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电视台 在真实世界中制造虚拟情境

三线电视台工作人员:曹澍、易连、张海深
三线电视台,是由杭州艺术家曹澍、易连、张海深三人联合成立的一个多元艺术活动主体,旨在建立一个属于艺术家自己的发声系统。大家一起群策群力,运用群智慧共同策划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和制作系列剧集。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三线TV”上有一档栏目“推推看”定期推介并放映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和影像艺术项目。正在制作的系列短剧《不撸成名》成为主打品牌蔓延成势。我们可以把三线电视台看成是一个电视台、一位艺术家、一件作品,甚至是一个当代艺术语言的开发平台

三线电视台台标(设计师:柯曼)

《地球大逃亡》直播现场
从成立到现在的半年时间里,三线电视台的节目基本都是围绕着转塘这个地区发生的。转塘地处杭州西南郊,是中国美术学院最大校区的所在地,也是原住民、艺术家与美院学生共同生活的地区。在城乡交融的文化、城市化的发展和当代艺术共同的作用下,转塘变成了一个奇幻的新世界。各种语境在这里重叠,催生出了在艺术家的视角中中国此时此刻各种正在行进中的事件的缩影。三线电视台不断把转塘虚构、架空、拆散、重组,在真实的世界中制造一个虚拟的情境,又从这个虚拟的情境里虚拟出的新闻中重现真实。就像他们自己所说,为一线城市的一线人民呈现三线城市三线人民的景观社会。
在媒介消费时代,信息有效性的保质期都非常短,一个事件从发酵到最终被消费的媒介生命周期往往只有几十个小时,所以多数情况下三线电视台的节目从策划到上线通常也都只有一两天的时间,并用现在传播效率最高的微信进行传播。三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艺术家,在三线电视台发挥着各自的专长,在开放互动的框架下,定期与不同类型、有创造力的各界人才展开合作。

《艺术家拘留项目》剧照

《驻美办事处》剧照

《国际撤展人》剧照
半野艺舍=半野 曹澍=曹 易连=易 张海深=张
半野:为什么要用电视台的叙事手段去反映当代艺术的问题?
曹:因为内容在某一个框架里面可能会无效,但是如果在电视台这样一个结构里一个非常平常的东西突然置换到这样一个媒介结构里,他就会有效。
张:刚好我们是三线,三线这个词本身就有这种意思,和一线、二线不一样,刚好三线的语境和当代艺术的语境契合,是更有意思的东西。
半野:三线电视台从成立到现在有哪些节目达到了你们的阴谋?
易:你做了东西才能解释他的壳,就像画素描,开始就是一个模糊的东西,画的越久越清晰。我们的愿景和预谋,很多时候都是未知的。
半野:三线电视台有理论法则作为依据么?
曹:没有理论法则。
张:各个方向都有可能,飘忽不定。
易:这是个实验的项目,就是让他生长。
半野: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三线电视台。
曹:三线最早的框架最早还是挪用了现在社会不是那么合理的一些东西,比如存在机制、用人机制、包括媒体,这些结构都有他的问题所在,我们就挪用这些结构让他们在某一个节点上成立,用这个姿态就特别自然轻松。
易:要把我们和小组区分开,千万不要认为我们三个就是三线电视台,我们希望他是一个架子 大家来搭。

三线电视台被追债现场

【半野艺术家地图项目】
旨在使外部世界了解杭州当地艺术家创作和生活状态,同时也让本地艺术家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碰撞出火花。这个平台通过对艺术家的深度访谈,梳理出杭州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力图创造一个开放、自由、专业的交流空间,从而促进艺术家积极创作与互动。我们将试图通过此项目,吸引更多艺术家来杭州创作与交流,令杭州的艺术环境更加多元,促使本地的艺术生态趋于完善。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持续介绍创作和生活在杭州的当代艺术家群体,逐步为外界绘制出一个清晰、客观和面貌一新的艺术家生态地图。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持续介绍创作和生活在杭州的当代艺术家群体,逐步为外界绘制出一个清晰、客观和面貌一新的艺术家生态地图。
http://v.qq.com/boke/page/f/q/7/f0140o91rq7.html
三线电视台访谈视频,请在wifi环境中观看
三线电视台访谈视频,请在wifi环境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