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作者:张浩文图片提供:扉美术馆 2020年5月10日 专题话题
在防火楼梯间赛跑、在天晴的时候淋雨、在洗手间里灵感迸发赋诗一首,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双产出......这些你可能没有同时经历过,但有这么一批人却想让你这样体验一番。本篇推送相当于一场游走在想象中的观展旅程,我们将用文字的方式为你进行一场特别的导览,就像展览名字“建筑,或者建筑”所说,我们也想让它“建筑”在你的想象之中。
扉美术馆 FEI Arts©扉FEI
扉美术馆 FEI Arts©扉FEI
与扉美术馆一墙之隔的东山口农林肉菜市场
与扉美术馆一墙之隔的东山口农林肉菜市场
扉美术馆藏身在广州老城区东山口,一墙之隔是一个老式菜市场,而这堵墙则是艺术家宋冬的作品“无界的墙”。美术馆周围有着许多早点小食门店与一家广东特色的茶餐厅,菜市场内常常是熙熙攘攘,街道上也人来人往,这些与扉美术馆错落在一起,反而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受。或许不用太久,这里的人们就会习惯过拎着菜篮子,先去美术馆看个展然后再买菜回家的生活。这将是我们非常乐意看到的事情,也将会非常有趣。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策展人李巨川现场导览
策展人李巨川现场导览
扉美术馆展厅身处半地下空间,但5个月之前开幕的“第一回无界建筑季——建筑,还是建筑”将美术馆所依附的整栋亿达大厦都纳进了展览空间,展览在展厅的纵深、大楼的拔高及内部空间的环绕曲折之中依次展开。展览策展人为李巨川,参与者一部分是艺术家一部分是建筑师,两种不同身份的实践者在此共同探讨了关于建筑的含义:“一个有关人类居住的实践领域——一个没有中心,其范围也在不断变化的领域”,并用新的实践去创造“建筑的意义”。在这个程度上,建筑不再仅仅是建造(或许从来就不是),也是一种社会、空间、居住实践、体验和关乎个体等等的综合性尺度。
“局部降雨”

屋顶花园魏源的作品《水消失在雨中》
屋顶花园魏源的作品《水消失在雨中》
第一件体验到的作品应该算一种被动的强行偶遇。虽然看展当天天气晴朗,但当你从路口走向美术馆的时候需要小心,因为这里有小范围的“局部降雨”,这“雨”来自于大厦屋顶花园中魏源的作品《水消失在雨中》,“雨水”源源不断地从安置在楼顶的淋浴花洒中流出来,在没有降雨的时候人工降雨,在有雨的时候以假乱真。而这栋大楼也在诞生以来有了它自己的专属淋浴头,想洗澡不用再等到“万物淋浴”时刻了。
黄小鹏作品《华都比利》
黄小鹏作品《华都比利》
这时当你抬头,视线可能会撞上黄小鹏的作品《华都比利》。“华都比利”直译自“WHAT DO YOU BELIEVE”,红底黄字,巨大醒目,做成了海报贴在亿达大厦临街的玻璃窗上。这种特大号字最受房地产商和老年人们喜爱,简单而直接像极了在进行某类商品大促销或低价狂甩活动,而不知所云的中文翻译让人觉得有些荒诞,一时间难以理清头绪。不过看着标牌时,耳边似乎隐隐响起了小城市中大甩卖喇叭里的吆喝声: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倒闭了,老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小朋友好奇地与朱涛的作品《(潜望塔)全景柱》互动
小朋友好奇地与朱涛的作品《(潜望塔)全景柱》互动
美术馆展厅入口处廊柱上一些粗大的PVC管也很引人注目,管道下端在观者可触及的范围内,上端则延伸至不同的范围、方向和角度,作品“建筑”在360度立体空间中。这是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涛的作品《(潜望塔)全景柱》,此时你可以想象置身潜艇中,透过这些孔洞去中观察周围的实时动态景象,或者去窥探别处的生活,墙那边菜市场的生意怎么样?也可以自我观察,看看自己后脑勺的头发是否依旧乌黑亮丽。
西三电影制片厂艺术家游其在介绍他们的《西三演播厅》
西三电影制片厂艺术家游其在介绍他们的《西三演播厅》
西三电影制片厂作品《西三演播室》
西三电影制片厂作品《西三演播室》
绕过廊柱,是由西三电影制片厂(这是一群租住在广州西三村的艺术家于2017年发起的项目,记录村民生活并在村中公共场所播放,他们称这个项目为西三村问题的影像加工厂,希望这能够成为村民自身生存权益意识的启发性空间)带来的影像《西三演播室》。在临时搭建的标有西三演播室的绿色遮阳棚下,播放着艺术家与西三村民以及扉美术馆所在的竹丝岗社区居民现场对话的影像作品。其中有一部分播放屏幕镶嵌在了“无界的墙”的玻璃窗中。他们的作品“建筑”在社会与人群的问题之中,像是一种市民现实版的“锵锵三人行”与“圆桌派”。
“天河你穿过我青春”
路线转移到室内主战场。艺术家宋冬的《防火楼梯“非锦标赛”》与建筑师张文婷的《楼梯间的豌豆茎》贯穿整栋大楼(嗯,“局部降雨”或许也算是一件贯穿大楼的作品吧)。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宋冬贯穿1-18层防火楼梯间的作品《防火楼梯“非锦标赛”》
宋冬贯穿1-18层防火楼梯间的作品《防火楼梯“非锦标赛”》
宋冬选择了大厦特殊的一处空间来实施其作品——防火楼梯。这里既鲜少用到也不希望被用到,于是作品对此空间进行一次非正常使用,使这个半隐身于大楼内部的空间清楚地显现了出来。在这个特殊的楼梯间,宋冬策划了名为“非锦标赛”的爬楼梯比赛。在开展后的每周末举行,选出两位周冠军(优胜取最快的一位和最接近参赛选手平均成绩的一位)。16周的比赛结束后,策展人李巨川会在所有参赛者之中随机抽取一位总冠军,获得宋冬签名的着色西兰花陶瓷作品一件。
图为所有陶瓷奖品
图为所有陶瓷奖品
张文婷(Wendy Teo)贯穿1-16层防火楼梯间的作品《楼梯间的豌豆茎》
张文婷(Wendy Teo)贯穿1-16层防火楼梯间的作品《楼梯间的豌豆茎》
当你在进行防火楼梯“非锦标赛”的时候,会发现楼梯墙上有绿色的黑板盘旋而上。而黑板上还有多名画者根据关键词发展出的一些不间断绘画,每个人的脑洞与想象在这块黑板上相互连接,成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建筑师张文婷的作品《楼梯间的豌豆茎》,跨入楼梯间随着它一起“伸长到天空”,看看上面是否真的有巨人以及会下金蛋的鹅。当然你可以一边参与比赛一边观看,但是我们建议还是边走边看,当画面撩拨到你脑洞的时候,你也可以拿起粉笔参与其中。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辛未作品《广州市儿童公园遗址》录像片段
辛未作品《广州市儿童公园遗址》录像片段
进入扉美术馆展厅,这本该是最像“展览”的地方,但并不然。空间被隔成了蜿蜒曲折的模样,以此呼应了两个单元的主题“住在广州”和“在其他地方”。第一单元的第一件作品是辛未的《广州市儿童公园遗址》,这是一个从来不存在的乐园遗址,完全由艺术家凭空臆想。整件作品影像内容的发生地在电脑屏幕上,艺术家在不断构想这个遗址的过程中,将一系列“痴心妄想”施加给现实世界。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秦晋作品《看房》及展览现场
秦晋作品《看房》及展览现场
艺术家秦晋的作品则“建筑”于时间与空间之中。展出的是艺术家跟随中介到处看房的照片作品——《看房》,在那些留有生活痕迹,却塞满杂物或被搬空的房间给艺术家很大的触动。我们似乎一直在“迁徙”,在工作、爱情、文化、精神、空间与这高楼林立、广厦万间的钢铁森林中,对“远方水草肥美”的向往带给了我们不停“迁徙”的命运。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中非项目广州小组《美丽就在复杂之中》现场对话及展览现场
中非项目广州小组《美丽就在复杂之中》现场对话及展览现场
《心声路》与《刺纸》是艺术家欧飞鸿的两件有趣的作品。《心声路》是艺术家选取两条贯穿广州的公交路线,南北走向的白天45路与东西走向的夜19路,他用其中每一站的站名在网络搜索选取一句文本。这些站名在网络上汇聚着来来往往许多人的心声,是生活在广州的人群“建筑”于对广州的记忆中,是这座城市面对个体呼喊的回声。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欧飞鸿作品《心声路》
欧飞鸿作品《心声路》
欧飞鸿作品《刺纸》
欧飞鸿作品《刺纸》
欧飞鸿的另一件作品《刺纸》则直接占领了每个楼层的卫生间。为了解决上班白领如厕时候的发呆或烦恼,艺术家特地制作了胡闹月刊,希望可以丰富“996”白领们的如厕时间,每一个如厕者观看之余也可以参与投稿。但这样的后果可能是:上班族们的上厕所时间成倍增长,上班五分钟,如厕两小时。
 
《刺纸》,每个楼层卫生间内都有,开展当天在指导下,男生进女厕,女生进男厕进行了礼貌性地互相观看。
武老白作品《2016A06257》
武老白作品《2016A06257》
黄海彬作品《城市弹痕》视频片段
黄海彬作品《城市弹痕》视频片段
听着作品黄海彬作品《城市弹痕》中的枪声,走过写满《心声路》的两面白墙,是第二单元“在其他地方”的影片放映厅。这里展出了4位艺术家的5部影像作品,分别是丛峰《地层2:软流层》、黄孙权《我们家在康乐里》、李珞《李文漫游东湖》与徐若涛的《建筑考》与《玉门》。在展览期间扉美术馆会分期放映这五部与空间相关的影像作品。
第二单元影片海报
第二单元影片海报

电影放映厅正在放映徐若涛等人的电影《玉门》
电影放映厅正在放映徐若涛等人的电影《玉门》
蚊帐“舞”睡厅与隔离“岗位”
蚊帐“舞”睡厅与隔离“岗位”
第三单元“亿达大厦再建计划” 遍布大楼所有空间,你需要穿过地下展厅再将整栋大楼当作展厅。首先在迷踪曲折的地下二层,展出了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杜鹃的作品《‘舞’睡厅》。作品意在为附近上班及居住者提供一个休息场所(不过找这么隐蔽的空间就够累的了),在如灯光投射般的透明纱帐内,灯忽明忽暗,暧昧隐蔽,令人昏昏欲睡,在这午睡一会可能一天就过去了。
观众于负一层舞蹈厅内体验杜鹃的作品《舞睡厅》
观众于负一层舞蹈厅内体验杜鹃的作品《舞睡厅》
王家浩作品《岗位》
王家浩作品《岗位》
既然是“再建计划”,参与者们又怎能放过大厦的电梯?建筑与艺术批评人王家浩在电梯内设立了一个操作员的《岗位》,还对该人员进行了正规的上岗培训,并按当地相关标准给结算工资。这让我们坐电梯都有了一种仪式感,虽然电梯空间也因此变得更为紧凑。现在看来,这种方式或许在疫情阶段最为适用,不用大家去操控电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次交叉感染的风险。
从顶层花园往下,有陈淑瑜为暂时需要脱离现实的员工提供的最贴近身心休憩空间的《无条件庇护所》。当你想静静的时候,就可以躲进这个红色柔软的“避风港”,就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面一样安全舒适。
厕所、廊柱、楼梯间……艺术在这栋写字楼里无孔不入
策展人李巨川在介绍陈淑瑜作品《无条件庇护椅》
策展人李巨川在介绍陈淑瑜作品《无条件庇护椅》
张思锐的作品《吸烟区域》
张思锐的作品《吸烟区域》
缓解心理焦虑的同时,艺术家对吸烟的问题也有考虑。张思锐的作品《吸烟区域》就解决了写字楼中员工无处吸烟的问题。在圆柱形空间内,鼓风机加大马力,将所有烟雾缭绕的气体一抽而空。可惜的是,不能多人同时一起进去吞云吐雾,人多了还得排队……
这些看似无厘头作品其实都反映出了现实生活的需求,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解决上班族的实际烦忧,但希望艺术能切实地“建筑”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
“第一回无界建筑季——建筑,或者建筑”海报
“第一回无界建筑季——建筑,或者建筑”海报
“第一回无界建筑季”的艺术家与建筑师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他们所在领域的传统范畴,但交集则在于对空间的关注与表达,在于对建筑空间的一种尝试、想象与探索,也在于尝试着去激活公共空间或者重新使用空间。展览从整体面貌上探讨了一种广义的“建筑师”,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筑造”,也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层面上“建造”。
在展览开幕当天《防火楼梯“非锦标赛”》的首场比赛结束后,主办方邀请了三组嘉宾在美术馆进行了三场关于主题“建筑,或者建筑”的对话,分别从“建筑师何为?”“建筑何来?”“住在广州”去谈论建筑在今天和今天的建筑。对话内容深度而有趣,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跳转阅读。
建筑师何为?
主持人:(右一)王家浩

嘉宾:(左起)李巨川、朱亦民、张文婷、朱涛
主持人(右一)王家浩
嘉宾:(左起)李巨川、朱亦民、张文婷、朱涛
建筑何来?
主持人:(右一)宋冬

嘉宾:(左起)江萌、汪原、徐若涛、龙元
主持人:(右一)宋冬
嘉宾:(左起)江萌、汪原、徐若涛、龙元
住在广州
主持人:(右一)米笑

嘉宾:(左起)陈侗、黄小鹏、满宇
主持人:(右一)米笑
嘉宾:(左起)陈侗、黄小鹏、满宇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