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老板”徐震:我和我所在的圈子,都是靠智商吃饭的

作者:吕晓晨 2017年1月4日 专题话题
我身边所有亲身接触过徐震的人,对他的形容都是“绝顶聪明”“不走寻常路”。这份出自我手、却不是我在场的采访,反馈到我手里却一度让我“头疼”:徐震的思维天马行空,回答也不按照常理出牌,典型的“没老板”式风格。酷,过瘾,但不在语境中的我,要跟上他的节奏确实有点吃力。
随着文字一点点地梳理,这个男人的形象也在我心里逐渐清晰。嗯, 如他所言,这确实是个靠着高智商吃饭的人。
没顶公司创始人徐震(摄影:Ericg Powel,©UCCA)
没顶公司创始人徐震(摄影:Ericg Powel,©UCCA)
Hi艺术=Hi   徐震=徐
 
 
艺术市场都是熬出来的
 
 
Hi:近几年上海的当代艺术很活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徐:最主要是美术馆起来会带动很多观众,艺术市场参与的人就越来越多。一个城市文化里美术馆很重要,上海原来只有一个刘海粟美术馆。而现在公立的、私立的美术馆都很努力。有些事情适合政府来做,有些事情可能私人做起来更灵活。
Hi:你怎么看上海的艺术市场?
徐:我觉得艺术市场就是靠熬吧,没有一帆风顺的市场。从观众到藏家的转变,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过程。今天藏家的数量不多,就是因为之前缺乏美术教育基础的问题。所以今天这些美术馆如果开始培养观众,这不是很好吗?
香格纳西岸空间“Holzwege”展览现场徐震作品  (摄影:Alessandro Wang)
香格纳西岸空间“Holzwege”展览现场徐震作品  (摄影:Alessandro Wang)
Hi:上海的特殊优势在哪?你为什么选择上海?
徐:我是上海人,我的团队在上海,在上海做事管理起来比较方便。其他优势也没有什么了,如果非要说上海的独特性,那就是上海文化以海派为主,上世纪30年代被殖民的历史使得它有开放的基因。但其实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全球化、互联网化之后。
 
 
“徐震专卖店”要在全球开连锁店
 
 
Hi:今年4月“徐震超市”开张了,上海观众的反映如何?
徐:开“徐震超市”的意义在于建立有标准的前提下的没有标准的追求,人们有的消费是有标准的,有的是没有标准的。有人觉得很嗨,也有一些人不理解,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不能被明确肯定的。
“徐震专卖店”
“徐震专卖店”
Hi:如果“徐震专卖店”开到北京,会有哪些不一样?
徐:我还没有想好,因为目前还没开,我得根据目前大家的反映才能有判断,可能今天更多的是艺术圈的反映,接下来两三个月就要去获取大众的反映。总而言之,我还是在试市场的过程中。但“徐震专卖店”放到哪里我都能做出来,我的目标是要在全球开连锁店的。
Hi:观众的反映对你来说重要程度如何?
徐:不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服务行业,我们端上来的不是可乐而是文化,你能不能吃下去、能不能消化是你的肠胃问题,我对你的肠胃是没有责任的,我们的服务内容不是为了取悦观众。画廊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服务行业,但艺术本身不是服务行业,而是灯塔,是情感性的东西。
“没老板”徐震:我和我所在的圈子,都是靠智商吃饭的
“徐震超市”中的百态众生
“徐震超市”中的百态众生
艺术行业是靠智商吃饭的
 
 
Hi:“徐震”从人名变成一个品牌,你个人从艺术家身份转变为没顶公司董事长,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徐:品牌使个体更强大。对我来说就是工作的内容有增加,工作的角度有不同。但从某种角度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我的工作一直是综合性的,创作、策划、讨论、安排、管理……一直都如此。
Hi:你对所处的圈子有什么评价?
徐:我身边的圈子都是比较开放的,这个行业是靠智商吃饭,不是靠你认识多少人吃饭的。你认识的人会死的,这个人死了你怎么办呢?
Hi:这也是你信奉的宗旨及做事的原则?
徐:我只是在打造我的价值系统。说的“鸡汤”点,要积极向上相信未来,要主动,要真实。但一旦实施起来你就会发现它不是“鸡汤”,是很真实的、需要你去克服的一些东西。大家都是从一只小蚂蚁开始做的,也有很多人在过程中折掉了,这很正常,所有人都是为文化当炮灰的,有一天可能我也不行了,智商下降老年痴呆了。但你既然在做这件事,就要想得开,就像我这样相信自己是天才。
“徐震专卖店”空间
“徐震专卖店”空间
Hi:很多人都说你像明星多过像艺术家。
徐:很少有人像我这样自信,我是深深觉得大家都应该自信,现在我们整个文化都处在一个特别不自信的状态:大家普遍崇洋媚外,有时候我们会说西方对我们双重标准,其实是中国人自己对自己双重标准。别人双重标准?管他呢,你自己做好就行了。不要有文化自卑感——难得有我这样的没有自卑感的人,大家应该珍惜。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