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 传统是包袱也是宝藏

作者:卢可非 来源: hiart.cn 2013年3月29日 专题人物
当过兵,却没有公职;发烧摇滚也痴迷工笔;经常在国外办展却并未旅居海外……我们很难从人际关系上给朱伟在新水墨中分一个类。对于水墨认识,朱伟颇有些深入浅出,他说“水墨画有点像乒乓球,家喻户晓,不占地,好开展,谁都能来几拍子。”对于水墨的创新,朱伟深感自身的负担,对于中国画两千多年的传统和技法他认为既是沉重的包袱也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新水墨的早期积累

Hi:你分析在这两年新水墨受到广泛关注有哪些原因,之前哪些积累工作是必要的?
朱:水墨画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早晚会受到一定的关注,这事儿急不得。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香港和新加坡Plum Blossoms画廊的大型水墨画个展,和当代油画是同一个时期出现在海外。我记得在香港的个展开幕第二天,CNN的早新闻中专门做了4分钟的报导,时任苏富比香港总裁的龙美仙女士还在《时代周刊》撰文谈如何收藏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当代艺术,用了我和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的作品配图。《Orientations》、《Asian Art News》也由驻大陆的记者苏珊和凯伦介绍了大陆的当代艺术,我和现在住在美国的魏东的水墨作品也在其内,基本上和油画平分秋色。1998年伦敦佳士得第一次进行亚洲当代艺术拍卖,王广义、张晓刚、刘炜的油画,谷文达和我的水墨画标价都是九千到一万一美元。大家都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出版多本画册和相关书籍以及衍生品,和不计其数的沙龙、讲座,现在想想大量的展览和宣传以及市场上的流通是有益的。
Hi:在你看来为什么之后新水墨并没有持续的这样一种关注度?
朱:后来的事几乎与艺术创作无关了。特别是2005年拍卖市场的大规模介入,已经超出了普通收藏的概念。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最近七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几乎再没有什么新的作品出现,和当代艺术有关的新闻信息全是拍卖数字的翻新。部分批评家、理论家也参与到其中,像谈论股市一样,分析论证预测市场的变化。其实这离当代艺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探索已经很远了。
另外,水墨画有几千年的优秀作品在那,好坏标准不是西方人可以定的,特别是当代水墨,初级收藏还比较简单,但重金投入就显得把握不大,不如油画来得踏实。当代艺术来源于西方,所以国人起步收藏一定会跟着洋人的步子走,这样会避免栽跟头,走弯路。我相信等第二代第三代的收藏家们出现,相信他们会凭自己的判断和喜好收藏。

水墨画家的担子重

Hi: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完成了向过去告别的阶段,对新水墨来说突破是不是已经变得困难?
朱:这二十年里,新水墨的主要突破是从题材上开始主动关注现实,和当下发生互动。在中国绘画历史上人物画、山水画是两大主干,历史上高峰迭起,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创新发展是水墨画能否发展的根本。我是画人物画出身的,回顾历史,总觉得无路可走,空间很小,相比当代油画家们会觉得负担重,压力大,责任更重。
我最近这十年一直在琢磨和研究,最近几年当代水墨没有油画市场那样火爆,反而能让大家保持客观、冷静,有时间坐下来思考和画画了,我认为是好事。这回新加坡展览的《水墨研究课徒系列》就是个例子。《水墨研究课徒系列》是从题材和技法上向前摸索了一步,用了我七年的时间。
Hi:从题材和技法上讲,这一步分别是什么?
朱:《水墨研究课徒系列》在构图上做了一些改变,局部特写多了一些,对人物内心刻画比以前强调了不少。以前总是认为水墨人物画很难传神,必须通过全景叙事来完成。在技法上晕染得更精细一些,沉重一些,线条和色彩上加进了当代摄影的效果,力图使水墨画和当代科技进步的发展也有一些联系。
Hi:如果说我们想梳理一条新水墨的文脉系统的话,在创作上对你影响比较大的前辈有哪些?
朱:所谓新水墨的出现时间并不长,基本上全是在探索、研究,还没什么前辈后辈,要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离现在近点的是八大、石涛。
Hi:你怎么看现在年轻人对新水墨的追随?
朱:去年今日美术馆有以我名字命名的一个水墨奖项,我也去颁过奖,获奖者是天津美术学院的姚浩。水墨有人愿意传承和发展是让我很高兴的事,但对于我自己,还正处于一个探索和摸索阶段,并且一生也会继续探索和摸索下去。当代水墨,一个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定型的东西,我不愿意误人子弟。另外,我的画现实色彩很强,除了技法之外,别人也学不了。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