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作者:张朝贝 2019年4月8日 专题话题
和很多个开年一样,2019年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一样的是3月份的节奏,蓄势待发的画廊周北京、上海艺术24小时和月底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以下简写为香港巴塞尔);也正是从香港巴塞尔开始,画廊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艺博会征程。而自2018年经济不景气为艺术圈带来的阴霾,到了2019年似乎仍未散去。作为艺术行业首当其冲的角色,画廊们该如何应对新的一年?如何举办叫好又叫座的展览?如何选择逐渐增多的艺博会?如何应对当下经济形势?我们和15位画廊主聊了聊。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 画廊处于艺术圈的水深火热中

不过,2019年的3月又是不一样的。15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办的TEFAF欧洲艺术博览会上发布了一份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艺术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目前所面临的情况,不仅仅是经济放缓带来的市场暴跌,还有西方当代艺术对那些没有高端西方画廊代理的中国艺术家份额的持续蚕食。而中国藏家在国际艺博会上日益浓厚的购买兴趣,也让中国当代艺术画廊如临大敌,这些趋势最终指向了西方的大获全胜。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在为香港巴塞尔摩拳擦掌之前,北京的画廊们已然开始了3月份的预热工作。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看来,3月份是艺术行业新一年的开始,新一届画廊周北京前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北京的两个空间呈现了陈彧君的大型个展。除此之外,曼谷空间做的是东南亚艺术家群展,香港空间在巴塞尔期间会推出国外“70后”艺术家阿岱尔 · 阿贝德赛梅的个展,所有的工作都在向前推进。
郑林谈道,“作为画廊,我们处于艺术圈的水深火热中,重要的是你怎么做展览,市场买不买单,经费能不能扛得住。在香港巴塞尔之前,是即将到来的画廊周北京,展览的好坏和销售的回报需要新的一年来验证和反馈,这不是预测,而是实际的考验。”他对新一年即将开始的销售之战似乎并不感到担忧:“2019年,我们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具体的状态怎么样,和画廊怎么运作有很大关系。我们在北京、曼谷和香港拥有四个空间,形象更立体,结构更清晰,即便东边不亮西边亮,互相之间还是能够平衡的。至于博览会,我们也会在香港巴塞尔带去不错的艺术家,但实际没有考虑能卖多少钱,博览会的确是销售和认识新藏家的好平台,但如果抱太强烈的目的,也会有失望。”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2019年的艺术行业环境如何?又该如何应对?玉兰堂画廊负责人伍劲谈道,“2018年整体对画廊来说并不是特别景气的年份。上半年的整体感受还可以,但是下半年的大环境,包括贸易战等各种因素,对艺术品交易都不是很有利。2019年画廊想要摆脱大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能的,但从宏观上看,政府通过降税、扩大流动性来盘活经济,我觉得画廊可以做的事情还是有的。”
对于玉兰堂来说,艺术家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年轻艺术家,当宏观环境不好的时候我感觉年轻艺术家这块会更辛苦,因为大家对年轻人的作品总是一种可买可不买的观望态度;另一部分,对于成熟艺术家的要求也更高,必须有更杰出的作品出现,否则市场也会保持观望。”
伍劲说道,“所以要战胜外部环境的衰退,只有自己更加努力。不仅仅是画廊,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要面临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这在之前不是这样的。现在国际画廊兵临城下,竞争升级。另外,我们会在新的媒材上给一些艺术家一些建议,引入新的技术上的合作伙伴。这方面我不想展开来讲,但下半年可以看到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进展。”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在今格空间负责人蒋伟看来,“画廊面对的挑战从来没有改变过,中国当代艺术行业面临很多问题,各项运营成本的不断升高……诸如此类,我并不觉得2019年有什么太大不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做好画廊的展览,为艺术家和收藏家做更好的服务。”新的一年,今格空间会持续推出5档展览,博览会方面则趋于保守一些。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而在经济下行的时期,光是做好展览还不够。正如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所说,“因为整体经济低迷,与其他行业一样,2019年画廊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资本的流动性减弱,对处于产业链下游的艺术市场来说,绝非一个好消息。同时也会影响市场的收藏和交易信心。”而应对非常时期,除了一如既往地推出艺术家和展览项目,还需要“比以往更加用心”。夏季风表示,“新一年的艺博会,蜂巢还是会继续积极参与,希望借此提振自身以及行业整体的信心。”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无论如何,2019年的经济下行,相比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应该是小巫见大巫了,因此成立于2008年的艾米李画廊并不恐慌。画廊创始人李颖Amy谈道,“大家都在谈论2019年市场严峻的状况,艾米李画廊其实也没有特意为此做特别的调整,画廊按照正常的轨道进行中,反而更加注重深度挖掘艺术家,呈现和梳理更好的展览。2008年画廊创立时几乎是最难的时刻,现在说市场不好,我们更需要坚持,在难的时候,很多方面可能需要比市场好的时候做得更加细致。”
在她看来,“不管面对怎样的大环境,永远让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有希望!”

▶ 非常时期要更加用心,也要更有信心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不过即便艺术市场不景气,高单价艺术作品的买卖仍在持续进行,这让来自台湾的大未来林舍画廊负责人林岱蔚仍然乐观,“我认为艺术市场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好的艺术作品。”而在不久前《Hi艺术》的一篇采访中,卓纳画廊亚洲总监许宇也坦言:“艺术圈本来是一个很小的一个圈子,没有必要整天去传播负面的思维模式。市场明明在往前走,把市场拉下来的,或者说让人失去信心的,很多都是我们行业自己传播出来的‘寒冬来了’。”
林岱蔚谈道,“大未来林舍画廊延续过往一以贯之的信念,持续梳理华人美学的精神脉络与价值认同,展出华人现代前辈艺术家展览,并策划当代性联展,探讨更多元的文化思考。年底将举办台湾中坚辈代表艺术家郭维国及大陆‘80后’最受瞩目艺术家赵赵的个展,并编撰出版合作艺术家的画册全集。2019年画廊亦持续参与香港巴塞尔以及北京、上海、台北等地的(国际)艺术博览会,相信今年仍是充满机会的一年。”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在艺·凯旋画廊负责人李兰芳看来,“2019年确实是画廊比较严峻的时期,但对于很多画廊也是转折和开拓的时机。因为从政策方面讲,国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明显增大,而且画廊也不再是多年前那种单调的模式,事实上从2008年以来,中国的本土画廊一直在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当然也导致很多画廊正常地开开关关。艺术行业是具有一定门槛的,画廊既然是商业机构,就需要做好宣传、推广和销售,踏踏踏实实地做画廊该做的事,作为推广艺术家的场所,就应该推出好的作品给藏家。”
李兰芳表示,“2019年我们有一些不一样的计划,希望展览做得活泼一点,博览会方面坚持已有的参加数量和规模。随着在博览会上客群的扩大,我们还要继续代理好中青年艺术家,严谨、认真地寻找。”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对于大陆之外的画廊来说,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下行的问题。在北京设有空间的麦勒画廊,有很大一部分挑战来自政治、经济环境的限制,“比如中美最近掀起的贸易战,很多国家开始设立贸易壁垒,这显然会让我们的经营更为艰难。”
麦勒画廊联合总监小麦认为,“我一直坚信,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是催生艺术创新的最主要的源动力。回顾历史,你会发现,20世纪初欧洲的当代艺术对美国也产生了影响,美国当代艺术也随之变得更加活跃。这一切的产生都是因为国际性的交流。不管对于藏家、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还是媒体,我们希望能告诉他们开放交流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我们在做什么,追求什么,我们希望能更响亮地传达我们的信息。幸运的是,有很多人和我们志同道合。”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或许正是置身于庐山之外,他们对市场的看法更为冷静。墨斋Ink Studio总监余国梁Craig表示,“中国的当代艺术生态一直与世界其他地方非常不同。也许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太少的美术馆、博物馆和太少的收藏家关注艺术的内在价值;太少的人从事这样一份长期而辛苦的工作,并能够深刻而真实地了解艺术在个人成长和历史社会文化方面的价值。相反,我们却在思考如何在短期内变得更有影响力,如何出名,以及如何赚更多的钱。”
余国梁坦言,中国的艺术生态系统需要更强大的结构、更清晰的边界和更多的道德行为体,才能取得长期的成功。他认为,“中国的艺术生态系统最终是如何构建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划出界限,并为道德行为设定指导方针,虽然不必像西方那样。例如,在西方,公共机构和私人画廊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 没有比“按部就班专心做事”更好的应对方案了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尽管和过去的每一年一样,2019年几乎令所有画廊感到充满挑战,但对于来自上海的Vanguard画廊来说又多了一层意义:这一年,画廊正好15周岁。(虽然在ART021、北京当代等国内多个重要博览会中常常能瞥见它的身影,但是这个信息仍然令我稍感惊讶。)饶是如此,Vanguard画廊认为,“我们并没有因为走过了这么多年就衣食无忧了,依然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Vanguard画廊负责人李力称,“怎么能在一定的品质上向前推进,应该是我们一直面对的课题,也可以说是挑战,因为每个时期周边的环境都在发生着快速的改变,可能也没有比‘按部就班专心做事’更好的应对方案了。今年我们在画廊里有5个展览,两个群展和3个个展,还会有几个博览会。展览中会有新面孔出现,我自己也非常期待。(2019年)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能一步步完成,不愧对光阴。”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然而,七木空间的创始人孙爱思似乎并不觉得2019年存在挑战。自2016年成立以来,七木空间才走过了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是这间位于北京宋庄的画廊却找到了另一种新的玩法。“它从设置初衷就没有按照惯例去走,反倒是经历了两年的实践,七木空间对自己的内在动力越发清晰明确。七木空间比较关注具体工作在具体的环境中的处理,我们缘何于此;艺术家于我们的时代以及作为一个展览展示平台,我们如何把握和控制具备时代语言的工作方法。”
七木的画廊空间位于艺术家郑路的工作室一隅,算是具有商业模式非替代性空间。孙爱思不急不徐地谈道,“虽然运营空间的费用今年涨了很多,但对艺术家和展览的信心可以让七木空间怡然自得。选择做这样一种艺术空间,对价值的追求是它永动的内核。七木空间今年将呈现艺术家张移北、郑路个展,以及两个关于宋庄的艺术家群展。博览会目前确认的有1个,其他的还在准备过程中。”
另一间比七木空间还年轻半岁的单行道画廊,位于草场地艺术区香格纳画廊的隔壁。进入当代艺术行业一年半以来,推出了多场极具实验性与趣味性的展览项目。
因为缺乏固定模式的展览经验,也恰恰让画廊有机会尝试与不同类型的艺术家进行合作,在画廊负责人娟子看来,“我们始终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在做事情。” 2019年,单行道画廊即将搬离草场地。娟子表示,“一方面是因为租金的压力,一方面公司作为商业机构也有其他业务上的拓展。不过,我们每年仍会固定推出一两档具有实验性的展览。”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即便是搬去郊区的位置,画廊们或许也不必担心。位于北京顺义别墅区内的新氧艺O2art,因为距离艺术家、藏家住所更近,周末活动开幕时也成为热闹的交流场所。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减少了租金上的开销,一方面空间也足够稳定。新氧艺O2art负责人蔡文娟表示,“空间的定位很清晰,主要是做个人项目的展览,每次作品不多,大部分价格不贵。如果我们想做到收支平衡,相对有控制的成本会缓解销售的压力,能够有条件让展览呈现出好的效果和清晰的理念。”
蔡文娟的生意经很简单,也很乐观:“其实不能说艺术行业火爆就是环境好,经济下行就应该悲观。困难是常态,在常态下艺术创作者和从业人员的心态会扎实,投机的得失心少。也许坚持下来,会出好的作品、展览,大家能从逆境中受惠。所以不存在不作为,所有的事情照做。会相对节约一些开支,大家都在心态上做好调整,更适应当下的状况。”

▶ 或许不值一提,而又不得不提的销售问题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2018年,单行道画廊参加了影像上海艺博会,目前仍在争取2019年在博览会中更多亮相的机会。正如这一年轻的画廊在艺术商业上的试探,建立稳定的收藏家群体、顺利达成销售,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画廊的成熟程度。在Tabula Rasa画廊联合创始人刘亦嫄看来,2019年的挑战仍是“如何扩大买家群体,博览会的销售会持续下滑”。据了解,Tabula Rasa画廊将于2019年首次征战香港巴塞尔。
刘亦嫄的对策是通过扩大当代艺术的购买人群和爱好者,希望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去接触和覆盖更多人群,“包括我和胡湖开设的艺术播客节目《艺术有读》,就是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对艺术产生兴趣,同时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2019年,我们还开展了新的艺术顾问业务,专门为商业空间植入艺术项目,首个项目和全新影院品牌ACE影院合作,未来将会不定期更换展览项目。画廊展览方面,我们要放慢脚步做更加精致和认真的展览,并保证每个展览都有相关的出版物。博览会方面,其实今年已经确认的博览会已经有5个了,以现在的人员配置,工作量已经完全饱和了。”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候鸟空间凭借着另一套生存法则,销售成绩似乎反而更加乐观。“大的经济环境肯定是不乐观的,其实2018年下半年我们的销售就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也因为我们这段时间对客户的培养,在市场上努力的推进,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来看,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这与其清晰的自我定位不无关联,候鸟空间创始人卢玫谈道,“市场定位比较准确的年轻艺术家推进得都非常顺利;相对来说,针对成熟藏家的大单可能受的影响更大,会比较差。”
除了在北京的空间,候鸟空间在德国的空间,已经在当地扎根将近五年的时间,“候鸟的定位本来就是刚刚进入市场的年轻艺术家,大多数拥有海外教育背景,或者是适合海外市场的中国艺术家。我们也会推荐一些有潜质的艺术家回国内的市场,这些艺术家比较贴近我们的客户群体,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能够适合市场的规模,销售一直非常稳定。我对候鸟空间艺术家的市场拓展非常有信心。”
新一年市场征战启程,画廊们打算如何应对?
我突然想起来曾在西岸艺博会上看到广州画廊的展位,其联合创始人林奥劼曾表示画廊合作艺术家都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不过在博览会现场看到那些有趣的作品,也不免为其销售而担忧。谈论到2019年所面临的挑战,林奥劼表示,“对于我们画廊来说还是本土销售问题。”
这也正是大多数画廊需要进行的平衡。随着画廊周北京、上海艺术24小时和香港巴塞尔的逼近,2019年这场硬仗终于还是要来。画廊们需要做的,或许正如大多数嘉宾所提到的那样:努力,努力,以及比以往更加努力。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