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唐 若不与当地土壤接触我们便会死亡

与北京上海不同,商业气味浓厚的广州似乎不是艺术爱好者的首选之地。但正是那生活之味的酸甜苦辣,商场之争的热火朝天,产生出一个另类的艺术空间。你或许在这听不到晦涩难懂的美学知识,或许看不到时髦厂房的外观。但是你可能够在这看到艺术在广州人生活中的位置,了解广州背后的艺术形态。
Hi=Hi艺术 唐=唐一唐
自然而然开始
Hi:为什么选择在广州开设画廊?
唐:20年的广州从业经历会令我第一时间想到这里。而场地的闲置与合伙人吴洁的画廊理想造就了5楼空间。虽然广州在当代艺术市场上的发展并没有北京上海火热,虽然在后来的改革之中广州已经基本上把文化的东西藏在了身后,但这并不代表广州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其次这里没有什么画廊,令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使得我们能够较为轻松地运营。而5楼空间主要以商业为主,这是广州当地可以接受的。因为能与当地人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说一些他们完全听不懂看不懂的学术内容。
Hi:在广州开设画廊的阻力是什么?
唐:我们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广州的艺术氛围。三年前氛围还是比较热闹,画廊和美术馆还比较活跃。而就在画廊开设的那一两年内,艺术氛围平静下来,以至于当时少有范例可以借鉴。当然我们最大的阻力也是我们最大的福气。就在一个相对沉默和安静的氛围中我们能够专心做事。并且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到国外的艺博会,了解学习,使我们能够迅速的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
Hi:主要关注的艺术家是哪种类型?
唐: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太了解当代艺术生态,所以在同行的帮助下举办的两个展览展出了70年代到80年代艺术家的各种类型的作品。也在此时我们发现广州没有藏家。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若不与当地土壤接触我们便会死亡。在第三个展览上我们展出了1982年出生的,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李刚的油画作品,以此摸索广州所接收的艺术方向。在没有任何推销的形式下销售一空,让我看到了广州的潜力以及年轻艺术家对他们的吸引。通过一次次展览我们逐渐了解到当地的艺术生态,并与他们一起成长。最后锁定年轻艺术家作为推广的方向。

让艺术融入生活
Hi:你觉得广州为您提供了一些什么机遇是其他地方没有的?
唐:我觉得这个城市能够给我的第一个是小而便利。第二个是它有生活依托。这一点我觉得是广州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因为我不认为艺术可以脱离生活,但是也不认为艺术在北京可以融入生活。而在广州生活就是生活,因为那个地方的地气和大众关注的东西决定了这一点。艺术如何融入广州人的生活便是我们画廊需要考虑的地方。为此我们在去年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展开客厅计划:打破家庭生活的三点一线,把沙发、茶几、电视、全搬走,并通过植入艺术作品而重新整合。这使艺术品在这样有效的的生活的情况下进入你的家庭。而艺术品的存放并不体现其生活的价值。
Hi:你对未来的艺术市场有什么期待?
唐:实际上,现在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人的生活。我认为画廊空间日后的价值在于现场感受和与原作及距离的体验感。整个的艺术品销售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日后线上销售将成为艺术品交易的主要渠道。而对原作的打量便成为空间未来唯一的功能。这一时代会把空间最关键的功能放大到唯一,成为买家或艺术爱好者唯一要去这里的原因。那么当它变成你唯一要去到这里的一个感受的时候,空间的品质也就是说布展,或者是对艺术品的本身在空间环境当中的延伸就会被加强,被加强之后你能够获得观看展览的真正的价值。因为我们每一个大小的画廊都不能把自己当成博物馆,挂上去就好了。所以我认为日后画廊会朝两个方向分化——空间是什么,线上的整个一套服务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