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烟田 光的旋律

作者:张朝贝 2016年9月14日 专题人物
初识,是在上海同济大学欧洲文化艺术研究院。这位年青的画家给我的印象是:文质彬彬,英俊潇洒,谦逊和蔼,沉默寡言。为申烟田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先要从他在英国学习和生活的一段经历谈起。然后,我们还要顺着画家所经历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个人的艺术修养的熏陶过程,更深入地揭示画家在其作品所试图埋藏和展现的艺术“密码”。
他的作品丰富多彩,形式别具一格,内容多质多元,并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展现了作为“存在之源”的“光”的艺术游戏的可能性,使他的作品不单具有突出的审美效果,还隐含深刻的人类学和哲学本体论意义。在当代中国艺术创作平台上,能够像他那样把艺术创作提升到如此高度,使艺术在超越传统的历险中延伸到尽可能远的程度,值得肯定和赞赏。
《1216》100×100cm 布面油画 2012
《1216》100×100cm 布面油画 2012
光和生命运动的艺术密码
就像其他艺术家那样,艺术作品往往凝缩着艺术家本身的生命奥秘;任何艺术作品,尽管采取非常曲折的艺术形式,都或近或远、或隐或显、或深或浅地展现着一个特定的创作生命体的生存旅途的变异历程及其复杂性,包含着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性、潜在性、偶然性和机遇性。一位艺术家究竟能够以何种艺术手段或形式表现其生命密码,不仅是考察艺术家本身的艺术造诣的深度和熟练性,展现其艺术创作的特殊风格,而且也检验其对自身生命的体验以及对艺术创造的独特见地的重要指标。这是由多方向和多维度的时空结构交错形成的象征性生命体的结晶,它往往以特殊的“密码”渗透到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同时又以多种形式通过作品的展览而隐约地显现出来,给予观赏者以沁人肺腑的独一无二的审美感。
申烟田的作品,展现了不同颜色的流动延展性及其相互交错和相互渗透的博弈游戏,表现出世界各种事物的多样性存在的光波运动的原始基础,也突出地揭示了世界之美及其内在光源变化的深刻关系。在他的作品中,观赏者还可以体察到多种颜色的千变万化的流向及其潜在能量;也可以发现各种流变中的色彩之间的相互制约,透视出其中所浓缩的运动变化密码,以醉人的旋律吸引着观赏者的目光,似乎在冥冥之中,以魔术般的魅力,不知不觉地引导人们走向无穷的多维时空,尽情地在想象的多彩多姿的国度中展翅翱翔,享受艺术审美所带来的愉悦感。
《0914》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9
《0914》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9
《1001》200×100cm 布面油画 2010
《1001》200×100cm 布面油画 2010
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和艺术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在他的《艺术的规则》指出:一切艺术作品都隐含了作者本人在创作过程掩藏在其线条颜色的变化中的特种“密码”,这些“密码”集中作者本人创作生命经验的精华及其特有风格。也许,作者并不意识到或辨识不出作品中所固有的“密码”,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创作中究竟遵循什么密码,但“密码”却像“看不见的黑手”那样,不依作者的主观意志而顽强地引导着作者的每一刀、每一笔、每一个动作和思路,直至作品完工为止。这个具有一定程度的神秘性的“密码”,既是引导作品创作的不可见的逻辑,又是对作品进行解构和诠释的根据。
当代德国著名艺术家基弗(Anselm Kiefer),在法国举办画展接见记者访问时,记者曾经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深刻问题:艺术作品是否可以理解为“艺术家的自我画像”(autoportrait)?
基弗的回答是深刻的和意味深长的。基弗指出:“把作品理解为艺术家的自我画像,这是很难说明的。关键在于:我是完完全全生活在幻想中、并通过幻想而生活的一个人,因为我不能只从一个方向来看世界。为了生存下来,我必须创造一个方向,这就是我的艺术。具体地说,我是在垂直和水平两条线相交叉的那一点上,即在历史的、地质学的和天体运动的多种线条相交叉的地方创造出我的方向和我的意义;我必须随时能够在这些线条相遭遇和相互接触的地方。此外,还存在各种波,包括各种光波、红外线波、加玛射线波以及其他各种几乎不可见的波。它们的存在是非常确定的。我认为:艺术家的任务,应该是使它们在艺术领域中转变成为可见的。”
《1004》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0
《1004》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0
《1016》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0
《1016》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0
基弗对他自己的作品的诠释,几乎适用于申烟田的作品。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把世界、甚至是整个宇宙中看不见的“波”及其交叉点,通过艺术形式“转变成可见的”,转变成人们可以隐约意识到的“存在”。但是,艺术家不同于哲学家和科学家,并不直接在自己的作品中,以概念或真理的形式,论述他所理解的世界和其他存在,而是发挥艺术家的独特艺术技巧,通过特有的线条、色彩及其巧妙游戏过程,表达艺术家自己对世界、宇宙以及生活的看法,并由此揭示他所看到和观察到的世界的审美图像,同时阐述他个人所独有的艺术见解,用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语言,表现他心目中的世界,也由此触动观赏者的思想情感,推动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以及自己的生活。
艺术家通过其长期的创作实践,慢慢地形成了具有双向交错运动的艺术和生命密码系统,一方面不断地在创作的反复实践中,实现其内在化和外在化的双向运动,使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世界日益环绕着其独有的创造密码系统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又通过创造实践本身,使原有的密码日益巩固和日益复杂化、多层次化和多质化,推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风格精益求精,日益熟练,像浴火重生的金凤凰那样,越燃烧越明亮,修炼出独家固有的绝技。在创作的道路上施展其最大限度的能量和影响。
《0909》 800×150cm 布面油画 2009
《0909》 800×150cm 布面油画 2009
《1101》60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1101》60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光和艺术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光的艺术语言和生命的艺术语言的交叉、重叠和融合是存在多种可能方案。当代艺术家究竟能从中吸取多大的创造启示,端看艺术家本身对光和对生命的运动逻辑的掌握深度。对于艺术家而言,掌握光和艺术以及生命本身的运动逻辑,关键是恰当地拿捏“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的复杂多变关系。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尤其需要把握视觉中的光的效果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技巧。
申烟田从事绘画以来,把修炼的精力集中在画布上的光的游戏技巧,通过画笔的轻重运作及其调匀色彩的能力,表现光的亮度在可见性和不可见性之间的隐现程度及其转变可能性,既画出已经显示的不同亮度及其色彩结构,又展现从可见性向不可见性,或从不可见性向可见性潜伏转化的未来前景。他在解释其作品时强调:光是最敏感和最灵活的力量,它就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力”或“能量”。
《1102》60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1102》60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简言之,“光”能做出一切,也可以转化成一切?;反过来,光也可以毁灭一切。这虽然为艺术创作增加难度,但又恰恰为创作提供更大维度,为创作提供更大的时空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实,可见性与不可见性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多种可能性,正是光本身的无穷创造生命力的表现,也是艺术家从中获得启示的无限灵活发挥积极性的创作平台。
为了展现可见性与不可见性之间的艺术游戏的审美魅力,申烟田有时有意识地集中展现以黄色为主要颜色的光运变化轨迹,有时又集中展现以绿色或蓝色为主要色调的审美效果,使他的作品在不同的时期,显示出多元多样的布局。
不仅如此,申烟田还试图把他对光的运动游戏的艺术语言的理解,引申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展开。最近以来,他对我说,他打算用更大篇幅的多连环的画布系列,把光的运动的复杂性和可能性,展现成带有更复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结网络。这样一来,同他的前期作品相比,申烟田近期作品更富有深度,也展现更辽阔的纵横伸缩维度,从而把光的运动与世界、生命以及艺术本身的创作可能性的关系,延伸到更有立体感和运动感的时空。申烟田的作品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总结和发展了抽象画的成果。
《1201》80×90cm 布面油画 2012
《1201》80×90cm 布面油画 2012
当代艺术的重要使命,就是要突破传统艺术的各种形式、规则和技巧的限制,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和最新文化的卓越成果,把艺术创作的重点,集中在表现“可见性”与“不可见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使艺术创作彻底改变传统艺术的“模仿性”及其形式的框架,把艺术家自身生命内部长期积累而浓缩在内心深处的对于世界和对于生命的深刻体验,通过介于“可见”和“不可见”的视觉图像的展现,在美术作品中显现出来,以便让展现出的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家自身的艺术生命的延伸平台,也成为艺术家与观赏者的生命进行活生生的对话的中介,成为未来可能的世界和各种可能的生命进行复兴(ranaissance)的充满活力的场域,使作品由此也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以及文化生命的重建过程中去,并反过来又成为艺术家和艺术观赏者进行自我反思和生命更新的珍贵机遇,归根结底,使艺术创作成为推动世界和文化重建的重要力量,成为艺术向其自身进行永恒审美批判的基础条件。
因此,当代艺术作品往往不满足于可见的和有形的空间的形式,也不满足于可见的颜色差异和各种形象图式,更不容忍将艺术归结为“审美或品味的对象”,而是把它们仅仅作为表现的手段,作为艺术家生命的展现场所,也作为艺术家参与改造世界事业的必要手段,在形象和抽象的图像之间,反复选择和拿捏较好的可能性,突出显示艺术家生命中不断变化、充满激情和欲望的无底内心世界的神秘结构及其难以捉摸的创新动向,同时也展现世界和宇宙本身的内在不可见性质。
《1202》 100×100cm 布面油画 2012
《1202》 100×100cm 布面油画 2012
当代艺术试图在其创造中展现艺术本身对当代世界的干预和介入,尽情舒展怀抱和追求无止尽审美理念的艺术家对其自身的创作生命的超越渴望和诉求,同时又让观赏者在每一个艺术作品面前,同样激荡起对生命创造的冲动。这样一来,艺术并不是单纯鉴赏的对象,而是人类重建世界文化的重要手段。
所以,真正的当代艺术作品,永远都是“未完成的”,甚至也是无形体和无形象的,都是有待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化的再次创作的可重复的起点。因此,当代艺术家不可能使自己的创作活动停止在展现出来的作品中。
在观赏者面前的艺术作品,由此也自然地“成为了问题”;它向艺术家自己,也向艺术观赏者,提出了问题,同时又使被提出的问题成为可伸缩的“悬案”,成为未来创造的可能启示。艺术就这样被卷入到艺术家自己和艺术观赏者之间的活泼对话的永恒回归的洪流中,成为他们探索未来的富有魅力的创造想象的可能空间,也成为世界本身在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进行反复循环的充满张力进行不断更新的通道。
艺术,这样一来,成为各种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充满激情的对话的回旋场所,也成为“看不见”的“过去”和“未来”的或快或慢的“在场”重复和“即席”表演的浪漫场所。
《1203》70×90cm 布面油画 2012
《1203》70×90cm 布面油画 2012
当代艺术创作的中心,就是活生生地展现“即席在场”的生命自身的创造精神及其追求向内和向外的无止尽的超越性,表现生命和世界运动的自由本质,实现福柯所说的那种对于“关怀自身”的最大限度的实践。
同时,当代艺术要生动地展现生命对审美性的追求的实际情怀、意志、思想及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及其潜在能力。
果如此,艺术便在当代艺术中真正达到中国传统艺术所一贯追求的“诗情画意”和“出神入化”的卓越境界,西方艺术有可能由此与东方艺术相会合,而艺术与哲学也有可能实现其交叉重叠和互为补充的理想目标。
《1501》150×200cm 布面油画 2015
《1501》150×200cm 布面油画 2015
申烟田的作品为当代艺术创造开辟了新的视野,他以独创的光波运动为主题,并以光在运动中的色彩变化为主导,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形象化、形式化及线条化的限制,把艺术变成“无形”与“有形”之间进行永恒转换的创作游戏。
中国新一代艺术家一再地以其大刀阔斧的勇敢气魄和不拘一格的创造风格,冲破传统艺术的藩篱,拓辟广阔的艺术创作的崭新领域。这不仅直接推动我国艺术创作的繁荣,而且也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创造活动的发展。
艺术始终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命运息息相关,两者之间在人类历史上紧密地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构成人类文化创造事业的重要基础。翻阅先进国家的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艺术创造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简单回顾西方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显而易见,艺术的创造和复兴是社会发展的先锋: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发展,艺术始终成为文化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酵母;它往往以最敏感的力量,先是站在历史的前锋,接着总是以积极的崭新视野开拓发展的地平线。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平台上,青年画家申烟田的作品,以其变炫无穷的画意诗情,不但创造出充满魅力的艺术创作范例,而且也向观赏者提供再创造的无限想象空间,使艺术本身真正成为创造的动力源泉。
(文:高宣扬 旅法艺术品评论家、上海同济大学欧洲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申烟田画展简历:
1999年    
举办申烟田抽象油画展 布莱顿(英国)
2000年    
举办申烟田画展 纽约(美国)
2001年    
举办申烟田油画展 东京(日本)
2002年    
举办申烟田画展 悉尼(澳大利亚)
2009年    
参加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 北京(中国)
2010年    
参加亚洲艺术博览会 北京(中国)
举办流光溢彩申烟田画展 北京(中国)
参加“暧暧依依中法艺术家提名展” 北京(中国)
2011年    
举办《色形无象——申烟田2011秋季油画展》 北京(中国)
2012年    
参加《“物外之象”抽象绘画展》 北京(中国)
2014年
参加上海画廊博览会(上海)
参加“物色”中国抽象艺术案例展(北京)
参加2014青年艺术家计划展览(北京)
2015年
参加艺术北京博览会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