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作者:吕晓晨 2018年8月7日 专题话题
一座坐落在中国边境线上与朝鲜隔江相望、一年只做一次展览的美术馆——鸭绿江美术馆,在继2017年9月开馆展“王鲁炎个展”之后,终于迎来了其第二次展览的亮相:“2018年度:孙世伟、刘克雁、阎锋、吕文婧作品展”。这四位“孤独”的艺术家,长期在丹东这个边缘地带,倔强又认真地从事着各自的艺术创作。他们的工作环境超出你的想象,展览亦是如此。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鸭绿江美术馆“2018年度:孙世伟、刘克雁、阎锋、吕文婧作品展”展览现场
鸭绿江美术馆“2018年度:孙世伟、刘克雁、阎锋、吕文婧作品展”展览现场
6月23日,“2018年度:孙世伟、刘克雁、阎锋、吕文婧作品展”在鸭绿江美术馆二号馆开幕,展览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呈现。
 
相信从未涉足过丹东这一片土地的人来说,这里是偏远又神秘的。虽然纬度和北京相仿,但地处东北,隔江便是朝鲜的新义州,因此这座城市不但地理位置处于中国的边缘地带,在当代艺术领域,更是远离主流语境。
 
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当代艺术的创作环境显然无法与北京、上海相提并论,没有展览机会,缺乏交流平台,本地的艺术家显然是孤独而艰难的。但即便如此,这里依然有一群仅凭着微薄收入,也要坚持艺术梦想的人。其中孙世伟、刘克雁、闫锋、吕文婧四位,正是这样的艺术家。
 
但这四位艺术家并非刚刚崭露头角的新人,他们也曾参加过主流展览并有奖项加身,也有一线城市的画廊经营代理他们的作品。但是,他们却选择了偏居一隅,在丹东这座小城进行艺术创作,在远离热闹并且更加困难的地带进行自我探索。
 
这四位艺术家,有的产量有限——仅一件作品就用了十年的光阴还未创作结束;有的以庞大的数量,只为建构一件完整的作品形态与理念;有的打破空间和想象力的界限,将创作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他们是一群有理想的人,在市场的洪流中,不被裹挟其中,更不是简单抗拒,而是在每个实现自我的细微中寻找那一丝曙光。
 
作为丹东目前有且仅有的一座当代美术馆,鸭绿江美术馆不但肩负着把当代艺术引进边疆的重任,更是要致力于点燃本地的当代艺术星星之火。作为整个美术馆开馆以来的第二次展览,同时也是二号馆的开馆展,“2018年度:孙世伟、刘克雁、阎锋、吕文婧作品展”以年度艺术家群个展的方式,在鸭绿江美术馆二号馆拉开序幕,这不但是一次对本地艺术家提供平台的机会,更是在丹东建立起不可或缺的国际化当代艺术交流语境。
▶ 孙世伟,以手撕来摧毁并重建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孙世伟在开始新的艺术语言探索后,从原来屡获全国重要美展大奖的荣耀,“沦落”到现在多年几乎不参加展览的孤寂。问其感受,他说:开始新的创作语言后,心底反倒更踏实了。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我是一个画破烂画的人,我纸上作品解决的是一种情绪上的逼真。我不用残破的物体去直接表现破败的效果,而是把完整甚至完美的东西用一种极具残破的手法来表现残缺不全的视觉样式,进而来强化对主题的表达。”
告别油彩绘画语言后,他以手撕的方法,以对画面的摧毁,形成新的建构可能。撕的动作是对画的动作的否定,撕纸也在画的平面上建立了一种三维的立体关系。“反映情绪上的逼真是我纸上作品的核心部分。我尽可能地把完整的东西用一种极具干预性的手法将其转化成残缺不全的视觉样式,进而来强化对主题的表达。” 
“作品的完成过程应该是作者心路历程的体现,而不是解决技术问题的终结。”
“作品的完成过程应该是作者心路历程的体现,而不是解决技术问题的终结。”
▶ 刘克雁,一年千张画来完成一件作品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刘克雁常年独来独往,靠带两三个考生维持生计。他的工作室冬季没有取暖设备,颜料冻得拉不开笔。这样的生存状态,并没影响他艺术创作生活的规律性。每天凌晨3点,他准时来到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我不参加任何交际饭局,谁叫都不去,没有理由,就是不去。”他的一件作品经常用时一年左右时间,用上千张图来完成。十几年来,他都呆在朋友提供的工作室里探索他的人生密码。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刘克雁作品展览现场。两年前他开始在打孔纸上进行的艺术语言探索 ,这件《未被修正的生命密码》,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记录了他每天情绪、状态、感受的不同变化。由单色铅笔完成,风格自由随性。
刘克雁作品展览现场。两年前他开始在打孔纸上进行的艺术语言探索 ,这件《未被修正的生命密码》,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记录了他每天情绪、状态、感受的不同变化。由单色铅笔完成,风格自由随性。
“‘意料之外’我喜欢这个词,‘情理之中’这个词我保持怀疑。我的作品都是在意料之外产生的,一开始有了一个点子,在这点基础上我去行动,在行动中去思想,而不是思考成熟了再做。让行动带着你的思想走,你的思想又营养了你的行动。这就有可能出现意外或失败,这是我正想要的。这时固有的经验和知识会被阻断,逼着你去独立思考,保持怀疑。对于我来讲,装置和绘画并没有区别,只是处理的方式不同。我在这两者之间不断的修正。我一直在想,可否不在艺术史框架内做东西或者说是创作?有形、无形、具象、抽象这些词对我来讲都是无效的。这是我实验的理由。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他使用打印纸这种非正式材料,造型也去除了传统美学视觉效果,用上千幅画面的装置性呈现方式,每件作品长时间的持续,都是他艺术形式独特性、纯粹性的体现。
他使用打印纸这种非正式材料,造型也去除了传统美学视觉效果,用上千幅画面的装置性呈现方式,每件作品长时间的持续,都是他艺术形式独特性、纯粹性的体现。
刘克雁《正在进行的生命密码》,艺术家在展厅里放置工作台,将用一年的时间,每天不定时地来展厅,将第一件作品用的单色铅笔和第二件作品用的红蓝铅笔结合,在年度展期内完成这件作品。
▶ 吕文婧,已露锋芒却偏居一隅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吕文婧的工作室偏居丹东新城区,她也是多年基本没有社交活动,和丈夫马腾一起专心从事艺术创作。丹东艺术圈里好多人不知道他俩的存在。近几年,虽然吕文婧作品屡屡现身国内外一些画廊的展出,但她依然坚守自己的学术态度。孜孜探索中,她的艺术风格在不断变化,而且日渐鲜明。
 
《无题》这件作品在作品与现场具体环境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最初艺术家是利用展厅的不利条件——三扇窗的框体构思作品。用了她以往作品中的众多形象,充填现有三个窗体,向窗外挣脱,摆脱压抑与禁锢。

 
《无题》这件作品在作品与现场具体环境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最初艺术家是利用展厅的不利条件——三扇窗的框体构思作品。用了她以往作品中的众多形象,充填现有三个窗体,向窗外挣脱,摆脱压抑与禁锢。
 
“从小就决心做一个艺术家,并为之不断努力。工作室落在丹东,我觉得这里远离喧嚣。我喜欢安静与孤独的创作环境。不被打扰的创作环境会让我有更多精力去思考与创作。这次展览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了多次重组推翻,对于我自己也是一次学习与经历。”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布展后期 ,艺术家将这些作无望努力的生灵,从窗户上撤回,在中间的展厅堆起了一个坟墓状,意味着徒劳无望的努力,最后仍是死亡。在两个边厅,艺术家塑造了两个未知的生命体——死亡也意味着一种新生。这样三个展厅的作品就有机相连,成为一件作品。雕塑专业出身的吕文婧,将雕塑作品从以往单件有基座摆放 ,改变为多件无序堆放,从而去掉了作品的雕塑属性使其成为装置。
布展后期 ,艺术家将这些作无望努力的生灵,从窗户上撤回,在中间的展厅堆起了一个坟墓状,意味着徒劳无望的努力,最后仍是死亡。在两个边厅,艺术家塑造了两个未知的生命体——死亡也意味着一种新生。这样三个展厅的作品就有机相连,成为一件作品。雕塑专业出身的吕文婧,将雕塑作品从以往单件有基座摆放 ,改变为多件无序堆放,从而去掉了作品的雕塑属性使其成为装置。
▶ 阎锋,积极有序的现实主义者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阎锋在凤城市大堡小学教书。也曾在亲属开的小饭馆跑堂,收入微薄。他的工作室也没有取暖设备,但整洁有序,如同他创作的艺术品。
阎锋参展作品《流》,创作周期长达十年。由油彩颜料在麻布上绘出水墨般的线。十年下来,他做到了每条线气韵相同。那种冷静、自信、坚韧的表达,充分反映了艺术家对待精神和艺术的态度。
阎锋参展作品《流》,创作周期长达十年。由油彩颜料在麻布上绘出水墨般的线。十年下来,他做到了每条线气韵相同。那种冷静、自信、坚韧的表达,充分反映了艺术家对待精神和艺术的态度。
“我的作品大多体现视觉的观念,很少有情绪与叙事因素。 我想除了基本生活本身,更多的是喜欢自由,独立探究的习惯,在艺术的创作中得到了精神上的诉求,很享受一个人的边界思考与创作带给我的乐趣。我喜欢自然而言的状态,我是一个积极的现实主义者。”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他们身居六线城市,却在国境线上的鸭绿江美术馆呈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展览
他将可上墙的平面作品转换成平放在地面上的装置作品,其原本可被收藏的绘画属性因为装置的难以收藏而消解。他并不是抗拒市场,而是在根据作品内在逻辑需要进行创作,他在创作时从不考虑市场,不迎合其趣味。
他将可上墙的平面作品转换成平放在地面上的装置作品,其原本可被收藏的绘画属性因为装置的难以收藏而消解。他并不是抗拒市场,而是在根据作品内在逻辑需要进行创作,他在创作时从不考虑市场,不迎合其趣味。
▶开馆时间:
全年开馆
 
▶参馆时间:
10:00--12:00
13:00--17:00
周六、周日13:00--18:00
(每周一为闭馆日)
其中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预约参观时间。需提前一天或提前一小时预约,每周一为闭馆日。布展和节假日休息的闭馆日期,会在官方网站及时发布。
 
▶正在展出:
一号馆:“2017-2018王鲁炎”
二号馆:“2018年度孙世伟、刘克雁、阎锋、吕文婧”
 
▶展馆地址:
中国·辽宁·丹东·振兴区·月亮岛大街11号
 
▶联系电话:
0415--3190000
 
▶官方网站:
www.yam2006.com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