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民 画廊要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Hi艺术=Hi 林天民=林
Hi:大未来林舍最早是在何时开始接触并参与艺博会的?
林:80年代末期,我的工作与欧美大师、印象派等现代主义艺术相关,几乎每年都会去看FIAC(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所以我在1992年成立大未来画廊并组织台湾画廊协会时的第一个宗旨就是要办艺术博览会,我们要组织一个对外有窗口、有号召力、有专业呈现的平台,也就是现在的台北艺博会。在我看来,艺博会是艺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销售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这个产业需要组织不同风格、不同经营理念的画廊在艺博会平台中相互学习和推广,累积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林:80年代末期,我的工作与欧美大师、印象派等现代主义艺术相关,几乎每年都会去看FIAC(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所以我在1992年成立大未来画廊并组织台湾画廊协会时的第一个宗旨就是要办艺术博览会,我们要组织一个对外有窗口、有号召力、有专业呈现的平台,也就是现在的台北艺博会。在我看来,艺博会是艺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销售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这个产业需要组织不同风格、不同经营理念的画廊在艺博会平台中相互学习和推广,累积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2012年香港艺博会大未来林舍带来刘韡项目
Hi:在参与艺博会时,你都有着怎样的考量?
林:1992年最初组织艺博会的时候,我们动用了许多关系和人脉,甚至邀请了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际画廊,让他们在台湾开发收藏市场,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做代理艺术家的交流,使得台湾画廊能够进入到国际艺博会。大未来林舍画廊选择参加的艺博会范围比较广,相应的艺术家选择也会有针对性,比如在台湾,我们会选择画廊所代理的台湾艺术家,在北京会选择大陆艺术家、经典艺术等,在香港、新加坡等艺博会,我们则更注重画廊品牌在国际上的推广。
林:1992年最初组织艺博会的时候,我们动用了许多关系和人脉,甚至邀请了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际画廊,让他们在台湾开发收藏市场,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做代理艺术家的交流,使得台湾画廊能够进入到国际艺博会。大未来林舍画廊选择参加的艺博会范围比较广,相应的艺术家选择也会有针对性,比如在台湾,我们会选择画廊所代理的台湾艺术家,在北京会选择大陆艺术家、经典艺术等,在香港、新加坡等艺博会,我们则更注重画廊品牌在国际上的推广。
Hi:从参加艺博会的经历上来说,艺博会对画廊有怎样的利弊影响?
林:实际上,大家对艺博会的理解有一种迷失,艺博会就是一个平台,艺博会对画廊的利弊影响关键看是什么样的画廊参与其中,有的艺博会僧多粥少,有的地方艺博会只要交钱就可以进入,就像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发挥。所以我一直没有觉得有什么利弊影响,不管是艺博会还是画廊,拼的都是时间沉淀积累下的声誉和品牌。

2013年首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大未来林舍展位
Hi:所以艺博会成交量多寡的根本原因也在于画廊本身?
林:对一些新的画廊来说,艺博会的质量的确会影响销售,但对于已经经营多年的大未来林舍来说,则更多的取决于画廊本身的质量。艺博会就像一个庙会,可能今年景气了,大家就能够在庙会上多赚一点,明年不景气了,可能庙都不会建了,我见过的艺博会热闹两年就消失的例子太多了,散了就是散了,但是画廊还得继续下去。
林:对一些新的画廊来说,艺博会的质量的确会影响销售,但对于已经经营多年的大未来林舍来说,则更多的取决于画廊本身的质量。艺博会就像一个庙会,可能今年景气了,大家就能够在庙会上多赚一点,明年不景气了,可能庙都不会建了,我见过的艺博会热闹两年就消失的例子太多了,散了就是散了,但是画廊还得继续下去。
Hi:近二十年来参与艺博会的成本有怎样的趋势?
林:我举一个例子,你可以比较一下赵无极的作品才卖一百万时和过千万时的展位费的变化,仅仅涨了几成而已,类似的,这么多年媒体广告费也仅仅是涨了几成而已,相对于价格几十倍增长的作品来说,成本趋势是在降低的。当然,这仍然是一种对比后的判断,因为艺博会平台的费用对所有画廊来说是一样,产值效益因画廊而异,所以国际知名艺博会的成本就成为高质量画廊进入的一道筛选。而进入艺博会的外围展、酒店艺博会等就会大大降低成本,也不失为一种变通的方式。

2014台北艺博会大未来林舍展位
Hi:随着外围艺博会、酒店艺博会的崛起,逐渐引发一种“过剩论”,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林:艺博会是艺术市场攀升的产物,市场蓬勃的时候,欢迎各种各样艺博会的参与,但随着市场规律的运转,这些终将会销声匿迹,回到依靠画廊来进行推广的基本模式,画廊需要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回过头来看,艺术市场中留存下的艺博会也就是那几家。
林:艺博会是艺术市场攀升的产物,市场蓬勃的时候,欢迎各种各样艺博会的参与,但随着市场规律的运转,这些终将会销声匿迹,回到依靠画廊来进行推广的基本模式,画廊需要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回过头来看,艺术市场中留存下的艺博会也就是那几家。
Hi:这些留存下来的艺博会的优势在哪?
林:主要在于主办方的公信力和品牌效应,例如巴塞尔艺博会,想进来的人多,进不来的人更多,其他地域性、区域性的艺博会同样不可避开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市场冷静之后,哪一家可以有足够的沉淀能力。
Hi:地域性或区域性艺博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林:这就好比我们在讲一个区域性艺博会和一个国际性艺博会的差异,它们的将来我们无法预测,比如艺术长沙,虽然目前处于二线城市,但未来可能会通过变化扩大为国际艺博会,并与巴塞尔艺博会相抗衡,关键在于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2015年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大未来林舍展位
Hi:在你看来,艺博会的最大竞争来自哪里?
林:最大竞争还是市场,以拍卖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时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都是一本非常薄的册子,艺博会也是同样的道理,经济不好的时候也会收缩。话说回来,画廊的工作依然是最根本的,踏踏实实做好了,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可以为艺博会创造机会,市场景气的时候则可以与艺博会强强联手。只有你一亩三分地里结出了好果子,才能在艺博会这个庙会里卖出好价钱,但如果你没有好的果子、果子都种不好,去艺博会有什么意思?
林:最大竞争还是市场,以拍卖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时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都是一本非常薄的册子,艺博会也是同样的道理,经济不好的时候也会收缩。话说回来,画廊的工作依然是最根本的,踏踏实实做好了,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可以为艺博会创造机会,市场景气的时候则可以与艺博会强强联手。只有你一亩三分地里结出了好果子,才能在艺博会这个庙会里卖出好价钱,但如果你没有好的果子、果子都种不好,去艺博会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