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艺术系再添新丁 M21在“多重宇宙”中揭幕

11月21日,上海也披上了一层APEC蓝,原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历经15个月的改造焕然一新,以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简称M21)的身份重装亮相,为民生艺术系再添一位新成员。白色网格外观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夺目,犹如一座白色宫殿。开馆展“多重宇宙”由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民生艺术机构总负责人艾民协同知名策展人李振华共同策划。如果还未来得及去看《超体》或是《星际穿越》,那么可以在 “多重宇宙”里先行体验一回穿越!

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民生艺术机构总负责艾民担任开幕主持

开馆展“多重宇宙”联合策展人李振华在开幕式上发言

如同在CCAA的发言一样,代表参展艺术家讲话的郑国谷(右)这次同样语出惊人,他在谈到自己对民生二十一世纪美术馆名字的理解时,说到“现在的艺术正呈现从符号学向能量学的螺旋上升,是时候跟二十世纪的艺术说再见了!”


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的视屏作品《雷达》,该作品是为M21度身打造,构建了一个渴求细节、精致无憾的完美虚境。长达22米,宽高11.7米的尺度,从视觉到听觉都给观众带来极为震撼的体验


来自日内瓦的艺术家亚历山大.乔利的作品《漂浮的山》,通过一个元素的不断重复,呈现如实验室里不断涌现出的有关形式和不计其数的可能性彼此叠加的效果

aaajiao(徐文恺)的装置作品《枯山水》,用海绵和金属制作而成的“枯山”在螺旋展厅中从内向外盘绕,形成一道独特的山水

沈睿筠将将一间广州西关老房的地面完整地移到展览空间,借助老旧的花地砖再用儿童般的涂鸦延伸出新的绘画


法国艺术家阿哈尔德.费尔纳居用旧金属物件拼接修理而成了200辆微型卡车、坦克,仿佛行进中的军队

郑国谷《了园》的建筑模型,这是他自2000年在广东阳江郊区陆续购置了三万平米土地的造园实践

段建宇的《杀,杀,杀马特NO.5》,从作品名到画面都传递着艺术家一贯的幽默感

当杨振中的两把机械椅子和杨飞云画的宋庆龄“共处一室”,再加上深红色的幕布,便产生了奇妙的剧场化情境


刘辛夷将世界十强的国旗图案分别有序地喷绘在每只握力器上,观众可以使用握力器出力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物理距离,该作品名为《平民邦交》

康海涛有关“夜晚”的绘画《镜中》

胡为一将微小的人物形象设定在交替旋转的轮盘,同时投射在屏幕上,如同命运的不可知

刘广云的影像和装置作品《11071,9600114143公里》,这个长度是艺术家在德国Kempen市的Von Behring街11号和上海巨峰路1589弄210号之间的距离,现场则堆放了11071,9600114143米的电缆


周铁海2006-2009年的油画作品《外交官》

周文中借“意见领袖”表达当下社会阶级紧张与冲突的关系


邬建安的作品《刑天》,在黄铜板上的镂空雕刻似乎传达出某种对神明世界的崇拜

颜磊的《有限艺术项目》从平面延伸到了空间,他在卡塞尔文献展上的画就是在汽车生产流水线上喷出来的,这次流水线上的画也重新换成了车身

马文的《一天四十四个日落》令这个展厅充斥着墨汁味,但黑色的覆盖只会延缓植物的生长,并不会终止生命,绿色的新芽会从黑色中迸发出来

徐渠将一平方米的网球场展示给观众,借助机械的力量,呈现网球在场地中的特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