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作者:朱凡摄影:朱凡 2015年4月8日 专题话题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昌、汉口、汉阳,面对本就三分合一的城市,不知是区域的相对独立分割了资源的互动,还是本就薄弱的艺术环节被进一步稀释。面对武汉,面对曾经厚重的历史资源,那些85新潮时期的辉煌,以及诸多艺术家的出走,如何从当下的艺术生态中呈现更为积极的生发,或许才是武汉当下需要面对的问题。就如同面对为了高速发展而影响多年的拥堵,如何突围?
多年前,到访过一次武汉,那时年少。
落地时一片阴雨,至又未至,还好,在离开武汉,阳光毫无保留地散向这座城市。
对历史的念念不忘
在所有与武汉艺术家的对话中,几乎都有这样一句开场白,武汉有着艺术的传统。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的确,与其他可能艺术贫瘠的城市不同,武汉有深厚的艺术传统,作为85时期的艺术重镇,如尚扬、曾梵志、王广义、冷军、魏光庆、马六明等众多艺术家都与武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作为阵地的重要媒体《美术思潮》1985年在武汉创刊,到1987年停刊为止发行的22期杂志,使其成为了85新潮中的重要阵地。而围绕《美术思潮》所形成的批评家群体,包括彭德、皮道坚、鲁虹、黄专、杨小彦等人在内,他们无疑成为了批评家话语中的重要力量,这与武汉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活跃形成了密切的互动。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但,随着85新潮的偃旗息鼓,当艺术家和批评家双双陷入迁移的轨迹之中,出走似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成为了武汉无法言说的遗憾。随着朝向北京、广州、深圳的集中出走,武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谓是进入令人窒息的安静之中。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向中山路368号说再见
总是有人坚守的。

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在丰富的学院甚至画院资源的包围下,却没有真正意义上讨论当代艺术的机构。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就在这样的境遇中,某种程度上,作为《美术思潮》杂志延续的《美术文献》在一种真空与需求的强烈对冲中,形成了或许是独有的结构方式。在早期美术馆缺失的情况下,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承担类美术馆与画廊的多重功能,在媒体平台的支撑下,作为武汉第一个当代艺术机构,甚至相当长时间内的唯一的艺术机构,丰富了武汉当地的展览讨论。而其连续主办的美术文献三年展也成为武汉重要的展览项目。
“完”,刘明选择以这样直白的方式呈现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在中山路368号空间的最后一次展览,展览呈现了多年来的展览轨迹,以文献和作品并行的方式完成自我告别的梳理。由于空间归属于地方画院,政策上的调整使得美术文献无法再使用这一院落,12年的运营以这样展览的方式结束。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尽管,机构的良好口碑使得众多地方向美术文献伸出了橄榄枝,但向过去告别并非易事。刘明表示,他需要好好考虑,未来空间的选址和定位。而当我告别时,他留下了原本美术文献的信封改做的展览邀请函为念,因为中山路368号这个地址将不再。
K11的品牌效应

与很多城市一样,武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规模的艺术区域。在K11的艺术布局中,2011年就将艺术村选址在武汉汉口,位于其旗下的常青花园之中,与汉口K11的chi空间形成艺术家驻地与展厅的呼应。
作为较早启动的K11项目,武汉K11没有形成如上海K11的丰富形态,在商业空间内构建的艺术交流的可能性也仅仅停留于展厅空间。但这并不妨碍K11艺术村为武汉当地的年轻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独立的创作空间与展示的可能。K11艺术村由展厅及艺术家工作室共同构成。一、二层的展示空间为武汉本地的驻村艺术家和国内外驻留艺术家提供项目实施的空间,三、四层为11间艺术家工作室,其中八间为武汉当地艺术家提供创作的空间,并在K11基金会的甄选机制下保持年度轮换。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而到访时,恰好正在展出的蔡凯的“人造洞穴计划”。作为其与K11的第三次合作,蔡凯在K11艺术村驻留四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在当下对于新媒体的讨论之中,影像成为重要的构成方式,而在蔡凯看来,影像的可视恰恰源自对于光的不可见,他将关注置于光本身。蔡凯将屏幕作为空间的引申物,在《卧室》中,四屏没有图像的雪花屏成为了其后四个展厅空间的比喻存在。雾气与光共同完成了屏幕之外对空间的占领。蔡凯曾经在北京工作四年,最终选择回到武汉,现在他将设计工作室“协作派对”与艺术创作视为一种并行的态度,在他看来,艺术家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一种需要被强调之物,而更看重与观众的视觉互动。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2014年刚刚在魔金石空间举办个展的吴昊也是K11艺术村的驻村艺术家。对他而言,似乎与K11的关系更为紧密,受到了K11在全球范围内艺术推广与讨论的支持,吴昊入选了K11与东京宫合作的展览“Inside China”,这次展出机会令北京的魔金石空间关注到他的创作,最终,呈现了个展项目的合作。吴昊创作的“水痕计划”呈现时间本身的可视化轨迹,所有变化的可动因素都以微弱的影响被记录。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工作室与吴昊相邻的郑迁,与妻子两人都在坚持艺术创作。已经在武汉安家的他,将工作之外的全部时间投入在绘画上,尽管,近几年都没有合适的展览机会,但在郑迁看来,艺术恰恰需要这种孤独中的坚持,在他近期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对于山水形态的尝试。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李大鹏的创作则呈现了更多的丰富性,长期投入的大幅素描作品,行为方式完成的《七天》,以书写的方式永远地留在工作室的墙面上,如同一种纪念碑式的记录。作为雕塑系的毕业生,李大鹏早期的雕塑也以具象为主,而在城市中的敏感和不安使得他转向关注生命,动物皮包裹的轮胎,在视觉冲击的同时,携带着他的情绪袭来。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而陈顺龙学习版画多年,在原本书法的背景下,他思考了更多关于抽象与逻辑的问题,在他的版画作品中,制版本身与图像的关联从原本的被忽视而重新建立联系,《班次·仓容·爱美的》在看似强迫的规则中,暗藏差异。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文斯的工作并没有在K11艺术村中,他希望保持独立的方式。居住在常青花园的文斯租用了自己小区对面的新北苑中的车库,在其中进行绘画创作,在以彩铅为主要媒介的创作之中,文斯加入了自己对于抽象形式的讨论。工作室虽然不大,但放满了他的作品。文斯与同龄的艺术家一起,展览由徐文涛策划,发起了“柒、八、90”的展览,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将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师哥师姐邀请回来举办展览,作为更为年轻的艺术家,他们也开始主动发声。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学院牵系关联

随着湖北美术学院将校园迁至远离市区的江夏区藏龙岛,围绕老校区的昙华林则渐渐安静了下来,只有少数教师,由于习惯,还是将工作室保留在昙华林附近,作为版画系的老师,张辉还是保留了在昙华林的工作室,同时在原本美术文献的五楼展厅,也有白露洋、宋能轩等几个年轻艺术家选择将工作室合租于此。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与很多城市的境况相似,很多青年艺术家都选择在大学中担任教职。自然,他们的工作室就随着学院的搬迁,向更靠近新校区的区域靠拢。从川美毕业的李继开,已经在湖北美院执教多年。巧合的是,在到访武汉探访美术文献中心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他。李继开的工作室在从市区到藏龙岛校区的中间位置,水蓝郡327号,一座独栋的别墅空间。这里也曾经作为扬子江论坛的最初发生地。在最初市场的热潮中,李继开的作品就受到了很高的关注。他对于绘画的专注,令他的基本生活都是保持着学校、工作室、家里的三点一线。在曾经作为非营利机构“扬子江论坛”的运营空间中,这使得工作室都具备了过去与当下的双重形态。在这座多跃层的空间之中,工作室的地面已经留下了众多画框的痕迹,如果不到工作室来,很难想象,这里是李继开作为创作和整理个人收藏的空间,保持着他一直以来的内向和专注。北京的合作画廊会安排展览计划之外,迁移至武汉也已经工作生活多年的李继开而言,他同样参与到武汉当地的艺术讨论中。 同为湖美新媒体系教师的龚剑与李继开、蔡凯一起,在2011创办了扬子江论坛,发起了众多展览及讲座讨论。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在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任教的孙国涛,其工作室也位于藏龙岛银河湾小区。他正在准备之后即将在K11艺术村举办的个展,工作室中也可以看到,他在绘画上的新尝试积累了相当的作品。作为曾经参与过新锐绘画奖的艺术家,总是会在不经意中遇到交集的部分。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如果不到武汉来,或许都会忽视湖美在水彩专业上的传统。邓涵是湖北美院水彩专业的老师,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水彩专业,在对传统的继承中,邓涵持续坚持自己对于技法和表达的讨论。在新作中,他在对日常物对称之中的逻辑设置适当的打破,形成了标识度极高的特征。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从重庆大学毕业的艺术家王爽,最终选择回到了熟悉的故乡武汉。尽管个性不羁,但王爽坦诚,从根本上还是受到了更为传统绘画讨论的影响,构建起对物对日常的观察方式。他特有的画面笔触的处理形成了自我的观察方式。毕业展上的作品也受到了学院老师的欣赏。其实,早在大学没有毕业的时候,王爽就与重庆当地的画廊展开合作,并有着很好的销售状态。但在与画廊合作的过程中,王爽发觉画廊的操作模式裹挟了其所希望的创作状态,最终他毅然地与画廊解除了合作关系,回到武汉,在藏龙岛一处停止使用的教学楼中的工作室,坚持自己的创作。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在武汉,似乎对于新媒体的讨论并不多。更多的艺术家还是以绘画类媒介作为创作的基本方式。当然,也许是尚不能全面的考量。湖北美术学院新媒体专业的王晓新居住在光谷附近,主要讨论的方向则是与新媒介相关。而周罡则和自己的团队进入武汉这座城市,拍摄了纪录片“大武汉”。“我曾经错过了2008年的北京,2010年的上海,面对武汉当下的城市变化,如果不做些什么,我想会留下遗憾。”那些与这座城市最为亲密的、日常的场景,通过他们的镜头,被记录下来。纪录片无疑是艰辛的选择,但这种坚持是被尊重的。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与新农村建设一同成长

湖北美术学院的新校区有多远?可以这样来形容,从武汉最繁华的江汉路乘地铁至光谷广场,这近一小时的地铁结束后,还有将近四十分钟的车程。的确,武汉是座很大的城市,就在这样远离市区的新校区,一群更为年轻的艺术家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与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相对的,是一片新农村建设的住房。这个村子名叫栗庙村。就是在这种被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独栋住房中,刚刚从学校毕业、甚至还没毕业的年轻人与村民共享这种空间,完成他们的创作。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叶致聪,正在毕业创作最终的准备阶段,他的创作在大面积的留白之中,以极其再现的手法,完成对于动物内脏与花朵并置的完整描述。面对这种几近摄影的细致式,他也得到来自艺术家们的认同。在表达中尚有些腼腆的叶致聪有着极大的耐心,处理着绘画的细节,他甚至专门定制了自己的绘画工作和画架,用以保存他的绘画创作。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沈乾龙,还在版画专业研究生就读的他,显得有些“不安于室”。当然,其实这是一种褒义的评价。他与程然组成了策展小组“RS_PROJECTS”,带着自己对展览的思考与热情投入到展览实践中来。此程然非彼程然。已经从湖美毕业的程然曾经在武汉市美术馆实习,但机构并不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最终他选择进入钻石博物馆这样的私人美术馆工作。两人带着自我对于展览的想法,在没有空间、没有资金的支持下,投入策展之中,在美术文献中心闭幕展“完”之前,他们还在那里的空间策划展览“干净”,在刘明看来,是年轻人的热情和投入感染了他。同期,K11chi空间所举办的胡婷婷绘画展也是由程然策划的。沈乾龙戏称自己的投资人是他的妈妈,就用自己生活费节省的部分和一些薄弱的作品销售所得,支撑着展览的创作。他们并不具备精力和经济的支持,可以谋得固定的空间,于是,他们采用机动的方式,与不同的空间合作。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RS_PROJECTS”已经在武汉的艺术圈中有了自己的声音。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作为90后生人,这些年轻艺术家在村中的生活,简单却又是积极的,尽管,面对刚刚通了路灯的村子和会有莫名子弹射破阳台玻璃的生活,他们依然觉得特别满足。这里远离市区,可以让他们以很低的生活成本坚持自己的创作。面对村子里的健身房、咖啡厅、西餐厅、书店,他们的自得而勤奋的讨论,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画廊的相对缺席与机构的相对丰富

除却已经提及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和K11艺术村,武汉当地的艺术环节的确与这座城市的体量不成正比。
在多年的缺失之中,湖北省美术馆和武汉市美术馆相继落成,形成了体制内场馆的基本构建,尽管来的有些晚,但其积极的展览频率无疑为武汉的艺术生态呈现了众多可能。武汉市美术馆一直推进的“江汉繁星计划”在不同策展人的参与下,呈现了对年轻艺术家多样化的观察视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汉当地的画廊生态并不发达,但出人意料的是,众多地产项目对艺术投入了非常多的关注。不知是否受到了K11启发,还是与这座城市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建设有关,武汉有着仅次于上海丰富的私人美术馆群落。与其他城市匆匆上马的艺术地产单元不同,武汉的地产项目往往给予了艺术更为长期专注的规划。如创意天地、合美术馆、鼎韵的大智门艺术商业中心(也就是武汉艺术总站的所在地),都经历长时间的规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鼎韵作为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最早的赞助者,一直保持着对于艺术的关注,而其所构建的武汉艺术总站也邀请秦思源主持展览的方向,早先还曾发起并支持集群艺术奖在亚洲的落地项目。武汉艺术总站的沙龙位于胜利街和车站路的交叉口,隐匿在一条叫做泰兴里的胡同里,经过了完整的改造,这座小洋房外面并没有任何的标示,而众多艺术家及策展人的交流已经在此处发生。今年,武汉艺术总站也即将正式落成。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而合美术馆也以其专业的场馆和展览讨论获得了众多关注,有不少艺术家在采访中表示,对这座投入运营的机构,抱有期待。钻石博物馆位于江边,在住宅区的独立院落中,中国和南非的国旗同时陈列的美术馆门前,馆内以投资人的个人收藏为主,现当代的绘画作品和唐卡共同陈列。钻石博物馆的投资人还支持了今年在神农架举办的行为艺术研讨会。同时,钻石博物馆还有画廊协作,在江汉区的黎黄陂路,千禧雅画廊的定期展览和讲座对谈也成为了武汉展览据点之一。在一条街道的延伸,是武汉另一家资深画廊美莲社。杜朝晖作为早年湖美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对艺术有着自己的坚持,曾经也开始多家分店,经营不同艺术作品包括衍生品的他,最终选择将空间收缩,保留着这间在武汉老洋房中的画廊,经营武汉当地艺术家的水彩、版画等作品,价格多在五万元以下,多年勤恳的经营也积累了一些藏家资源,但系统化的收藏还远远未到。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同样在武汉开设画廊的还有曾梵志的弟弟曾凡刚,受到哥哥的影响,曾凡刚决定为本不丰富的武汉生态增加空间的可能,2012年,曾凡刚将画廊选址在武汉的一个创意街区,取名“艺元空间”。尽管位于一层的空间人流量很大,但随着与园区的理念不同,加上地势低洼时常导致画廊空间的倒灌,最终曾凡刚选择将空间迁至卓尔书店。作为武汉当地的书店品牌,24小时营业方式使得卓尔书店成为热爱文化艺术的公众的聚集地,同样毗邻武汉的金融中心,尽管位于三层的空间,这并没有减少艺元空间的观众,反而带来了更多关注艺术本身的观众,这也令曾凡刚对迁址的决定再次确定。艺元空间以“不似而似”水墨展作为2015年的开端,同样也会关注武汉更为年轻的艺术家创作状态。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令人意外的是,微信拍卖进入扩大化之后,的确这种不受地域限制的交易方式为武汉当地更为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了销售的可能。北京的大咖拍卖在武汉专门设置了分站,周旋作为湖北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在美院新校区负责微信拍卖的相关执行,这种与年轻艺术家的直接块面化的沟通,成为了武汉画廊系统之外的有效补充。尽管,可能最终的销售价格不高,但仍然形成了有效循环。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在画廊系统之外,扬子江论坛作为武汉重要的非营利机构,2011年由蔡凯、龚剑、李继开发起。最早位于武汉光谷李继开的工作室中,2012年迁至武昌区徐东一个名为“水岸星城”居民社区中。空间的经费都来自主办者和小团体的捐助,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不做关于商业的经营项目。2013年年底,蔡凯退出了扬子江论坛的工作。 2014年3月,扬子江论坛得到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的持续资助。其活动的频率相对于创始之初有些许下降,这一行最大的缺失,或许就是没能见到闭门创作的龚剑,权当做是留有些遗憾。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不谈本地化的可能

年轻策展人与艺术家的积极活跃,机构和画廊的共同增长,所有的这些都令人感受到了武汉未来的可能。
或许是多年讨论的匮乏,机构的丰富启动了武汉对于艺术的热烈讨论,但从展览或是空间的讨论往往与武汉当地的学院系统话语及当地的艺术生态有着过分密切的关联。或许,这也是源自一种补充机制。但在当下,倘若还停留在对于当地的梳理之中,而且缺乏交流与互动,并不确定这种反复对于本地化的梳理能够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
不管怎样,这座城市正在从历史的厚重中渐渐苏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武汉 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苏醒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