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还是短期冲击?33个数据预测疫情后的艺术市场

作者:吕晓晨 2020年5月10日 专题话题
上一次当代艺术圈的“动荡时刻”可能还是2009年。艺术市场依旧没有从金融海啸的震荡缓过神来;突如其来的另一噩耗——台湾画廊主陈菱蕙因经营不善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的消息震惊了艺术圈;二级市场的作品成交额遭遇腰斩,两位重要国际推手——来自英国的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y)和比利时尤伦斯男爵夫妇(Ullens)也在亚洲拍卖市场抛售自己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但那一年,刘益谦、王薇夫妇高调入场,在拍卖市场豪掷十亿,给市场打入一针鸡血,并一举奠定了自己在收藏领域的地位……
 
因为一场疫情,今年的艺术市场又一次面临震荡。艺术家收入、画廊展览、博览会数量、拍卖成交总额会缩水多少?有多少画廊会关闭?哪个博览会更被看好?高价作品会出现在哪个板块、能达到怎样的价格?谁是今年的黑马?今年会有超级大藏家出现吗……我们将33个问题,抛给资深艺术市场从业者。并将收回的57份有效问卷中的答案,在本期文章中进行呈现。
 
是大萧条还是短期冲击?尽管现在依然难以回答,但不妨根据专家们的推测,对疫情之后的艺术市场进行展望。
收缩是一定的,低点难以预测
 

50%以上
职业艺术家收入、画廊项目、博览会数量、拍卖总额最可能缩减到的程度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收缩3%,其中,中国虽为少数经济正增长的,但增幅仅有1.2%。但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消息,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
“艺术家收入缩水”“画廊项目减少”“博览会数量锐减”“拍卖成交额缩减”似乎都已被默认。几乎一半以上的资深从业者都认为,今年以上几项数字的变化,都将达到“减少50%以上”的地步。听起来甚是悲观。
2020年职业艺术家收入缩水程度
2020年职业艺术家收入缩水程度
2020年画廊项目减少程度
2020年画廊项目减少程度
2020年博览会数量减少程度
2020年博览会数量减少程度
2020年拍卖成交总额缩减程度
2020年拍卖成交总额缩减程度
线上销售更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77.19%
对线上销售成效依然存疑

 
当线下活动尚未恢复之际,线上的展览与销售成了许多画廊和博览会寻找的出口。香港巴塞尔取消线下展会、改为线上展厅;国际蓝筹画廊大力宣传自己的线上展厅,尽可能地促成新的交易;回到中国大陆,在艺开发出“在艺Collect+艺术周”,以画廊路演的形式聚集行业内凝聚力;《Hi艺术》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艺博会”,以期为画廊在非常时期带来销售;玉兰堂、势象空间、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等画廊也纷纷开发了自己的小程序……
 
饶是如此,线上销售依然处于被艺术圈观望中。“画廊拓展线上销售的可能性”和“直播带货的成效”便呈现出这样一个分裂的结果:近半数从业者认为50%以上的画廊会拓展线上销售;但关于直播带货能占据年度销售额的多少比重,也有近半数人将票投给了“10%以内”。根据《巴塞尔艺术展及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调查显示,对于全年销售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经纪人,线上销售仅占比1%。
未来一年,画廊拓展线上销售的可能性
未来一年,画廊拓展线上销售的可能性
未来一年,画廊拓展线上销售的可能性
未来一年,画廊拓展线上销售的可能性
40.35%
外资画廊更关注中国,但未必会从香港迁到大陆

 
尽管近些年上海的发展势头大有要对亚洲老牌艺术中心——香港取而代之势,“外资画廊对更关注中国”也成为呼声最高的选项,占比40.35%;但“从香港迁往大陆”却被看作可能性最低的结果,仅占5.26%。而在开放答案“其他”一栏之中,嘉宾填写最多的答案是“谨慎观察”。但也有一位从业者提出了另一个观察点:“(外资画廊对中国的态度)会两极分化。部分在国内无法展开市场的外资画廊有可能会撤出,但一些画廊会在疫情期间寻找更多中国市场的可能从而对冲欧美市场的下滑。
外资画廊对中国态度的变化
外资画廊对中国态度的变化
近70%
画廊自救之道:首先线上开源,其次线下节流
 

一份据法国专业画廊委员会(Comité Professionnel des Galeries d'Art)所收集的数据预测,到今年年底前,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法国画廊会被迫永久关闭,其中超过半数是年轻画廊。
3月13日起,高古轩画廊便关闭了全球空间;佩斯画廊、豪瑟沃斯画廊、卓纳画廊等国际巨头也不约而同关闭在纽约的空间,香港空间只接受预约。在前景尚不明朗的当下,画廊们能做的便是“积极自救”。其中“线上交易”以70.18%的投票率成为“自救有效举措”第一名,其次是68.42%的“缩小空间、减少宣传、印刷等举措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据悉,目前位于毕打行的Ben Brown画廊已计划从中环搬至黄竹坑,H Queen’s大厦也已经撤走了两家艺术机构。一位资深画廊主透露,毕打行可能会有一半以上的画廊计划撤出。
 
值得一提的是,“裁员或员工减薪”以45.61%的得票率位列第三。关于这一点,部分国际大画廊也是这么做的。据悉佩斯画廊总裁和首席执行官马克·格里姆彻(Marc Glimcher)以及他的父亲,画廊创始人阿恩·格里姆彻(Arne Glimcher)已经完全不拿工资了。20多个佩斯画廊的员工接到了职位被暂停到8月中旬的电话通知。佩斯画廊纽约旗舰店的员工大约有四分之一被强制休假。但与此相对的是,此前《Hi艺术》对画廊的调查走访中,有60%的画廊表示不会考虑裁员或减薪。比如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创始人郑林就表示:“裁员和降薪并不能帮助画廊解决根本问题,建立合适的团队并不容易。”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创始人也曾在对外的发言中表示不会裁员或强制员工休假。
画廊哪些自救举措更有效
画廊哪些自救举措更有效
75.44%
油画仍是市场硬通货
 
 
此前《Hi艺术》的“‘80后’艺术家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中,有近六成都是“画家”;而此次也有超过七成的从业者认为,油画是最受市场欢迎的媒介;其次是近些年风头渐盛的潮流艺术,占比超过六成。而版数作品或衍生品由于价格亲民,符合艺术消费的需求,因此也被认为有较大市场空间(45.61%);水墨(42.11%)、雕塑装置(35.09%)虽然一直不是市场主体,但因为有专项的画廊、博览会或双年展推动,近些年也更加受到市场重视;而从多媒体、影像类(10.53%)的投票结果来看,这依然是一片小众的领域……我们列出的所有门类作品都或多或少被市场人士认可,唯独“行为艺术”得票为零。
以今年的市场行情,什么价位的作品更受欢迎?“5万元以下”和“500万元以上”两大具有极端差别的价位,被从业者们预测为最大可能。低价位对应着消费级艺术,高价则意味着稀缺品,这二者都拥有固定的收藏群体。需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将30万元以下的价格分成三个档位:5万元以下、6万-10万元、11万-30万元,每一项都得到了超过30%的得票率。或许“30万元”这个数字,意味着大多数买家能够接受的平均价位。
受市场欢迎的作品类型
受市场欢迎的作品类型
更容易被接受的作品价位
更容易被接受的作品价位
艺博会龙头面临易主?新故事谁来写?
 
 



近90%
香港巴塞尔面临挑战最大,ART021最被看好
 
放眼整个大中华地区,只有1月的台北当代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大陆地区上半年也仅有艺术北京一家博览会(6月24日-27日)。四成以上的从业者认为2020年的艺博会将会缩减至一半以上。
随着国际疫情的蔓延和中国出入境政策的限制,海外画廊、收藏家来华难度增大。“国际化”或许会成为今年博览会最受冲击的一方面。其中香港巴塞尔(85.96%)、Art Central(75.44%)被市场人士视为“受冲击最大”的两家;而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则因为处于11月,相对而言走出疫情期的可能性大,因此依然被业内所期待。
哪家国际化的艺博会受冲击更大
哪家国际化的艺博会受冲击更大
会展业能够与“2020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取消”的重磅消息来相提并论的,莫过于“2020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取消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主办方的退款政策引发业内不满,劳力士、百达翡丽、CHANEL、萧邦和帝舵5家品牌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正式退出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而将和FHH(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合作在日内瓦带来新的表展。
或许,这个故事也能给大中华地区的艺博会以启示。在大多数人眼中,香港巴塞尔是香港守住亚洲艺术中心地位的最后一道阵线;而随着上海的崛起和国际蓝筹画廊的入驻,ART021和西岸能否找到新玩法,或许代表着亚洲艺术市场能否谱写出一篇新故事。毕竟在立足本土的艺博会中,ART021(92.98%)、西岸(78.95%)成为最被看好的两大艺博会。虽然博览会方面上海艳压北京已是不争事实,但北京当代·艺术展以近半数的得票率,也为北京的市场种下希望。
强调本土艺术价值的博览会,哪家最被看好
强调本土艺术价值的博览会,哪家最被看好
拍卖成绩缩水是必然,线上拍卖、私洽或为出口
 
 
 
 
 
57.89%
拍卖公司征件难度会增加
 
除了3.51%的从业者认为2020年的拍卖总额不一定会缩水之外,剩下的96.4%的受访者都认为今年的拍卖会有不同程度的缩水。对于其他市场参与者,关注的无非是“会有什么作品上拍、会创造多高的价格”;但对于拍卖公司而言,核心问题则是“能征集到什么作品、招到多少买家”。
 
不到20%的从业者认为2020年拍卖公司的征件难度会减少;剩余的人,则分别认为征件难度会增加(57.89%)或难以判断(22.81%)。
拍卖公司征件难度变化
拍卖公司征件难度变化
26.32%
线下拍卖最不被看好

 
4月18日起,中国嘉德推出了第16期网络拍卖会。与往期只宣传作品的方式有所不同,此次嘉德拍卖的工作人员都在朋友圈发出了作品在室内的虚拟效果图——而以往,这种方式多是被中小画廊用于宣传作品。4月19日,北京保利也在微信公众号大力推行私洽拍卖。而在此次调查中,这两种模式也最被看好。
 
在目前所知的艺术品电商中,交易规模及金额最大的或为微拍堂,这是一个专注于文玩领域的线上直播拍卖平台,拥有庞大的受众。但当代艺术在其中所占份额极小,只有当代书法领域的鲁大东等少数几位艺术家的作品位列其中。
哪种交易方式能取得更大突破
哪种交易方式能取得更大突破
知乎上有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提问:“在佳士得工作,除了春拍、秋拍之外,他们夏天和冬天都在干嘛?”他们往年肯定不是在休寒暑假,而是在忙着征件、招商、巡展;但是今年情况就不一样了。3月初佳士得便宣布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关闭部分办事处、推迟美洲及欧洲拍卖,并让驻欧洲的员工进行休假计划,还将解雇一些临时的外部承包商,以及开展公司高管自愿降薪行动。
而截至4月初,苏富比拍卖行已经被迫关闭了全球10个拍卖场所和大约80个办公室,并将对12%的员工实施强制休假(据悉苏富比拍卖行在各地共有约1700名员工),并且还将对美国和英国保留的员工进行20%的减薪,高管们也将削减30%的薪酬,加班费和绩效奖金将暂时停止发放。
 
香港苏富比在宣布春拍4月移师纽约后的一个月,又重新更改了计划:7月继续回到香港举槌。这个时间段也可能是香港史上最热闹(拥挤)的拍卖周了:目前除了嘉德香港、香港邦瀚斯暂未对外公布春拍日程之外,佳士得香港、富艺斯香港、保利香港都将定于7月5日-12日的一周内举办拍卖。而中国大陆地区的拍卖公司,目前还尚未公布春拍具体日期。
拍卖行的有效自救举措
拍卖行的有效自救举措
56.14%
西方艺术、早期华人作品为热门,写实绘画或面临出局
 
非常时期,什么样的作品会脱颖而出?西方艺术、古董、早期华人艺术品得票均超过五成以上,在专业人士眼中最有望成为今年明星拍品;其次便是潮流艺术(40.35%)、“70、80、90后”青年艺术家作品(36.84%)。而得票数最低的,则是当代水墨(7.02%)和写实派绘画(3.51%)——这两类作品,都是前几年在二级市场创过新高,如今又创过新低、处于洗牌中的板块。
“明星拍品”对应的自然是“最热门艺术家”(备选名单参考《Hi艺术》年度榜TOP10)。赵无极、刘野以相同票数(均为59.65%),被视为近现代及当代的龙头艺术家;紧随其后的常玉(52.65%)、奈良美智(36.84%)都在2019年创下了天价拍卖纪录。
2020年明星拍品会在哪个板块中出现
2020年明星拍品会在哪个板块中出现
2020年谁是最热门的艺术家
2020年谁是最热门的艺术家
大萧条还是短期冲击?33个数据预测疫情后的艺术市场
“黑马艺术家”的备选名单则参考《Hi艺术》年度榜TOP50。郝量的票数遥遥领先,成为当之无愧的“80后一哥”;其次为余友涵、黄宇兴并列第二,毛焰、屠宏涛、陈飞并列第三。无论一、二级市场,他们都是炙手可热的艺术家。除余友涵之外,其余几位均有国际画廊的推动。在没有进入前五名的其他名单中,贾蔼力、刘小东、王兴伟、李津、赵赵也同样被看好。
2020年谁会成为黑马?
2020年谁会成为黑马?
大萧条还是短期冲击?33个数据预测疫情后的艺术市场
入场好时机倒计时,只差入场者
 
 

 
59.64%
认为不会有超级藏家出现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随即艺术市场遭受重创。但2009年,一位新人入场,承包了多场拍卖中的最贵作品,一举奠定了自己在收藏界的地位,他就是刘益谦。而今天,还会有这样的超级大藏家出现吗?受访者中的四成相信今年会出现超级藏家,剩下的六成答案则是“不相信”和“不确定”平分秋色。
近些年随着藏家寡头化成为趋势,机构藏家逐渐显示出了更大的优势。但在对今年的预测中,九成以上市场人士认为机构藏家的收藏预算会有减少,其中“大幅度减少”得到了一半的投票。
2020年是否会出现超级大藏家
2020年是否会出现超级大藏家
2020年机构收藏家的预算变化
2020年机构收藏家的预算变化
3000万以上
2020年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最高单价

 
3000万元,是近些年中国当代艺术一等品的正常价位。有54.38%的市场人士都认为今年现当代艺术的最高单价会在3000万元以上;这其中有一半人(29.82%)认为还能达到5000万元以上。
 
2019年,中国近现代及当代艺术的二级市场最高单价作品分布是常玉的《无裸女》(3.04亿港元)及冷军的《肖像之相——小姜》(7105万元),这同样也是两位艺术家的拍卖纪录作品。截至目前还没有拍卖公司披露完整的春拍名单,谁的作品会创下高价,答案在等待揭晓。
2020年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最高单价能达到多少
2020年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最高单价能达到多少
52.63%
“千禧一代”不会成为主流买家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参与2019年佳士得香港竞投的买家中,20%以上是“千禧一代”;苏富比的市场报告也显示,“2019年近40% 来自亚洲的竞投人士年龄为45岁以下。在NIGOLDENEYE专场拍卖中(Kaws破纪录专场),约一半竞投者的年龄低于40岁。”
出生、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千禧藏家,在近些年的市场表现中逐年突出,因此符合他们收藏趣味的潮流艺术、西方艺术,也在近些年的市场中逐渐流行。但在多数从业者看来,千禧一代依然难以成为市场主力。
“千禧一代”是否会成为主流买家
“千禧一代”是否会成为主流买家
“千禧一代”的收藏趣味集中在哪些方面
“千禧一代”的收藏趣味集中在哪些方面
大萧条还是短期冲击?33个数据预测疫情后的艺术市场
57.89%
不相信“报复性消费”
 
 
疫情发生以来,便经常听到“报复性消费”这个说法。但在收藏家其他支柱产业受挫、收入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大谈“艺术收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57.89%的市场人士都认为疫情结束后并“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但一半以上都认为收藏的最好时机是2020年下半年。
疫情过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疫情过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疫情之后,何时是收藏的好时机
疫情之后,何时是收藏的好时机
中国更被边缘化,但上海重要性上升
 


64.91%
中国当代艺术份额会被国际进一步挤压
 

香港市场从“泛亚洲化”到“全盘国际化”只用了短短几年;我们多年前喊出的“掌握话语权”在此刻听来更像是一句戏谑。超过六成的资深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中的所占份额,未来还会被进一步挤压;与此对应的是,近五成受访者认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地位将更被边缘化。
国际艺术市场中,中国当代艺术是否会被进一步挤压
国际艺术市场中,中国当代艺术是否会被进一步挤压
疫情过后,中国艺术市场的地位是否会提高
疫情过后,中国艺术市场的地位是否会提高
78.95%
上海最被看好,香港面临严峻挑战
 

“上海PK香港”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全球最重要的几大国际城市中,哪座城市将在疫情过后会变得更重要?上海也以绝对优势领先(78.95%),超越北京(42.11%)、纽约(31.58%)、伦敦(31.58%)等城市;而香港的得票率位列第五(22.81%)。作为亚洲艺术市场的中心,香港被一半以上的从业者认为其“重要性将会下降”。
而在其他领域,香港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据香港零售管理协会发布的最新零售业调查,疫情期间香港地区有96%零售商正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有66%公司严重亏损;今年2月至5月,香港地区有5200间店铺结业,累计有1.04万人被解雇;若没有纾困措施协助,而疫情又持续,情况会再恶化。最坏情况是到年底会有1.52万间店铺倒闭。以全港6.24万间零售店铺计,即每4间便有1间结业,结业率达25%。
疫情过后,哪座城市在艺术上的重要性会提升
疫情过后,哪座城市在艺术上的重要性会提升
未来香港的重要性会发生哪些变化
未来香港的重要性会发生哪些变化
依然关心艺术,对未来比较悲观或谨慎乐观
 
 

91.23%
没有降低对艺术的关注度
 
 

疫情发生以来,每天变化的疑似、确诊、死亡数字成为全民关心的头等大事。谈艺术,也似乎变得不合时宜。
 
但仍有九成以上的受访嘉宾依旧保持着对艺术的关注:其中24.56%的人对艺术关注得“更多了”,66.67%的答案为“和以前一样”;不过也有8.77%的人坦言对艺术的关注比从前少了。
疫情发生后是否还关注艺术
疫情发生后是否还关注艺术
这场疫情中,服装、餐饮、电影、娱乐等都是重灾区。根据4月初优衣库( Uniqlo)母公司迅销集团(Fast Retailing)及星巴克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2月优衣库同店销售额下滑近80% ,预计到6月-8月才有可能回到与往年持平的水平;而星巴克中国门店2月的销售额同比下滑78%,预计中国市场的业绩未来两个季度(6个月)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4月3日,“美国数十万加仑牛奶倒下水道”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由于疫情冲击,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奶农受到严重冲击,很多家庭在疫情初期囤足了过量牛奶,导致牛奶产能过剩。这一幕,似乎是中学历史课本的内容重现。那么此刻究竟是大萧条还是短期冲击?在80%以上的艺术市场从业者眼中,艺术圈至少要一年及以上才能摆脱疫情的影响。而关于对今年艺术市场的态度,“谨慎乐观”“比较悲观”两个选项几乎各占一半。
疫情对艺术市场的影响会持续多久
疫情对艺术市场的影响会持续多久
对今年艺术市场的态度
对今年艺术市场的态度
行业大洗牌,艺术市场格局生变
 
 

“疫情之后,艺术市场格局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列出了10种可能性。排名前三并且得票率超过50%的答案分别是:艺博会深度洗牌(82.46%)、画廊数量锐减(64.91%)、艺术家市场份额剧烈分化(52.63%)。
正如远在瑞士的艺术品经纪人寿含章所言,“这场疫情会让弱者更弱,一些挣扎着的艺术家和画廊会在此次危机中彻底失败,而大型画廊将具备更大的垄断市场能力。”艺博会、艺术家也是如此。只有抓住机遇者,才可能有未来。比如“艺术电商出现强势玩家”(42.11%)、平民化的艺术消费更普及(36.8%)则被看好。尽管冬日寒风凛冽,但春天也不会因此取消。
疫情过后,市场格局的变化
疫情过后,市场格局的变化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