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涛 最大可能地成为自己

作者:吕晓晨图片提供:偏锋新艺术空间 2017年6月10日 专题人物
置身在偏锋新艺术空间的展厅中,所有的作品都是每个人似曾相识的夜景:或许是夜跑者路过的某一栋楼房,或许是晚归时经过的两棵在风中伫立的树,也或许是疲惫的游子在旅途中邂逅的星光……那些天真的孩童之心,或是疲惫的英雄梦想,都能在此被安放。
康海涛
康海涛
一个人与一座城
 
康海涛从出生到后来的读书、工作,似乎都一直都没有远离他熟悉的西南小城。他绵阳的住宅对面有一座小山,山坡上有一座小的寺庙。康海涛说自己喜欢这座城市。他是绵阳一所高校的老师,上完课以后都在成都的画室里创作。“绵阳到成都现在很方便。”
画廊主王新友说康海涛是偏锋合作时间最长的艺术家之一:“都十多年了,真的不容易。”与这份交情一样稳定的,是康海涛的创作对象。对夜色中的景物的描绘,是康海涛一直以来所选择的意象。
《夜景》70×53cm 纸板丙烯 2001
《夜景》70×53cm 纸板丙烯 2001
从“梦魇”到老照片
 
 
“梦魇”,几乎是所有评论康海涛早期作品时会使用到的字眼。浓稠得如墨般的夜色,似乎永远都化不开。“我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就喜欢一个人晚上到处逛,说不清楚是逃避现实还是喜欢安静,还是冥冥中被什么吸引,风吹过,树叶晃动,有光穿过,影子也在沙沙晃动。”
 
直到2010年,康海涛创作了《墙》,抽象的意味开始在他的画面中显现。简明的几何色块取代了从前“梦魇”中的客观写实。但他的尝试却不止于此,2012年的《彩色房子》,让人们看到了色彩丰盈的日常景色。
 
展厅一层的一个房间里,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康海涛拍摄的照片,背景音是咔嚓不断的快门声。“我拍了近万张照片,每次拍摄都会把照片洗出来,然后创作的时候再选择最能打动我的图像作为创作对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康海涛的作品都如同斑驳褪色的老照片,似乎被时间蒙上了一层磨砂感。
《风》30×40cm 纸板丙烯 2007
《风》30×40cm 纸板丙烯 2007
从距离感中寻找存在感
 
 
萨特在他的《绝对距离》中曾如此评价贾科梅蒂的雕塑:“每当你想走近那些雕塑想看清局部的细节时,你会发现这样做是徒劳的,因为你被来自远处的整体性幻觉所蒙蔽,只有接近时这样的幻觉才化为泡影,是绝对距离使对贾科梅蒂雕塑的感知成为可能,这样一来,未来始终处在期待的到来之中。”
 
这种“距离感”也是康海涛所追求的,一张描绘金属的作品,走近看却只是黑白一片。只有站在一定距离之外,那种泛着光泽的、褶皱的金属感才能在画面中读出来。“从距离感中去寻找一种存在感。”康海涛如此表示。
《反光》 58×74cm 纸板丙烯 2017
《反光》 58×74cm 纸板丙烯 2017
Hi艺术=Hi  康海涛=康
 
大画、小画、抽象画
 
 
Hi:这是第三次在偏锋的个展了,参展作品是如何考虑的?
康:想更全面地展示这几年的关于“夜景”的绘画。现场有比以前更大尺幅的作品,还有一些即兴的小画和摄影作品,展示的内容比以前更丰富,更加全面而立体。大画更强调“主观塑造”的感觉,创作的过程更像是工作,颜色和笔触只是材料,就像砖块和水泥,不断地搭建起一个类似建筑一样的精神空间。而小画和摄影更多的是即兴的表达。
 Hi:日常风景的来源是?
康:图像大都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只是在搜集素材的时候不会给自己有太多限制,我会在行走中不断地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拍摄很多的图片,再整理它们。
Hi: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看你的画都像在看一张张照片?
康:其实一开始并不想借用照片来创作,更想晚上走到夜景里面去写生,但这个想法无法实现,所以后来就用了照片。但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你会发现借用照片创作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通常我会在一个较远的距离去观看小的图片,再把这种感觉转换成一个更大尺幅的绘画,这样几次观看距离的转换,你会获得你想要的感觉。
《光的记忆》182×368cm 纸板丙烯 2016-2017
《光的记忆》182×368cm 纸板丙烯 2016-2017
在有限的变化里变化
 
 
Hi:你也画抽象,画风景和画抽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康:其实也不能完全算抽象,更像是心里的某种意向。这样的画我更看重的是即兴表达的过程,也是不断寻找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充满未知。而风景画基本上就是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完成,和建筑工人修房子一样,只是每天不断地添砖加瓦 。同时也是去掉更多欲望,更加专注的过程。
Hi:一直以来你都画夜景,但是现在和以前的创作状态有什么不同吗?
康:现在绘画的方向更加明确和坚定,以前会在很大的范围里面去实验和探索,现在会把这种范围缩小,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里面去变化和发现,也可以说是在往深度里面挖掘。
Hi:你是“70后”,“70后”可以算是“新绘画”领域的中流砥柱,引领了如“青春残酷绘画”到“新卡通一代”的潮流。但是似乎你与同时期的潮流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是如何坐到自成一派的?
康:我觉得好的东西都必须最大程度地成为自己,就像我们不经意看到蓝天一样,你会说:“哇!天好蓝,太漂亮了!”但是蓝天并没有告诉你什么,它只是它自己而已。
《时光》113×198cm 纸板丙烯 2014
《时光》113×198cm 纸板丙烯 2014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