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风 新一年,蜂巢将带来更多“意外”

作者:滕昆图片提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2016年1月18日 专题话题

蜂巢的“劳模”状态多年来始终不减。2015年,在密集的群展和个展同步开幕模式的同时,蜂巢还频频与外部机构展开合作。浙江美术馆的宋陵个展、龙美术馆的李津回顾展以及今日美术馆的魏东个展,既展示着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劳碌”,又揭示着近年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思路——以回顾展完成对艺术史的再梳理。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 夏季风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 夏季风

Hi艺术=Hi  夏季风=夏

以个展回望“85新潮”

Hi:一直以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都给人“劳模”的感觉,下半年好像还加了很多画廊以外的项目展。
夏:这一年下来,蜂巢本部展览加上与浙江美术馆、龙美术馆以及今日美术馆等的外部合作,规模大小不等的展览加起来共二十八个,跟去年差不多。虽说展览不少,但对于蜂巢来说属于常态。
Hi:这几年做了很多梳理性的回顾展览。
夏:如果包括前几年,我们的确单独或者合作做了不少具有回顾性质的大型展览。如《徐累个展—世界的壳》、《重现的镜子—宋陵 1985-2015》、《逍遥游:武艺个展》、《丑的历险—魏东 1993-2015》、《无名者的生活:李津三十年》、《蓄素守中:梁铨三十年绘画作品展》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基本上是从“85新潮”开始贯穿至今,做回顾性展览的好处不仅仅是对他们的创作有一个系统性的学术梳理,也更能清晰地看到他们持续性工作的线索,所谓知来路识归途。而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也起到了借鉴的作用,让他们看到前辈艺术家工作方式以及结果。
Hi:蜂巢连续做了宋陵、魏东等艺术家的展览,他们的共同点之一是成名很早,但是都远赴海外,这是蜂巢的一条学术线索吗?
夏:这是我们其中关注的线索之一。事实上,在这个范围内,除了宋陵和魏东之外,我们还做了很多其他的艺术家,例如梁铨,他是新中国最早的留学归来的艺术家之一,也可以说是海归艺术家。年初我们推出的“秩序的边界”大型群展,就是针对广义上的华人艺术家的概念,不仅仅包括大陆也包括了港台在内以及海外的华裔艺术家,比如早期在法国的赵无极、朱德群,美国的刁德谦,德国的苏笑柏、陈若冰,台湾的林寿宇,香港的吕振光等。在这个展览中,我们希望以非现实主义创作特征作为学术线索,对全球视野内的华人艺术家的创作作一个考察。


 
梁铨个展现场
梁铨个展现场

以不变应万变

Hi:在2015年这个年份里,对于蜂巢来说有哪些特别的调整吗?
夏:基本上没有特别的调整。我们所有的计划都会提前做,通常提前一年,有的项目筹备的时间可能更长。
Hi:没有感受到市场不景气吗?
夏:这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总体上我觉得只有坏的画廊、坏的艺术家、坏的展览、坏的作品,没有坏的市场。所谓的市场不景气,或许只是对于没有做好准备的人而言的。
Hi:有没有做一些特别的针对性的调整?
夏:我是属于计划一旦制定就会按部就班去完成的那种人,除非这个计划特别不完善。中间可能会有变动,但是那种调整是细微的,大方向不会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计划经常变动,带来的影响可能就太大了。与其把精力放在计划的修补上,还不如在前期的准备、调研和考察上花更多的时间。我喜欢把各个层面和环节都想明白了,再落实到计划里去,再去实施。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秩序的边界“大展作为2015年的重头戏之一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秩序的边界“大展作为2015年的重头戏之一

新一年,蜂巢将带来更多“意外”

Hi:2016年的计划已经做完了?
夏:按工作习惯我们在每年八九月份的时候,对来年的计划就会大致上确定。现在只是在时间安排上做最后的调整。因为展厅大展览也多,我们希望在同步推出的两三个展览项目上,能从创作媒介、学术方向、艺术家年龄,甚至市场销售等角度去考虑得更完善一些,形成比较有意思的展览组合。
Hi:展览的总线索和总方向是什么样的?
夏:蜂巢总体的方向还是一如既往,继续以东方艺术的美学线索作为学术探讨的方向。另一方面会推出几个重要的个展,在我看来那是一些被艺术史、艺术市场所低估和轻慢的艺术家,而他们的创作成就却让人感到吃惊,令人意外。
Hi:这种挖掘会有风险吗?
夏:从市场的角度来说,选择任何艺术家做任何的展览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这个风险的程度取决于你的判断以及你做事的方式。对于以推广为己任的画廊来说,担当这种风险是必须的,也是需要的。
Hi:未来画廊与机构的合作会是一种常态化的方式吗?
夏:这是肯定的。蜂巢虽然场地大、展览多,但是也无法满足我们所有合作艺术家的需求,我们希望更多艺术家能出现在一些更好的展示平台上,所以跟其他机构尤其是国内外美术馆的合作,肯定变得越来越常态。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开拓和完善一些新的销售渠道和方式。新的一年蜂巢也会有更多的代理合作的艺术家。

2015年7月,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与今日美术馆共同推出了魏东个人大型回顾展
2015年7月,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与今日美术馆共同推出了魏东个人大型回顾展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