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量 为谁流下潇湘去

作者:朱赫 2016年12月5日 专题人物
知其白,守其黑

郝量工作室的色调大致上只有黑白,以及黄几种颜色,空旷的场域和墙面上若断若续线条的轮廓,将人的思绪投射到自己和未知事物的限界。
老子《道德经》中讲“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工作室中黑色的桌椅、电脑、作息时间,白色的纸、柜子、墙面和光,也为这句话作了详尽的注解。
这里空旷、整齐,每本书和学识都井然的被排列、叠放,毛笔和颜料也悉心得被安置在桌子的边沿。平淡与持续则使每天面对的相同事物互异,并呈现不同的面孔。
在约定的早晨,拜访郝量,因为展览临近,只剩一张作品还挂在墙壁上,尺幅巨大,占据了半个墙面。作品精致的令人震惊,在清晨光线的照射下,色彩、结构逐次显现。
宋代学者范应元注释《道德经》时讲:“白,昭明也,黑,玄冥也,知其昭明守其玄冥。”黑与白的融合也是度量作品的方式,面对郝量的作品,这互相调和的两极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白,是绢,是画面显现之物,承载绘画之道,让思考和气韵随笔墨晕染蔓延。黑,是墨,也指代不同的颜色,冲虚为道混沌昏黑,在白色的丝绢上显现澄明。
而工作室是艺术家的另一件作品,并且是艺术家本身。郝量谦和、内敛,文质彬彬,“知其白,守其黑”所言本意为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态势,也与郝量的状态暗合,至于是否“为天下式”倒也显得不再重要。

潇湘

新展名为“潇湘八景”,出自于郝量对中国艺术史的整体领悟。“潇湘脱离了地理的概念,成为了东亚文化的传统,而这种传统的题材可以对应西方的宗教作品。”
郝量的“潇湘”分别为:《瞬息》《万化》《遗迹》《琳琅》《雪色》《寰宇》《士游》《卧游》,非传统《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式的命名。
在同一件作品中,有平远、也有高远,有远山,也有近竹,有火焰,也有湖泊。这些无法调和之物,却常常被郝量归置于一副画面之中,并置于“潇湘”主题下,具备多重的复合。
卡尔维诺写《寒冬夜行人》:从文本的多重结构无法继续阅读开始,让整部小说处在数种分割的片段所形成的巨大张力之间。
在郝量的《潇湘八景》,观者也被搁置于多主题、层次的模糊之中。画面内部的意象矛盾亦和谐,绘画的过程更像是摧毁、重建,并循环往复。每张画面均构成一段与其他画面完全不同的叙述,而表述之间又参互成文。
而更值得推敲的是在郝量的《潇湘八景》中,传统美学的“可观、可居、可游”被完全颠覆,作品因为缺少视觉线索而无法被观赏,可居、可游,也因为郝量在画面中设置的重重语言障碍,而变得“不可居,亦不可游”。画面因为它的歧义、难度、复杂而处于封闭的状态,但它也依然向跨越矛盾的观众敞开。
  

Hi:“潇湘八景”可以说一个艺术史上标志性的概念,而你的展览也选用它作为标题。你对“潇湘八景”这个题材也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你的发现是什么?
郝:我是想做用一种项目性的方式来介入绘画,简单说就是把中国古代艺术史的传统当成整体来处理。通过一些研究工作,我发现“潇湘八景”应该被理解为体系性作品。桃花源或者潇湘八景它们不仅仅是只限于中国,它还是一种东亚传统。它从中国传到韩国,再传给日本,这是一个循环。而最终它成为一个脱离了地理概念的山水物体,可以说它接近于西方的宗教题材,成为一种绘画母题。
Hi:你创作的作品“潇湘八景”与原始题材的“潇湘八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何处?
郝:这种联系也可以讲是一个启发,潇湘绘画是复杂的系统,从宋朝的命名开始,它成为了一个绘画母题性的概念,直到后期依旧有以潇湘为题材的绘画,这是一种历史延续。而区别在于,我不是以传统的八个景观进行创作,我想用一个新的视角来面对过往的潇湘八景,希望能够建构自己的山水观。 
Hi:如何建构?
郝:从几个角度出发,其一是关于绘画史的问题,面对空间和时间,中国绘画当中不讲此时此刻,时间是讲究流淌运动的。那我就希望画出刹那的概念,这正好和绘画史相反。其次关于空间,潇湘绘画其实是一个景一个空间,像册页一样展开的手卷绘画,包括牧溪也是这种画法,但是到了马远他把八个景色组织在了一个手卷之中,也就是说把不同的空间空间全部归置于了一个流动空间中,来表达不同景色的转换,这种时空的流转性对我启发很大。我用绘画来呼应这种凝聚的空间,可能看似正常的空间,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歧义性,空间的每个面都对应着不同的时间和故事,既有近距离的,也有宏观的,但这些不同的基础面又被经营和概括在一幅画面之中。
 

Hi:就你具体的创作而言,你认为传统绘画语言在当代如何成立?
郝:现在越发觉得语言必须要内部找到动力,尽量让语言单纯,形式复杂。我做潇湘绘画就是为了回应中国画近代改良所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改良是以人物画作为突破口,使用西方现实主义来进行所谓的改良,但实质上这种改良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改造。我觉得问题的核心是你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我们必须回到传统绘画的源头,重新思考古典写真的传统是怎么回事。比如: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古代绘画中的人物形象,如何重新再去观察绘画中出现的植物或者山峰,我一直在研究和画一些小幅的东西,希望能够在技术层面和认知层面上做到更加单纯。
Hi:在你看来,东西方文明或者说古典水墨画和油画是否存在形式上的对立?
郝:我觉得是这样的,东方西方两种艺术形式的嫁接问题,都可以被还原为一种动力观。到了我们这辈人之后,包括我自己,态度是更加开放的,我们不应该有东西方的划分,所有的营养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吸纳。中国文明从古至今其实有很多外来影响,这种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也许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和佛教文明进入中原时的情形有所不同,但基本对待外物的原则应该都是类似的。在我看来,我觉得是好的东西我都愿意接受,艺术家也不会受到艺术史学家的观点,过分看重割裂或者颠覆。在我看来不同点很多都是作品的表象,而在实质上东西方文明都有着相同的追求。
Hi:如何评价自己的创作?
郝:就对我个人而言,我希望可以重新认识古代绘画的内部结构,并激发当下的创作。我不是一个靠天才创作的人,我个人还是靠各种滋养,最终生成出作品。创作对我来说不是靠天分,我不是燃烧型的艺术家,用燃烧来取得成就,我的艺术是敬爱能够在艺术史上的,我把艺术史作为一个整日来对待,我工作大多是通过学科、历史之间的交汇而产生的思考。我也更愿意独立的做自己的事情,并非说不愿意和一些团体抱团。但我更享受独立的创作状态,并自得其乐。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