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专家”,徐宁的新身份

作者:滕昆 2013年12月30日 专题话题
“生活美学专家”,徐宁的新身份
从“媒体人”到“创业者”,徐宁完成了一次有些突然的身份转换。2013年12月23日夜,徐宁和他的合伙人共同创立的UUPP在颐堤港以一场酒会宣告开幕,在这个在开幕当天被跨界时尚与艺术的几乎所有人都在念叨的酒会上,在商业名流与时尚人士、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徐宁在以UUPP品牌CEO正式亮相的第一天,“生活美学专家”UUPP的销售额超过了两百万。

这当然是一个成功的开始,也让我们格外想知道UUPP的管理模式与运营模板。幸好我们是媒体,有着十二年媒体经验的徐宁说,“做媒体让我们可以去见到你想见的人”,于是三天后,我们幸运地得到了对话的机会。《Hi艺术》为您带来独家专访,看看徐宁想了什么,和他正在做什么。

Hi艺术=Hi 徐宁=徐

艺术产业新探索

Hi:现在从事的工作,与当代艺术是更密切了,还是变得有距离?
徐:我觉得是有距离的。其实我一直都跟艺术圈都有距离,不仅仅因为我的性格,也因为我对工作的认识以及我对艺术的理解。我不愿意做一个艺术圈的寄生者,我希望带给这个行业更多新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是从外面带进来的,所以我一直是非常开放的态度。我觉得未来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分享给整个艺术行业,而不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分蛋糕。

Hi:UUPP这个名字好像没有你的元素?
徐:我不希望有自己的元素,我也完全没有考虑过。做这个事情其实跟自己的荣誉感没有关系。我很喜欢“UP”这个词,到后来确立我们的品牌UUPP,就是由“UP”演变的。因为我觉得第一,中国人用 “day day up”来表现一种乐观和幽默;第二,“UP”在英文里就是向上的、积极的东西,所以后来我们就做了一个变形变成UUPP。原来的UP(UP SPACE)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我们不管是团队、股东结构还有什么,所有东西都是新的。
“生活美学专家”,徐宁的新身份
Hi:那还有什么“诱惑”你离开媒体?
徐:我特别热爱媒体,从毕业前就在做媒体。2002年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就开始做IT记者,产经记者,四年记者生涯之后,觉得做杂志特别好就去了时尚杂志,开始做《芭莎》。前后有十二年的时间,一直在媒体行业,所以我的整个职业经历很简单。做媒体让我么获得很多东西,比如你能轻易的去见到你想见的人。但是久了之后会形成惯性思维,比如你是不是有一种特权,或者你是不是有一种所谓的优越感。所以在我的这个年龄开始对这些反思。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更“接地气”的事,所以这促使我考虑并最终决定离开我创刊的《芭莎艺术》。并没有什么“诱惑”我,只是我们几个合作人很想在艺术产业上做一些探索。

Hi:这是一个探索?所以这不是一间画廊,或者是一间艺术品商店?
徐:我觉得这是一个品牌。我们的艺术行业,基本模式就是拍卖行、画廊、博览会,整个的行业都比较单一。另外艺术行业的机构往往比较个人化,连世界上最大的画廊还还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产业化的东西。我当然不是说我自己能把艺术本身产业化,但想把大众对艺术的需求产业化。所以我们绝对做中国第一个艺术生活方式品牌UUPP,,今天是我们第一家旗舰店在北京颐堤港落地,我们的目的不是开店,而是在这里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的品牌特质和艺术风格。

Hi:这个“品牌”是没有个人的好恶在里面的?
徐:没有。这个品牌完全是为消费者打造的,就是那些喜欢美好东西,喜欢更独立生活的消费者打造的,不是艺术行业里面的一个产品。

Hi:那对你来说,这是件时尚的事,艺术的事,还是一件有关生活方式的事?
徐:这是一个生意。事实上我对艺术并不了解,我如普通消费者一样去喜欢艺术,同时我希望将这种体验分享给更多人。以前我的渠道是杂志,现在是通过UUPP这个品牌。我觉得这没有本质的不同。
“生活美学专家”,徐宁的新身份

打造艺术界的“连卡佛”

Hi:你怎么看待这个事业的未来?
徐:我很看好。我希望把UUPP品牌打造成艺术界的“连卡佛”。喜欢时尚的人一定会去连卡佛,我也希望未来喜欢艺术的普罗大众能先想到来我们这里看看,这就是我的目标,我很愿意向大家推荐更好的东西。

Hi:是一个非常高端的定位吗?
徐:你看连卡佛最大的特点是它创造的风格,品牌在里面提供的款式大多是代表着“连卡佛”的选择。所以在UUPP,我卖的东西或许没有什么特别,我只是会通过我们的选择带给别人不一样的感受。我们这里所有的东西都跟艺术有关,我们不会通过人(艺术家)来选择作品,我们只是有一个内部标准,就是我们尽可能选择科班出身的艺术家,这样保证我们的基本水准是过硬的。

Hi:那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徐:性感、摩登。我们会更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角度来选择,就是选择那些很摩登很性感的东西,坦白说,我们不懂学术,不敢谈学术,甚至不在乎学术,所以就是要漂亮,就是要好看,要让人开心,要表达最普通的情感。如果要细化的话,我们现在倾向于八零后的年轻艺术家,单价在10万以内,最好是五万元左右。

Hi:那在这个场地里展示的作品会根据主题更换吗?
徐:不会,我们现在一共有七百多平方米空间,两块展示空间一个倾向作品,一个倾向产品,但是没有展览。比如开幕当天,我们创造了超过两百万的销售额,但是我们卖完以后要迅速换掉。这是我们和别人的不同,但是我觉得这样很好玩。我希望客户买完作品直接带走,一个普通人今天在我们这里看到一张画很喜欢,而自己从来没有买过,现在就想买了带回家,不是很好吗?

Hi:你在尝试借助于之前的资源,吸引更多人进入到艺术行业吗?
徐:我希望吸引更多的商业力量进来。其实这也是我在艺术行业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我们很想吸引商业力量,但是我们又没有按照商业的规划去做这件事。所以外界对这个行业根本不感兴趣。未来我们在投资和资本方面会有更多合作伙伴。包括在品牌方面,我们也在做很大的努力,比如我们的首席品牌官,是亚洲设计教父包益民先生。

Hi:吸引更多投资进来是为了开分店还是要扩大规模?或者提升作品质量?
徐:最核心的是希望我们的服务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积极筹划成都、杭州等地的开幕。第二点就是未来我们希望能实现产品开发,打造一个真正符合我们这个品牌特质的性感、摩登的产品线。在商业模式上我们要向连卡佛靠齐,在产品模式上我们希望向宜家靠齐,想打造一个封闭的生活美学系统。至于终极的目的,真的是想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