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魂七魄” 杨诘苍在上海民生书写人性与爱
2019年11月6日,杨诘苍迄今为止在国内最大规格个展”三魂七魄“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共展出艺术家的18组作品,着重介绍艺术家三十年多来的纸笔墨创作。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如此近乎回顾展的体量,是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甘馆长惜才等待了三年的展览,由艺术史博士杨天娜策展,她认为展览并不是一次回顾性个展,是将杨诘苍创作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逐一呈现,其中包括:自我升华、生死、残缺美、记忆、姿态、权利与和谐。更为突出的是,杨诘苍如何采用不同形式来处理同一个主题。


展览现场
杨天娜同时也是艺术家杨诘苍的妻子。杨诘苍有言:“她比我更了解我的作品”。其他艺术家如此评判与策展人的关系也许有待商榷,杨诘苍的这种情况下我是信的。重书写是其创作的一部分,但他从来不把自己视为书法家或者艺术家。“当代文人”,他这么称呼自己,万物可以是他的一支笔。他身上也的确有文人的那股感性和浪漫。《我依然记得》,是一件寄托着脉脉温情的作品,也是我眼中的高光之作。杨诘苍在背井离乡之时想到人生长河中或一面之缘、或有过深切交往的各色依然记得的人名,书写下并诵读,像是一种追忆。看到他自己和妻子的名字,心中好像被一击,感受到了恋爱的“酸臭”,艳羡不已。




展览现场
《三千针》是杨诘苍与1991年作于波兰的作品。为了纪念已被当地人忘却的集中营历史,杨诘苍从自己身上拔下三千根毛发,沾上自己的血,用三千根针订在纸上。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的是对中华民族的深爱,杨诘苍则用真实的身体发肤表达了对人性的敬畏。


展览现场

“人人都是齐白石”现场
杨诘苍一直强调毛笔运用的功能性及精神价值。展览中同时开展了杨诘苍持续了两年之久并仍在继续的公共教育项目“人人都是齐白石”,邀请观众从墙上取下自己所喜欢的范本临摹,完成的作品经过筛选后上墙。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20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