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林 心之所向,顺势而为

作者: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2年7月8日 专题人物
怎么说呢?他是个顺时顺势而走的人。他“敏感”,二十年前,挥洒笔墨,纵情文艺;他“敏锐”,二十年后,笃信励志,纵横商场。从典当行到拍卖公司再到艺术机构,从海南到北京再到巴黎,作为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的领航人,沈桂林期望为中国艺术做一个好的推广人。
文人情怀新翻一页

沈桂林起家是从典当行开始的,十几年做下来在业界积累了足够的知名度。从典当行到拍卖公司,其实是一种很自然的过渡,典当总会涉及到一些积压的物件,与其送到别的拍卖行,倒不如索性自己来运作。

而在拍卖公司的经营中加入艺术品拍卖,对沈桂林来说,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朋友推荐做艺术品拍卖时,他想到了自己对艺术的喜爱,对文学和诗歌曾有过的痴迷,甚至自己刚下海时是因为自己的一本诗集才有的第一份工作。出于这样一种情怀,2007年,沈的泰达拍卖有限公司有了第一场艺术品拍卖。

回忆起来,沈感到很激动:“没想到一拍,拍得很成功,在海南很少有人拍,而且都不太成功。但我们那次的现场来了上千人,人气一点不亚于北京拍卖场上的人山人海。虽然成交额不能拿来和北京的拍卖行比,但海南的市场毕竟小,当时状况还是很壮观的。”

有了这样一次试验之后,沈的艺术品拍卖就顺当地做了起来,他思路很清晰,受地域和市场的限制,在艺术门类上没有过多地细分,就是综合性的每年筹备一场。沈表示,他的拍卖公司其实在固定资产拍卖上做得很好,但他很明白做艺术品拍卖一方面不断地积累了经验,且成交额在逐年递增;另一方面也很快地为公司提升了知名度,增加品牌效益。

艺术可不是擦边球

但沈桂林和艺术的摩擦可不仅此而已。2007年,他在乘坐飞机的途中看到一篇名为《外国文化机构抢滩中国》的文章,这带给他很大触动。他觉得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增长了,而文化这件事情却没有跟上。尤其回到海南后,他发现海南的画院条件非常简陋,他感觉这不能代表海南艺术展馆的形象。对比外国文化机构在中国文化市场上的动作,他感觉“作为一个华夏子孙,炎黄子孙,有这个义务来做这样的文化推动”。

于是2007年时,沈桂林在海南创办了美丽道画苑。说到“美丽道”这个名字,总给人误解,也有人建议换名字,但沈对“美丽道”有他的理解和美好的寓意,他觉得品牌是需要自己去打造的,“做什么定位什么,我们现在的定位就是把它做成一个艺术机构”。

五年走下来,美丽道在海南已经变得家喻户晓,几乎一提“美丽道”当地人就会想到沈桂林。在海南地区,它是最大、最好、最高雅的画廊,而美丽道举办的近一百多场包括展览、沙龙、诗歌朗诵会等很中国式的活动,也收获业界人士和当地政府的认可和好评。海南并没有美术馆,美丽道的存在就相当于一家民营美术馆,同时又承担着很多的社会功能,正因为此,“美丽道画苑”成为了中国文化部评选的第一批“诚信画廊”之一。伴随着艺术品事业上的成功而来的,是沈桂林个人的社会职务的增加,现在的他是海南省拍卖行业协会会长,也是海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下一步可能还是海南总商会的副主席,但他觉得这些并不是核心,“关键是我自己想做的事业。”

扛旗人的理想图

出于发展的考虑,沈桂林在2010年时将美丽道带入北京,机构名字改为“美丽道艺术机构”。选择北京,是因为他发现很多的顶尖的资源在北京,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都在北京,并且北京拥有广阔的艺术市场前景。不过两年的时间,沈桂林又将美丽道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六月,美丽道艺术机构以一场盛大的“面觑•侧隐——郭润文、陈子君油画展”宣告了新馆的开幕,并且在画廊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了集艺术俱乐部、连锁画廊和艺术基金三位一体的艺术机构新模式。

听沈桂林讲述展厅面积达两千多平的新馆,很难不受其对新馆的满足感的感染。他总觉得画廊应该是这样的,有足够的空间能够把客人留住。“以俱乐部的形式,提供一个高品位、温馨、高雅的场所,让藏家、艺术爱好者可以休息、交流互动。”他觉得把客人留住,留住之后才可能有商机。当然,对他而言,引入俱乐部模式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虽是尝试,作为投资人的他信心很足。一贯地好人缘让他在多年的从商经历中积攒了深厚的人脉资源。而在画廊的经营上,他认为定位准确,有好的运营团队和专家顾问团,大可放手去做。“我作为投资人和老板,我可能没有更多的精力,我可能有其他行业和产业要做,但是我要请这个行业里面最专业的人士来做,他们的建议很重要。”他深信投身文化艺术的推广工作正符合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沈透露,未来三到五年内,美丽道的团队还要在中国的其他城市乃至法国、美国,陆续打造规模相当连锁画廊机构,在不段地摸索中寻找一种好的经营模式和运营模式,最终推动公司的上市。

眼下,美丽道正在巴黎筹建一个新的分支机构,选址初步定在了奥赛美术馆的旁边。沈期望为艺术家提供这样一个窗口,能够将中国的艺术推广到国际上,真正让世界大众接受。“我们艺术机构与别的艺术机构不同的地方在于,可能我们的目标在更远,更高的地方。怎么说呢?让艺术改变生活,让文化创造价值,这是我们推行的理念或者说终极目标。”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