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间,看中国当代艺术的此时此刻

作者:曹丝玉 2014年12月23日 专题话题
在前进和后退的中间时刻
在前进和后退的中间时刻
热闹如海南的温度。我们在最好的季节来到三亚洗肺,清眼,对着大海释放激情。“潮汐间”是本届华宇青年奖的主题,站在沙滩上看海水涌来、褪去,反反复复,这中间有一个瞬间,无法分辨海水是在前进,还是在后退,暗涌的力量凝固在此时,而这个无法明辨的,却又充满力量感的瞬间正是“潮汐间”的艺术家们揭示出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此时此刻”。
“新裤子”乐队演出现场
“新裤子”乐队演出现场
12月22日下午,第三届三亚艺术季中最令人瞩目的“华宇青年奖”揭晓了,胡为一摘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吴超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评奖晚宴时暖场的“新裤子”乐队瞬间让此时此地的,以及此时此刻在朋友圈看直播的人们感到无比的快乐,于是有同事点评道:“还没有看到大奖,艺术三亚已经被‘新裤子’刷屏了......” 。
蔡凯 《旗帜》铝板喷漆,投影仪,尺寸可变, 2014
蔡凯 《旗帜》铝板喷漆,投影仪,尺寸可变, 2014
蔡凯 《有一盏灯永远不熄灭》 单频道录像(高清、彩色、有声) 3'34'' 2011年
蔡凯 《有一盏灯永远不熄灭》 单频道录像(高清、彩色、有声) 3'34'' 2011年
胡庆泰 《胡庆泰项目:廖国核/杨心广/詹蕤》 ,艺术项目, 尺寸可变 ,2010-2014年
胡庆泰 《胡庆泰项目:廖国核/杨心广/詹蕤》 ,艺术项目, 尺寸可变 ,2010-2014年
胡庆泰 《胡庆泰项目:廖国核/杨心广/詹蕤》 ,胡庆泰和廖国核作品方案的收买合同
胡庆泰 《胡庆泰项目:廖国核/杨心广/詹蕤》 ,胡庆泰和廖国核作品方案的收买合同
胡庆泰 《最美地颜色是黄色》, 墙上涂料, 尺寸可变, 2014年
胡庆泰 《最美地颜色是黄色》, 墙上涂料, 尺寸可变, 2014年
陈陈陈 《愿你此在》 纪录片,影像装置,摄影 100*80cm*5 ,2013年
陈陈陈 《愿你此在》 纪录片,影像装置,摄影 100*80cm*5 ,2013年
陈陈陈 《愿你此在》 纪录片,影像装置,摄影 100*80cm*5 ,2013年
陈陈陈 《愿你此在》 纪录片,影像装置,摄影 100*80cm*5 ,2013年
相比上届的华宇青年奖,比较大的调整在于它的奖项设置和奖金使用上。五名评委选择奖的获奖者,分别由五个终审评委推荐而出,徐文恺(吕胜中推荐)、叶甫纳(皮力推荐)、王海洋(田霏宇推荐)、牛文博(徐累推荐)、关尚智(张培力推荐),为此次华宇青年奖评委选择奖的获得者,他们将一同前往威尼斯双年展,一切费用由华宇集团承担。
姜波 《习惯性》彩色数码微喷,彩色单频录像, 2014
姜波 《习惯性》彩色数码微喷,彩色单频录像, 2014
厉槟源 《自由耕种》行动记录、单频录像 22'08'', 2014年 
厉槟源 《自由耕种》行动记录、单频录像 22'08'', 2014年 
冷广敏 《声音的容器》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8*(210~230)cm 2014年
冷广敏 《声音的容器》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8*(210~230)cm 2014年
艺术家胡为一获得此次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吴超则获得了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他们将分别获得五万和三万元的现金奖励,除此之外华宇集团将帮助他们实现一个展览或一个项目的实施,总共的费用将达到100万元。
黄彦《我的生活》、书籍、表格、视频、2012-2014年
黄彦《我的生活》、书籍、表格、视频、2012-2014年
黄彦《我的生活》、书籍、表格、视频,2012-2014年
黄彦《我的生活》、书籍、表格、视频,2012-2014年
林科 《鲁滨逊漂流记》数字视频 00'56''循环播放 2011
林科 《鲁滨逊漂流记》数字视频 00'56''循环播放 2011
林科 《星际旅行2013》 数字视频 6'34'' 2013年
林科 《星际旅行2013》 数字视频 6'34'' 2013年
刘佳婧《这里是远方》,综合材料, 尺寸可辨, 2011-2014 年
刘佳婧《这里是远方》,综合材料, 尺寸可辨, 2011-2014 年
刘佳婧《这里是远方》,综合材料, 尺寸可辨, 2011-2014 年
刘佳婧《这里是远方》,综合材料, 尺寸可辨, 2011-2014 年
魏源《人肉雕像》,单频道录像(高清、彩色、有声), 7'48'' ,2014年
魏源《人肉雕像》,单频道录像(高清、彩色、有声), 7'48'' ,2014年
徐跋骋 《流动美术馆》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4年
徐跋骋 《流动美术馆》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4年
郑菁《-97311》头发、纸片、铅笔、灯、高清双视频, 252*131*25cm ,2010-2011年
郑菁《-97311》头发、纸片、铅笔、灯、高清双视频, 252*131*25cm ,2010-2011年
魏源 《呻吟》,单频道录像,2013年
魏源 《呻吟》,单频道录像,2013年
关于这次评奖,所有的评委一致认可了它的公平和公开,比如终审评委必须要申报他们和这50位艺术家的师生关系,那些得过奖或已经拥有关注度的艺术家都会排除在大奖名单之外。初选评委戴卓群认为,具有海选性质的提名方式,让艺术家实践拥有了更大的可见度。康学儒则很直接地说,主办方和获奖者之间没有任何多余的关系,而它的纯粹性让那些很难被商业系统接纳的艺术家在这里拥有了被看见、被认可的机会。此时的中国,的确还没有一个奖项是独立在商业体系之外的,而这正是“华宇青年奖”的价值所在。
徐文恺《静物5》,视频装置 ,8'00'' ,2014年
徐文恺《静物5》,视频装置 ,8'00'' ,2014年
徐文恺(推荐人吕胜中)

徐文恺一直坚持以数码技术为主的未来媒体艺术的实验与开拓,并不断地以此作为视界,在数据与现实的“调制.解调”之中,完成作品主题思想恰如其分的表达。对于徐文凯来说,技术是重要的,但他努力地让自己成为技术的驾驭者,乘骑着它通向今天和未来。
牛文博 《我房间的每个m3》,装置,6mx6mx1m,2014年
牛文博 《我房间的每个m3》,装置,6mx6mx1m,2014年
牛文博(推荐人徐累)

牛文博的作品以貌似暴力的方式切割实物,剖露了个人的日常生存痕迹,并将它们放置于公共空间。作品的碎片化、缺失度和去隐私性,暗示了物质时代的普遍焦虑和矛盾,提供给观众一种新的观看生活的角度
王海洋 《双面菲克雷特》, 动画 ,3'27'', 2012年
王海洋 《双面菲克雷特》, 动画 ,3'27'', 2012年
王海洋《无题1&5》,布面丙烯,240x210cm,2013年
王海洋《无题1&5》,布面丙烯,240x210cm,2013年
王海洋《无题1&5》,布面丙烯,240x210cm,2013年
王海洋《无题1&5》,布面丙烯,240x210cm,2013年
王海洋(推荐人田霏宇)
 
王海洋的动画在不同形体的联系及隐喻间不断切换,展示着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美学关系。他对形状的想象力不限于表面的相似性,还营造了一种类似人类记忆的片断式传达方式。正如艺术家自述所说,“绘画是一门制造二维幻象的手段,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颜色、形状都是艺术家的主观选择”,因此绘画的随机、偶然和复合型,成为了一种迫切的美学追求。在王海洋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倾向。
关尚智 《我家晾衣架上的升/降旗仪式》, 单频录像 ,1'47'', 2007年
关尚智 《我家晾衣架上的升/降旗仪式》, 单频录像 ,1'47'', 2007年
关尙智(推荐人张培力)
关尙智在创作的技术手段上并不追求超前,但却是丰富和开放的。他运用相对“传统”的媒体语言——录像、装置及表演,这些当今人们已普遍熟知的基本词汇,在政治、社会诸问题中找到切入点。作品轻松、幽默,化崇高为平淡,或者化无聊为神奇,充满了机智和敏感性,而这样的幽默和敏感性,又是以一种朴素的、不经意的语言转换出来的,给人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这样的品质正是当前的艺术创作所需要的。
叶甫纳 《一个有思想的房间》,视频 30'', 2014
叶甫纳 《一个有思想的房间》,视频 30'', 2014
叶甫纳《家春秋》,视频 ,5'', 2014
叶甫纳《家春秋》,视频 ,5'', 2014
叶甫纳(推荐人皮力)
 
叶甫纳的作品中浮光掠影的色彩,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她是关注个体与历史联系的这一事实。她把女性的乔装态度,转化成一种连接不同生存质感的节奏。叶甫纳把理性当作一种需要解除的制约,却把感性的扮演与表演当作理解的途径。
吴超 《发生》多频动画装置 2013年
吴超 《发生》多频动画装置 2013年
吴超(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
 
虽然使用了手绘动画、录像、装置、田野考察、跨学科合作等不同的作品生成方式和展览方式,吴超的作品依然是古老艺术命题的延续,即现实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微妙联系。《发生》这一作品,着力发掘日常生活间隙之中的非逻辑联系,仿佛是朝向超现实主义电影和意象派诗歌的一次回望。而在最新的《唤醒美美》中,吴超则试图从自我世界的冥想中超越出来,重新返回冷漠的现实世界,寻找精神与日常瞬间之间的关系与张力。而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吴超在现实介入过程中,微妙却强烈而持久的温情。这与通常现实介入作品中的空洞、表演和滥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提示着我们“艺术”介入现实的本质所在。
胡为一《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摄影 尺寸可变 2014年
胡为一《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摄影 尺寸可变 2014年
胡为一(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
 
在胡为一的获奖作品《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中,艺术家使用图片内外之间的张力,进行了一次对影像媒介的怀疑及反思。这件作品延续了90年代以来“对伤害的迷恋”的思考,在对感性和生命的思考中,以图像的方式开拓了一种物质的“血缘”关系。在一系列徘徊在暴力与情怀之间的图像中,胡为一为观者打开了一个模糊及微妙的思想空间。他对画面的构成及组织、对展览现场的空间把握及对作品完整性的追求令人佩服。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