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中国首展

编辑:张史哲 2022年6月1日 资讯展览
年过八旬的英国传奇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在中国的首个展览将在全新建成的“燕兰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所望即我在——利蒂希娅·叶的绘画”。
八旬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中国首展
八旬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中国首展
八旬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中国首展
八旬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中国首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利蒂希娅·叶之所以“传奇”,并非因为她中国后裔的身份:虽然她“土生土长得非常英国”,但其父亲是中国人,而母亲是奥地利人; 实乃因为她艺术创作的独特风格在英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她在英国东南部的渔业重镇黑斯廷斯生活了50余年,  创作了其最著名的捕鱼系列绘画。 这些具象绘画记录着海岸线上渔民的日常生活,又以不规则形态的现成物品为框架而呼应了文艺复兴时期祭坛壁画的神圣性。

《海钓》26x26cm 木板油画 1990
《海钓》26x26cm 木板油画 1990
《跪地为鳕鱼开膛的博多》123x76x6cm 木板油画 1979
《跪地为鳕鱼开膛的博多》123x76x6cm 木板油画 1979
《向小船上泼水的男孩》121x246x9.5cm 木板油画 1981-1984
《向小船上泼水的男孩》121x246x9.5cm 木板油画 1981-1984
利蒂希娅的绘画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聚焦在她身居其间的渔民世界,  把这个世界里的人物、背景和风景完美地融合成有机的整体,画面中远近层次形成的巨大表现力,  使观众深切感受到渔港和大海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在现实的日常和未知的大海交织起的渔港世界里,  以男性为主体的渔民们或迎海驾船捕鱼或上岸依船休憩,  或于一日的辛劳后呼朋饮酒、  唤友聊天,  这些工作和生活场景中的细节与过程在利蒂希娅的画笔下正彰显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核心原则之一的“不要塑造‘英雄人物’,每一个普通人都是英雄”:他们有尊严有孤独,从艺术家的创作中呼之欲出,追寻着世俗生活并在历史的意义上寻找永恒。
八旬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中国首展
八旬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中国首展
八旬女艺术家利蒂希娅·叶中国首展
关于艺术家
利蒂希娅·叶生于 1941 年,  是一位生活在萨塞克斯郡黑斯廷斯的英国画家,  因其对 英格兰东部黑斯廷斯渔民日常生活的细致和大胆描绘而闻名。利蒂希娅1956 年毕业于坎伯韦尔艺术与工艺学院;在利华休姆信托研究奖学金的支持下,于1962年在意大利 游学一年,  考察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  1963– 1965年回到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读研究生; 1967年起定居于黑斯廷斯。
《为兄弟拿着网的马克》122×162×6cm 木板油画  1980
《为兄弟拿着网的马克》122×162×6cm 木板油画  1980
《生火》80.5×107×3.5cm  木板油画 1989
《生火》80.5×107×3.5cm  木板油画 1989
她的作品在许多美术馆机构广泛展出,  如海沃德美术馆(伦敦)、白教堂美术馆(伦 敦)  、皇家美术学院(伦敦)  、蛇形画廊(伦敦)  、沃克美术馆  (利物浦)  。个人展览 包括:“夏季展览  1”,蛇形画廊(伦敦,   1979);“利蒂希娅·叶:捕鱼绘画”,  黑斯廷斯 美术馆 (黑斯廷斯,  1984);“利蒂希娅·叶:海岸物语”,卡姆登艺术中心(伦敦,  1988– 89);“海岸线”,里维埃拉画廊(黑斯廷斯,  1991);“利蒂希娅·叶:元素  1963– 1974”, 斯托蒙工作室(拉伊,   1991);“我的生命力——利蒂希娅·叶的第八十个年头”,黑斯  廷斯美术馆 (黑斯廷斯,   2021);“所望即我在——利蒂希娅·叶的绘画”,燕兰文化艺  术基金会(北京,  2022)。她的作品被英国泰特美术馆、英国文化协会、英国当代艺术协会、  剑桥大学 The Women’s Art Collection 永久收藏。
《夏日织网的保罗》43×45cm 木板油画、树脂性油、棕榈蜡 1978
《夏日织网的保罗》43×45cm 木板油画、树脂性油、棕榈蜡 1978
《篝火,音乐与闲逸的时光》135x178x6cm 木板油画 1987
《篝火,音乐与闲逸的时光》135x178x6cm 木板油画 1987
本次展览持续至9月30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