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作者:朝贝、浩文 2019年10月15日 专题话题
无论人们如何评价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充满争议的艺术创作履历,很多人对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这个热衷于色情、体液和神话、寓言的艺术家,9月底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堡垒”开幕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他在中国的第一次大型个展。从马修·巴尼早在1990年代就曾隔空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算起,这次展览亮相“迟到”了20多年。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圈会如何回望他的创作、市场以及这次展览?我们邀请了10位资深嘉宾聊了聊。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马修·巴尼:堡垒”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马修·巴尼:堡垒”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田 霏 宇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
可能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做马修·巴尼的展览,因为它和上一个展览毕加索大展有着完全不同的美学和创作倾向。其实早在1990年代末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进程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一批中国艺术家对马修·巴尼的创作非常感兴趣,包括以邱志杰、刘韡、杨福东、蒋志为核心的后感性艺术家,以及像陈劭雄这样刚开始进行影像探索的艺术家,那时候马修·巴尼已经开始活跃于艺坛上,成为不可遗漏的声音。
说到马修·巴尼在中国的亮相,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也是开始显露国际野心的一届)中,就有一件他的电影作品。在过去20年里,他的创作风格实际上也有很大的改变,他的创作始终以计划的方式进行,这些计划非常庞杂。这次在尤伦斯的展览也是,他不是一个综合的回顾性展览,而是一个具体的创作计划,他脑海中的想法形成了电影,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又形成了展览中的雕塑。这个计划涵盖了他的一切创作手段,从电影到手稿,从雕塑到刻画和学术研究等等。(根据2019年9月27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马修·巴尼:堡垒”发布会现场录音整理)

周 颖
ART021艺术总监,执委会委员
“马修·巴尼:堡垒”开展之前朋友圈已经开始刷爆,UCCA特地为由艺术家撰写并执导的电影《堡垒》搭建了质量相当的临时影院。放映大字幕中致谢“耶鲁大学美术馆策划,珍妮特(Janet)、西蒙·布拉金基金与罗伯特·莱曼(1913)慈善基金会促成”,展览还有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学院美术馆馆长、耶鲁大学美术馆前高级副馆长及小西摩·H·诺克斯(Seymour.H.Knox Jr)现当代艺术策展人帕米拉·弗兰克斯组织策划的加持。
展前马修·巴尼本人及其工作室团队已经在北京奋战了10天,两个实力雄厚的欧美画廊——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和伦敦赛迪HQ画廊分别派遣了画廊大总监、艺术家联络员和销售总监来京助阵。画廊看好大中华区是一个极具潜力和实力的市场,同时也能感受到销售总监们的“亚历山大”,并迫切希望此行能够建立和认识中国藏家。面对今天的艺术市场投入不一定有产出、不投入就一定没产出的局面,在我们一天到晚还在讨论贸易摩擦、文化话语权、全球化策略和画廊代理了多少大牌艺术家名单的时候,欧美的行动派已经潜移默化地捷足先登中国优势美术馆类资源,而更多的重磅即将纷至而来。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堡垒》(截屏)影像 134 分 03 秒 2018 作品由艺术家、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洛杉矶 Regen Projects 画廊和伦敦赛迪 HQ 画廊提供。
《堡垒》(截屏)影像 134 分 03 秒 2018 作品由艺术家、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洛杉矶 Regen Projects 画廊和伦敦赛迪 HQ 画廊提供。

冯 博 一
策展人
我觉得马修·巴尼的艺术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奢侈”艺术,玄幻、诡异、怪诞、刺激。而1990年代中国影像艺术还属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贫穷”艺术。难以同日而语。如同1990年代杰夫·昆斯(Jeff Koons)的“艳俗艺术”与中国“艳俗艺术”,其现实针对性和反讽对象不在同一个语境中一样。所以说其实1990年代国内做影像的艺术家还没有达到巴尼的层次。

田 军
收藏家
一个炼金术的巫师,一个极品佛跳墙的厨子,一个古法熬药的大夫,古典神话、民间传奇、野生动物、现代编舞在马修·巴尼的美学框架下融和混搭,进行难以言喻的多重叙事。火树银花的金属铸品,巴洛克的视觉风格,BBC般的美国西部风光,难以言喻的宗教奇异感,被马修·巴尼炼金术一般的赋予成晦涩严肃的课题。

薛 珺
艺术家
估计在“75后”乃至“70后”里,我是最早知道马修·巴尼这个名字的。当初应该是看到台湾《艺术家》杂志关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展览介绍,印象中他获得了2000年未来大奖。看到这些资料介绍,很是新鲜,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艺术,他是美国推出的超级明星,远远红过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电影媒材、非常规介入装置、异化人畜形象,看资料完全被电击啦!原来的美术史知识,立刻失效并变得软弱无力,当代艺术需要国家支持,拼的是综合国力。看他的介绍,此艺术家生物学背景出身,后转入艺术界并扩展到多个领域。这样的当代艺术作品,在中国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出现的,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这样认为。
尽管其间在中国一些影像展览里出现对其局部镜头的模仿,但是都相当肤浅。2002年,新媒体艺术家杨福东的第一部实验电影《陌生天堂》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以新材料、新时期小文人主义的复活,低成本加入到中国当代艺术行列。豪哥马修·巴尼的大制作《悬丝》系列杂交人兽、各类族群、宗教道场、异国情调、物质属性,完全超常规的未来转基因社会,在成本上也是超常。同时期超红的、日本新媒体艺术家森万里子也是超大资本、大制作,横扫全球不是各大影院而是各大展场!这是日本电器的功劳。可以想象,马修·巴尼是西方巨资投入下的作品,电影工厂、雕塑工厂、医院、剧场、警署等完全是其艺术配菜,博伊斯超维社会雕塑已被好莱坞梦工厂完美演绎。当代艺术无疑是资本高科技的首发实验场。相反,原始手工性艺术更越发显得珍贵。量力而行,我们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怎么活?如何死?这还是人类及艺术界不断关注、释解的古老话题……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堡垒》(截屏)影像 134 分 03 秒 2018 作品由艺术家、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洛杉矶 Regen Projects 画廊和伦敦赛迪 HQ 画廊提供。
《堡垒》(截屏)影像 134 分 03 秒 2018 作品由艺术家、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洛杉矶 Regen Projects 画廊和伦敦赛迪 HQ 画廊提供。

付 晓 东
空间站负责人
这不是刻奇,是惊奇本身。马修·巴尼去掉了所有不够高级的趣味,把垃圾、粪便、庸俗转化成美,让我们看到了晚期资本主义时期最高级的艺术与商业相统一的形式。虽然马修·巴尼伴随了我们当代艺术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整个时期,但是他的肮脏、血腥和暴力一直闪烁着时尚界般的华丽巴洛克精致之美,一种对繁复和超现实怪异的赞叹,北欧神话的蛮荒邪典贵族气美学,跟粗粝反抗的后感性有目的论上的区别。人神之间游荡多年的马修·巴尼没着过地,触及原始神话,普遍人性这些,不太具有政治指涉和现实对抗性。
同名电影《堡垒》中的每个场景都是展厅里铜刻腐蚀画的来源,话题包括狩猎女神、月亮女神迪阿娜,有点儿像中国的《洛神赋》,冰雪山林的隐士画家本人几次偶遇和偷窥女神们的奇遇和历险都被记录在铜版上。影像、表演与绘画相结合的项目,马修·巴尼通过高超的讲故事技巧,戏剧性和事件性的营造,世界顶级名流的龙套,使精巧的小幅绘画语境达到最大阈值。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导演分镜头脚本吗?还有比这些经历更奇特的绘画吗?那些来自灵异世界、生死边缘、直面野兽、女神一瞥而过的生命经历,激动人心地凝结在精致细腻的控制天地的女巫师的腐蚀技巧中,选择什么口径的枪和火药才能打到铜板上发生喷射感,都是世界第一女射手反复在靶场试验的,这么多让人惊叹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让单纯直观上金光闪闪的题材略显平淡的铜板腐蚀风景、动物、人物画,显得熠熠生辉,意义非凡。面对这样包装精美,自带观念性解说大片的总体艺术项目,中国当代艺术的操作系统和工艺质量的要求,无疑被这个展览拉高了。

刘 化 童
《典藏·今艺术》主编
比约克(bjork)事件之后,我曾以为马修·巴尼很可能不会在中国有展览——哪怕市场愿意,他本人也未必愿意;即便他愿意,想必总有人会不愿意。不过,幸好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各方都愿意了。
当代艺术里有两个人,喜欢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雕塑”一词,除了博伊斯,就是马修·巴尼。虽然他能把一切的喻体都指认成“雕塑”,但我还是喜欢在他创作中作为本体的“影像”:用古希腊神话的情节充当叙事结构,再涂脂抹粉上一堆蒂凡尼绿和爱马仕橙的艳俗色彩去演绎,最后是为了探讨另类的生死爱欲或者生物基因技术。我喜欢这类挑战禁忌的艺术家。
UCCA的展览应该不错。不过,我并不想去看——正因为各方都愿意了,挑战禁忌就必然会被稀释成跟禁忌调情。先锋性一旦必须为某些特殊原因而循规蹈矩,就像足球场上踢假球的前锋,纵然有各种花式过人,却不敢有瞄准球门去射门的勇气了。这不是我想看的马修·巴尼。

徐 累
艺术家
马修·巴尼的《悬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经典》杂志做了一期“玄幻”主题,当代艺术部分就介绍了他。
在今天碎片化的时代,能有史诗野心的艺术家不多,所以从类型学归档,我以为马修·巴尼其实是一个转世的“洛可可”艺术家。“洛可可”的核心内容无非有以下特征:繁复的、增殖的、华贵的、性的,这些也是马修巴尼的密码,他一一对位,分别改造为文化内容、象征系统、形式气质、自然法则……非常“洛可可”,枝蔓多,交叉,带刺。
我看了这次展览,与过去相比朴素了,刚开始看那些巨型装置和墙上的小件,不知所云,花两个多小时再看同场电影《堡垒》,恍然大悟,答案都在里面——我是这样理解的,展览保持了马修·巴尼一如既往的修辞,主题是关于“消蚀”与“增生”,如果换算成东方人的象征,可能便是“直到长出青苔”。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大 黄 蜂
业内资深人士
最近数家媒体纷纷发布了赞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马修·巴尼:堡垒”展览的软文。有的媒体盛赞说:“(马修·巴尼)创造了一个新的体系。” 马修·巴尼的展览由五十余件铜雕版,五件巨型雕塑,以及一部电影片组成。但参观之后就会发现,真正值得观赏的只有那部电影。影片中有不少展现北美自然风光的场景,但这些壮丽的景象丝毫掩盖不住展览的商业气息。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艺术家铜板雕刻写生的场面和电镀浮雕的操作过程反复出现。很明显,这些都是为展厅墙上的铜雕版作品做铺垫。所有的展品说明中都写明提供展品的画廊名称。这种说明的潜台词是:“想买,请联系这家画廊。” 参观展览之后,真心佩服马修·巴尼的创造力,他的确创造出一个新颖的艺术销售体系。
对马修·巴尼的新体系中国观众是否买账呢?我们只需去展区现场数一数观众的数量,就能得出答案。

郭 成
资深媒体人
马修·巴尼之所以好,就在于雅俗共赏:要深度,有历史、神话、政治的隐喻;要感官,有美国西部的群山雪景;要艺术,有舞蹈演员优雅劈叉,有艺术家本人的精美铜版画;甚至影片中有精彩的射击(非枪战)场面,冠军运动员从容地装弹、瞄准、扣动扳机,duang的一声,山谷回响。如果这么多层次的美好体验都无法获得,那我觉得这个人是缺少了一种天然的审美的能力,好比身体缺少了维生素,得补。
马修·巴尼之前被过分解读,将普通观众拒之千里,人们害怕谈论这个世界声誉的艺术家,谈不好显得不专业。今天马修·巴尼来了,普通观众就看看自然风光,特别好,能看到版画的精美,就更深了一步,要是体会到影片节奏中的诗意与平静,那就再好不过了。这就是“懂了”。
我不认为了解美国爱荷达州的政治背景、民族状况、枪支管制和希腊神话比这些“真正的”艺术更重要。这是一个文化自信的问题,如果把马修·巴尼写进学习强国,应该是一道不错的文化题。

张 明 放
亦安画廊负责人
2006年在巴塞尔博览会从格莱斯顿画廊买了一件马修·巴尼的作品,一直随我来了北京,还在我画廊展过几次。13年之后,北京开始展他的作品。当时看到的是他的一件影像作品,我买的那件也与之有关系。我觉得他的作品挺有意思,挺神秘的,正好碰上就消费了一下。我觉得他现在来北京做展览这事儿也挺好的,虽然晚了一点。其实对于藏家或者消费者来说,肯定是有文化差异的,但就像中餐和西餐一样,只要它好吃就行了。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迟到的马修·巴尼,我们该如何迎接他?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