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鲁佐德的救赎”“进退维谷” 蜂巢新展以绘画、多媒体两条线索并进展开
“山鲁佐德”这个名字,乍一听可能会感觉陌生,但你一定知道她的事迹。《一千零一夜》中,那个以智慧和口才拯救自己和万千少女、救赎国王和国家的宰相的女儿。7月18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新展正是以她的名字命名:“山鲁佐德的救赎:新一代绘画备忘录”。




展览现场
这是一个聚焦“80后”的绘画群展,某种程度上而言,它是对9年前一次展览的回应。据策展人夏季风在前言中表示:2011年,在蜂巢的同一个展厅中,诗人朱朱策划了一场名为“飞越对流层:新一代绘画备忘录”群展。虽然展览不能囊括“70后一代”所有优秀的艺术家,但参与该次展览的贾蔼力、李青、秦琦、仇晓飞、屠宏涛、王光乐等六位年轻画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一代中国艺术家当时架上绘画的总体能力。此次展览则聚焦龚辰宇、季鑫、冷广敏、钱佳华、夏禹、王一、王赫、于林汉8位“80后”绘画艺术家,以个案的形式展现他们在创作上与前辈艺术家本质上的差异,呈现这一代人在艺术美学上某方面的探索和拓展。

冷广敏 《杂色风暴》 45×35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于林汉 《与陌生共存11》 225×200cm 布面丙烯综合技法 2020

龚辰宇 《偶像-海女》 230×150cm 布面油画 2020

夏禹 《看见山》 240×200cm 布面坦培拉 2020
相比于前一代,“80后”们不再以宏大叙事的历史性图像来建构自我,而是采取更加个人化、日常化的视角来表达实践。他们出生、成长于全球化的进程中,触手可及的世界资讯让他们拥有前所未有宽广、开放的视野。同时正如夏季风所说,“他们又为自我创作的语言与风格寻找定位,确定边界,尽可能在彼此之间形成明确的反差。”

季鑫 《春欲幕》130×140cm 布面油画 2020

王一 《中枢 2017-5》 160×160cm 布面丙烯、铅笔 2018

钱佳华 《蒙蔽风景》 200×160cm 布面丙烯 2019-2020

王赫 《窗中景——雪景寒林》 75×91cm×2 水墨绢本设色 2020
从此次展览开始,蜂巢的展厅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将一层右侧的D展厅和二层展厅划分为办公区域,只将一层的展厅对外开放。B、C展厅呈现了由杨鉴策划的香港艺术家李继忠的个展“进退维谷”。主要以影像为主,呈现了她自2018年开始准备并推进的项目《复还、修缮与进退维谷》,与由该项目衍生并于2019年至今开始的密集创作,并计划于2021年最终完结的项目《通向深海的狭道》。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展出的两个章节的作品都从属于艺术家计划于2030年完成的《迁移》五部曲之中的前两部。



展览现场

艺术家李继忠和策展人杨鉴在导览中
李继忠根据对香港地区的历史所进行的文献考据,仔细拆解档案与素材中的多重历史主体性和政治涵意,比较众声喧哗中因身份差别而引致的不同立场。第一章节《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为一项创作及研究项目,透过文献与物件,追溯香港二战后期的历史,探讨时间过渡对“纪念铜像”意涵上的改变,作品由录像、雕塑、摄影与装置组成;第二部《通往深海的狹道》(2019-20),是关于在香港日据时期,香港和广东省的居民流离失所,其后发生了臭名昭著的南石头事件。在对历史的追寻中,弥漫着无处不在的沉重和伤感。





李继忠 《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无法忆起 我怎样到达这里)》 三频录像
21'46"|16:9|彩色|广东话、日语及英语对话|中英文字幕|双声道



李继忠 《通向深海的狭道——第一部:佐治与游泳池》
10'26"|彩色|16:9|广东话、日语及英语对话|中英文字幕|双声道



李继忠 《通向深海的狭道——第五部:长夜将尽》
21'05"|彩色|16:9|广东话对话|中英文字幕|双声道
两档展览均持续至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