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并购专家的艺术缘

作者:卢可非 来源: hiart.cn 2013年1月22日 专题人物
毕业于“五道口”(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被誉为金融界的“黄埔军校”);90年代在“南方证券”叱咤风云;随后下海创办万盟并购,“导演”海南寰岛、中体产业、四川新希望等企业上市……如果要讲王巍的金融故事,估计可以出一本书了。从这些履历中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富力强的商人和当代艺术能有什么关系,2013年一开头,王巍在自己创办的北京国际金融博物馆启动了艺术中心项目,洛克菲勒家族的参与让大家对这家新机构充满了想象,也对这位传奇的创始人充满好奇。
艺术圈的老朋友

后来王巍告诉我,当他收到采访邀请的邮件时,直接就扔进了回收站。这几年做金融博物馆的经验告诉他,面对媒体,无论他怎么表达,总会招来莫名的指责。“这帮充满铜臭的人又把脚伸这里(艺术)了”,王巍想象着这篇报道出来之后别人对他的批评。通过了解后,我们发现其实王巍和艺术已经打了很多年交道。上世纪七十年代,王巍就在内部书店阅读了丹纳的《艺术哲学》,留学美国期间还专程跑到费城艺术博物馆看法国印象派的作品。而这位金融家直接参与到中国艺术的发展中来,则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1997年,刚刚成立的万盟并购接的第一个案子是帮助辽宁盼盼集团完成私营化改制,盼盼集团前董事长韩召善给了王巍100万财务顾问费。恰巧的是,好友翁菱正在策划“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20年”需要资金,王巍便把这笔钱交给了翁菱。之后翁菱策划的“赵无极六十年回顾展”,“都市营造——2002上海双年展”王巍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在那之后,王巍又结识了陈家刚和吕澎,随后王巍便打开了四川艺术圈的通道,周春芽、叶永青都成了他的好友,万盟并购总部王巍的办公室中便挂着一幅周春芽的太湖石。
对于收藏,王巍并没有太多用心。在他看来收藏重要的不是拥有,而是分享。艺术品对他来说“像朋友一样,你高兴了喝杯茶在一起,暂时拥有他一会儿,有别的兴趣了,他可能跟别人了,来去简单自由。”

做金融界的艺术启蒙者

“为什么要做博物馆?”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在参观天津金融博物馆之后问王巍。说话一向爽快的王巍问答说:“人生就是挣钱和花钱两块。花钱我比较简单,吃饭炒个土豆丝就行了;支援灾区我也捐,但只是杯水车薪;正好中国缺博物馆,我做金融博物馆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很高兴”。
当然做博物馆并不是王巍一拍脑门就想到的事,这个点子来自于和现任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在美国的考察成果。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国金融博物馆顺利开馆。第一个馆的成功也让其他城市向王巍发出了邀请,随后在苏州、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基金博物馆和国际金融博物馆分别在两地落成。而对于艺术的爱好让王巍从博物馆运营初期就加入了艺术活动。陆续做了20多个艺术活动之后,渐渐有人开始主动找他寻求在艺术上的合作。王巍觉得干脆做一个艺术中心,这样也更加贴切他对金融博物馆“金钱、权利、历史、艺术”的定位。于是1月9日,北京国际金融博物馆艺术中心便正式成立了,开幕当天洛克菲勒家族第五代掌门人斯蒂文•洛克菲勒、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的讲演也突显出金融博物馆做艺术中心的定位。
在微博上,我们可以看到国际金融博物馆有一个很火的读书会活动,陈东升、柳传志、任志强等商界名人都是论坛的座上宾。现在王巍准备推出另一个名为“艺术前沿”的互动活动,目前已经确定了请方力钧做第一讲。王巍希望能把艺术家介绍给金融圈的朋友,在他看来,做金融和做艺术一样都是创造。“多参考艺术家有创造思维的作品,对金融家提高素质有好处”,他这样解释为什么要在金融博物馆做艺术中心。
王巍说自己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人,没有计划经济。所以当谈到计划时,他表现的很坦然:“我是跟着感觉走,只要不违反社会规则,大家认为好我就走,大家都认为不好,就算了。”目前三个博物馆的运营费用每年大概在600万元,“空间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王巍希望博物馆能通过办展览、做活动的方式在三年内自负盈亏。
关于我们更关心的艺术中心未来的发展,除了对金融圈的艺术启蒙外,王巍希望它能成为推动年轻当代艺术家的平台。而对于外界的可能的揣测, “我也不非去证明自己是好人了,让历史来证明吧!我可以提供免费服务,你来不来吧?” 王巍说,这也是他后来一转念决定接受我们这本艺术杂志采访的原因之一。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