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家攻陷上海, 当代艺术依然被西方规则套牢?

作者:刘霞 2017年11月24日 专题话题
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吸引着国际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关注,相比于机构进入中国系统的困难重重,艺术家作为个体,以展览的方式进入更容易。所以国内在今年表现出了极狂热的国际艺术家展览热潮,从美术馆的大牌艺术家到画廊的国际艺术新秀,带来新鲜视角的同时,落入非常现实的问题,极大的压缩了中国艺术家的出场时间,占用了本该属于中国艺术家的资源。而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家的功夫似乎并没放在国内,而更多的用在了如何闯国际上。更多年轻艺术家寻求海外展览或者同海外机构的合作,这也很直接的反应了虽然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在当代艺术话语权或者游戏规则上依然无力,而中国艺术家是否又能真正融入国际体系中,也还是个问题。而在中国艺术家闯世界、国际艺术家入中国的一来一往中,大家最终的结果是否又是殊途同归呢?
国际艺术家攻陷上海, 当代艺术依然被西方规则套牢?
国际本土攻坚战之上海“沦陷”
 
 
通常我们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输入和输出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当代艺术的这场战争在赤裸裸的金钱这面照妖镜面前的时候,同样硝烟弥漫。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艺术周上,ART021的进一步国际化以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西方画廊带来的艺术作品销售的强势,让本土与国际的争锋相对再次成为焦点,有藏家甚至表态:“我们看到了眼下中国画廊在国际画廊的强势进攻下的举步维艰,也看到了我们评论和学术的力量不够强大……在当代艺术目前还是以西方至上主义为定势的思维里,任何反思和差异的模式都是异端,中国的当代艺术要么建构自己的文化体系,要么自愿服从西方文化霸权,要么就是被灭亡。”
 
而抛开博览会的主战场,从上海范围的画廊和美术馆同期举办的展览来看,上海艺术周期间正在展出或者开幕的艺术家个展有28个,其中,中国艺术家个展有16个,国际艺术家个展数量为12个。虽然在数量上本土艺术家依然占有优势,但从比例上来看,这样的优势也是微乎其微。而从展出艺术家的知名度来看,安东尼· 葛姆雷、朱利安·罗斯菲德、A.R.彭克、名和晃平……国际艺术家明显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在上海艺术周期间的本土和国际力量PK中,国际势力胜出,而这场本土和国际的坚守战中,上海基本沦陷。
上海艺术周期间
国际艺术家个展VS国内艺术家个展
国际艺术家攻陷上海, 当代艺术依然被西方规则套牢?
是入侵还是善意传播
 
国际大师展览的热浪,也并非在上海艺术周期间才出现。从今年年初,我们就已经陆续做过几个关于国际大师展的话题,(正在成为日常的国际大师展,消费升级还是阴谋论?)也从中看到了越来越成为日常的国际大师展背后的国际画廊的力量,而这层更深入的力量也随着展览的增加越来越明显,从上海到北京,大量的美术馆成为了国际画廊为艺术家在中国举办展览的首选。
 
来中国举办个展的艺术家也从大师级别迅速向当红艺术家甚至国内并不太有认知度的新锐力量过渡。展出场所也从非营利的美术馆机构迅速向画廊这类可以“变现”的机构过渡。我们在之前的文章“西风东渐,国外艺术家在中国的展览会持续发酵吗?”以及“为了在中国展览,外国艺术家竟然这样拼”中详细列举了各个机构在过去近一年中的国际艺术家展览,以及其背后的成因。
 
但对于这一现象,各种立场和角度的态度依然褒贬不一,但正如国际资深dealer李苏桥说到的那样:“商业的归商业,学术的归学术,这样的口号是旧时代的陈词滥调和今日无法撞线的理想终点,商业与学术的纠缠是整个艺术世界的新常态。”大量的国际艺术家进入中国市场,这背后是否意味着国际艺术家对中国艺术市场的蚕食?而与此同时,另一轮的中国艺术家国际征战之路也已经开启,除了曾梵志在荷兰梵高美术馆同梵高同台展出,蔡国强在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向绘画致敬之外,以本土为大本营的年轻艺术家也越来越多出征欧美希望建立自己的国际地位,Hi艺术(在海外办展,中国艺术家能搏出位吗?)的文章中也对其详细列举,并挖掘了中国艺术家在国际的种种境遇。
复星艺术中心A·R 彭克展览“暗喻会否成真?”
复星艺术中心A·R 彭克展览“暗喻会否成真?”
曾梵志在荷兰梵高美术馆“曾梵志|梵高”展览现场
曾梵志在荷兰梵高美术馆“曾梵志|梵高”展览现场
而归根到底,在“入和出”之间,话语权是否转换,是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开始逐步建立自身在国际的文化艺术话语权?还是依然在西方话语权一统下进一步被套牢?我们邀请了当代艺术领域不同背景和角度(艺术家、策展人、本土画廊主、国际画廊主)的几位嘉宾,抛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求证,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清晰的思路。
采访嘉宾名单(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夏季风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

小麦  麦勒画廊联合总监

菏心(Claudia Albertini) 意大利 Massimo de Carlo画廊总监 

卢玫  柏林候鸟空间负责人

兰陵王 资深当代艺术工作者

程小牧  策展人,DawanArt创始人

王从卉  收藏顾问,独立艺术评论人

黄燎原 北京现在画廊负责人

aaajiao  艺术家
采访嘉宾名单(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夏季风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
小麦  麦勒画廊联合总监
菏心(Claudia Albertini) 意大利 Massimo de Carlo画廊总监 
卢玫  柏林候鸟空间负责人
兰陵王 资深当代艺术工作者
程小牧  策展人,DawanArt创始人
王从卉  收藏顾问,独立艺术评论人
黄燎原 北京现在画廊负责人
aaajiao  艺术家
Hi:国外艺术家的展览增多是否压缩了中国艺术家的出场率和市场份额?
 
夏季风:中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是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国外艺术家以展览的方式,试图在中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抢滩中国市场,从商业规律来看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捷足先登,确定是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能,而现在只不过换成了文化产品。比起电影等市场,中国当代艺术的处境算是够幸运的了,因为关税等诸多问题,至少这些外来的展览大多数是路演、背书而已,争夺艺术市场份额并不激烈。不要纯洁天真地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降临,或许事实上比想象中来得更疾速。
 
兰陵王: 中国当代艺术明显产能不足。一、美术馆体制发展多年不健全,很少有计划地支持艺术家创作,展览只能一次性的消耗艺术家在工作室里多年囤积的优质作品,而无法与艺术家共同创造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项目。原有的积累消耗殆尽,立刻没有换血能力。二、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急剧扩散,我们只能遥望着全世界各地伟大的艺术机构生产出石破天惊的宏伟巨制,而低头是国内体制和经费的局促,一席本应华美的袍上爬满了补丁和跳蚤。于是产生了中学课本三大矛盾之一,低下的生产力和生产结构,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创造能力不足,学术判断力不够,经费不多,无计划性导致没时间,也使国内的美术馆从制造一个不知道是否能收回成本和声誉压力的展览,转变为不如平移一个现成的海外大师展览。
龙美术馆西岸馆安东尼·格姆雷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安东尼·格姆雷展览现场
黄燎原:艺术全球化和艺术市场全球化是大势所趋,选择一直在双向进行。中国藏家在十年前就对国外艺术抱有兴趣,只是这些年愈演愈烈。收藏家都很聪明,他们会选择自己需要的艺术品,无论中外。我们画廊国外艺术家的销售一直都很好,国内很多顶级藏家和美术馆,都经常向我们购买甚至是预定国外艺术家的作品。
 
卢玫:很显然无论从市场上还是学术领域在最大限度的开放和交流,不仅仅是策展人和艺术家对国外艺术的了解和接触,公众也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国际艺术实践开阔视野,培养公众的新知和视野本身也是美术馆份内的责任。丰富的新信息和新知识必然需要树立和梳理价值体系,一个新的时间线正在开端,中国当代艺术从“没有年代”的“胜利者清单”进入“没有国界”的“人民的记忆”应该是好事。所谓影响国内艺术家的市场份额和出场率应该不是一个成立的问题,其实很多场馆和空间都很需要好的项目内容,就现在展览的效果来看观众的成长非常快,很快形成了对展览项目的判断,近年展览项目的进步也是市场有对好项目的饥渴和推动。
 
程小牧:全球化和自由市场本身就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好的艺术”和“坏的艺术”有时候超过“国外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的区分。当然,机构和市场选择国际大师和国外年轻艺术家,除了艺术品质的考虑外,时常是一种利益主导的结果。艺术有强烈的文化语境,有自己的土壤,从长期来看,培育自己的艺术展览资源和市场资源,其实是更有价值的事,这需要一点点的投入和建设。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价权和裁判权在西方,改变这种状况,首先需要国家层面的对当代艺术的尊重,同时也需要国内机构、画廊、美术馆、藏家和批评家的共同努力,有意识地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多做一点切实的事情。
昊美术馆(上海)开馆展“宣言:朱利安·罗斯菲德”展览现场
昊美术馆(上海)开馆展“宣言:朱利安·罗斯菲德”展览现场
Hi:国内美术馆和画廊为何在现阶段纷纷选择为国际艺术家办展?
 
夏季风:缺什么补什么,中国画廊或者美术馆乐于接受国外的一些展览,恰恰说明在这方面的内容是缺乏的,需要互补。正如肯德基到来之前早餐只有油条大饼,突然它带来汉堡包让你多了一个选择,何乐不为?再说毕竟来的是一些很不错的展览,多少会对国内的艺术创作起到一定的交流作用。
 
王从卉:客观来说美术馆和画廊要分两种情况来讲。一个是美术馆的部分,中国有实力和真正在正常运营的美术馆数量还是十分稀缺,所以国际艺术家进入中国可以选择的美术馆非常少,大多集中在龙美术馆、民生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这曝光率非常高的美术馆,也就造成一种国际艺术家展览多的错觉。这部分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中国的美术馆生态中的美术馆数量上的稀缺,所以理想的状态,是中国还需要在不同层面、不同专业方向领域来精耕细作的美术馆的出现和补充,也包括在各个城市以区域性文化特点出发的美术馆的补充,才会形成好的美术馆生态。
从画廊而言,其实仔细看,中国画廊经营海外艺术家的比重还是非常少的,大概都不到10%,大可不必有被挤压的担忧。并且外国艺术家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是相当长的时间,需要通过美术馆、画廊、艺博会等各个层面不断强化这个艺术家的曝光认知,才能形成所谓的市场份额。
 
卢玫:画廊和美术馆还是本着做好项目推动文化市场的目的,同时都有衔接国际艺术市场的热望。从观众的角度上讲,由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史不是一个相衔于世界时间链条中的进程,而是一个忽然绽现的“奇葩”, 曾经的视觉断代已经被网络时代消化。对热爱视觉艺术的观众来说现在很多场馆都可以引进当代优秀的艺术项目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大家十分享受在这个网络时代可以和世界同步。
 
程小牧:除了艺术价值的考虑,这肯定也是一种利益选择,也有打造自身国际化形象和品牌、宣传自己的收藏品等需要。我个人尽量从共同的艺术价值的标准看待国内外的艺术家,我认为,国内的优秀艺术家完全可以与全世界的优秀艺术在同一层面上对话。
 
小麦:中国在整个国际上越来越重要,当然当代艺术也是越来越重要。但美术馆更多的是为一些研究项目来做展览,而画廊最重要的目的是销售。商业的反应通常都会比社会型调研的展览要来的更快,因为画廊是商业的机构,他们可能会更快的去抓住这种机会。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群展“无幕可落” 乔治·伊恩·麦克马洪作品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群展“无幕可落” 乔治·伊恩·麦克马洪作品现场
中国艺术家的国际之路
 
Hi:中国艺术家的国际“镀金”之路还有必要吗?
 
王从卉:前段时间刷屏的焦点是蔡国强在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的展览,还有曾梵志在梵高美术馆的展览,这两位都是一线当代艺术家在国际顶级美术馆办个展。这个现象在今年的状况比较明显,这里面值得关注的点是,当市场从泡沫回到相对平静的时候,中国艺术家重新洗牌,开始寻求在国际上重新定位和洗牌的机遇和机会,从一线艺术家开始,大家都在做这个动作,蔡国强、曾梵志算是典型的例子。
年轻艺术家和中坚力量的人在国外办展览的情况和海外艺术家在中国的状况是对等的,从数量和目前走出去的密集和频率程度来看,处于非常少和非常初级的状态,但也可以说是渐入佳境,无论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艺博会,大家开始找到通道。国内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也开始进行美术馆层面的学术推广。这些都是特别好的动态和方向,也同样是在十年一个周期的市场泡沫的背景下,画廊开始有长远的动作、计划、规划来经营自己代理的艺术家,在美术馆等更重要的层面做他们应该做的工作。
 
黄燎原:中国艺术家在海外办展目前看商业上收益不大,但会积累一定的学术分,对未来应该有好处。明年一月我们的洛杉矶新画廊即将开幕,双边交流肯定会越来越多。
 
aaajiao:我们不会说美国当代艺术,欧洲当代艺术,但我们会自称中国当代艺术,这和我们自称是黄种人一样。如果我们坚持做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离开中国确实不如留在中国。
艺术家娜布其在巴黎DawanArt项目空间的驻地项目以及研讨会现场
艺术家娜布其在巴黎DawanArt项目空间的驻地项目以及研讨会现场
程小牧:“买单”、“镀金”,好像都是从商业利益和市场出发。我觉得,中国艺术家在国外办展会获得更多的被了解、被认识的机会。发出声音,是很重要的。当然,任何接受都包含着误读,当两种文化差异大或力量对比悬殊的时候,带有偏见的、傲慢的误读更是难以避免。
 
兰陵王:中国当代艺术专业教育和大众教育也严重不足,对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为零。从作品自身体系的建构,和一个艺术家个人体系的建立,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惯性不是体系,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深入程度,以及创造性的转化才是。中国当代艺术里出现的好的艺术现象,确实是外国人会更加的慧眼识金,而中国的大环境麻木不仁,缺少外在的激励系统,只能谈个人化的坚持。外国在普遍的艺术教育和独立自觉不盲从的方面,毕竟比我们早发展不止10年。
夏季风: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不多但也不算少,因此在国际上的展览机会应该说也不是寥若星辰。一方面这是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与展示,一直有着令人不可理喻的执拗。但是,国际上一些众所周知的公认的重要美术馆,推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大型展览,的确不多。这种情况有时候无关艺术的好坏,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以及文化价值的认同问题。至于国外画廊代理中国艺术家,至少是选合适的,同时希望艺术家背后的中国藏家来买单,也是一家稍有经营脑子的画廊都应该要考虑的正常因素,相信谁都一样。
 
卢玫:很多艺术家寻求国际合作或是跨文化合作的动机是碰撞,是听到和看到不同的反应和反馈从而丰富自己的输出体验,不仅仅是谁买单的问题。同时我觉得即便中国艺术家拓宽海外影响力由中国藏家买单也不应该是什么问题,文化自信的树立是应该首先建立在本土市场上。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和影响力是收藏价值很大一部分,本身这并不应该是一个单向的行为,而是一个共生的行为。过去那种墙外开花墙内香本身也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关键还是自身的价值体系建设混乱只能任由他人判断和跟随。
柏林候鸟空间在11月17日开幕的新媒体展览“无量佛”,展出了冯且、高郁韬、雷本本、李子沣、梁智鹏、呂思斯、罗蔷、雎安奇、施政、王若晗、张翀11位多媒体艺术家的作品。
柏林候鸟空间在11月17日开幕的新媒体展览“无量佛”,展出了冯且、高郁韬、雷本本、李子沣、梁智鹏、呂思斯、罗蔷、雎安奇、施政、王若晗、张翀11位多媒体艺术家的作品。
“出、入”之间
话语权变了吗?
 
Hi:在艺术家的“出、入”之间,当代艺术的话语权东移了吗,还是更加西化了?
aaajiao:欧洲人民用了很久去反思欧洲中心主义,可是我们依旧要做中西对比,把自我陷入东亚研究的范围,被采风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是否真的有观点和知识分享给世界是我更关心的。
 
王从卉:是会形成话语权的渐变转化的过程,海外艺术家之所以进入中国,是看到中国的市场和广大的整体群体的观众和藏家,这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在这个因素上,中国藏家选择的问题就变得更重要,未来投票的重要性都会更大,无论是在拍卖行还是画廊,现在中国的藏家需要特别关注自己如何为未来投票的命题,而不是糊里糊涂跟着拍卖行或者机构走,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和洞见。
 
卢玫:自90年代中期始“话语权”变成了大陆艺术圈萦回不去的梦魇,是一道必须去面对的令人晕眩的深谷,学术政治和市场政治幽灵出没、猩红漫天。较之权利上的对峙,利益上的认不认这个话题在中国更接地气一些。市场份额和话语权是决策和政策层面的问题,是一级二级市场整合以及学术生产力和国家国际话语权层面的谋略。但促进这种交流和开放是进步的,目前还是看清市场对展览项目的供求关系作为先决条件。
上海hiart space “反通俗建构-恩里科·巴赫”个展现场
上海hiart space “反通俗建构-恩里科·巴赫”个展现场
兰陵王: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吸收海外的先进经验,这完全是一个讨论了一百年的具有普遍性的给分题。我们处在一个历史进程中的必然阶段,很多的坑都要一个一个的亲自跳,才知道滋味。历史就是在盲目的、功利性的、混沌的合力当中前进的。话语权这事儿简直是个冷笑话,你又不是十九大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还要凭老子有钱嚒?这是典型的不懂得文化规律的体现。
 
夏季风:卡夫卡在一篇短小说中写到一群鞑靼人闯进了一个城镇,然后在露天广场上席地而坐,燃起篝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即不侵占别人房子,对住在里面的那些人也熟视无睹,而自诩主人的文明人也无法与他们沟通。话语权有时候就像他们之间的处境,近在咫尺,貌似唾手可得,然而却又存在着上千年的隔阂,不要说转换,就是清晰交流估计都存在着重重困难。在我看来,只有构建自己的话语权,你才会有肉吃,你的栖身之地才不会让人剥夺,因为在这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之间,彼此的话语权相对自己而言,可能即无力又无效。
 
菏心 Claudia Albertini:古根海姆最近在做的展览“Art From China” 光是展名已经是很大突破。展览叫Art From China,而不是 Chinese Art, ,某程度上是认同了一个文化底下产生多种多样的艺术,而不是光引入人们认知中的“中国艺术”,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