体的依旧是中国的艺术,买家们热衷于购买的依旧是那些古代青铜器、玉器、陶瓷、家具、传统水墨、一些中国艺术家创造的西方风格的现代绘画以及那些已成品牌的像曾梵志、岳敏君这一类艺术家的近乎“油漆还未干”的作品,而鲜有藏家购买西方艺术。
他们认为中国藏家喜欢的依旧是一些传统的艺术,可见证的实例即市场上那些惊人的表现。比如香港藏家张永珍以3240万美元的价格在苏富比拍下了那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添花“万寿连延”长颈葫芦瓶;再比如上个月,苏富比以2660万美元刷新了一件宋瓷的世界纪录,据传这位匿名的买家很可能来自香港或者大陆;再比如去年北京嘉德以5720万美元拍出的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McAdrew的报告就显示,从2011年的中国艺术和古董拍卖市场份额来看,陶瓷和装饰艺术占据了实质性的24%的份额;佳士得香港中国瓷器及工艺部主管Pola Antebi则透露,中国买家已经不排斥购买一些早期古物,甚至那些陪葬品,在这一区域的收藏上买家们期望购置一些明宋时期的作品,对古青铜器、翡翠雕塑、乌木家具、纺织品以及佛教雕塑的兴趣正日益增长。
而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收藏上,文章指出中国买家们往往愿意为像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这一类书画名家的作品付出高昂的价格,但显然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在西方则很可能不大被认识;而在油画区域上,受到追捧的则是赵无极、朱德群、林凤眠这一类的20世纪的油画家,也包括像艾轩、陈丹青、刘小东这一类的在大陆知名也不为西方所熟知的艺术家。而在当代艺术领域,《艺术报》提到推广当代艺术的先锋一开始则是香港汉雅轩的张颂仁,而最早的重要藏家则包括瑞士外交官乌里·希克和比利时盖伊·尤伦斯爵士。据常驻纽约和北京的藏家张明表示,五年前大陆的藏家对在西方已有一定名气的张晓刚、曾梵志、王广义的作品并没有多大兴趣,但现在很多的华人藏家正取代西方藏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香港经销商Jean-Marc Decrop则 表示,在香港收藏当代艺术的大陆买家所占的比例已经从3年前的15%上升至如今的85%。
此外,在对中国艺术市场涉及的收藏家的关注上,《艺术报》采取了这样的划分:大陆、台湾、香港、印尼、新加坡,并且认为各地买家在购买上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台湾藏家往往被认为是其中最能接受西方艺术,并且敢于冒险的群体;而大陆买家则留下了太多只能谈“投资”不能谈“艺术”印象。
虽然,文章得出结论是中国的收藏家们对西方艺术关注甚少,但是也有例外,而这种例外则是由台湾藏家带来的。比如2010年白立方首次在香港展出达明·赫斯特的甲醛装置作品《不可避免的事实》,就被一位台湾藏家以175万美元收藏了。相比较收藏了很多莫奈、西斯利、毕沙罗的作品的台湾藏家,文中提到香港、新加坡以及印尼藏家更关注西方当代艺术,并且这种关注已经由美国当代艺术转移至英国的像赫斯特、格姆雷和卡普尔那一类艺术家。“但是购买西方当代艺术的情况不会发生在大陆,至少从目前的拍场来看,这种趋势尚处在起步阶段。”苏富比亚洲区的主席黄林诗韵说道。
总体来讲,令《艺术报》更在意的是,中国艺术市场份额这么大,如此之多的西方画廊跑到香港开分店,但是中国的收藏家们更关注的是他们自己的艺术,似乎并不见得对西方艺术有什么兴趣。“要让中国的买家们现在就对购买西方艺术产生兴趣,实在是西方画廊主们的自欺欺人。”布莱恩表示,“而另一方面,要让西方艺术在中国艺术市场上所占百分比有所增长,显然还有待知识和信息的积累与进一步传播。”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