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眼中的“40岁以下的艺术新星”

采访:朱凡 2013年12月23日 专题话题
李峰眼中的“40岁以下的艺术新星”
回应我们建议推荐五到十个“40岁以下的艺术新星”的要求,李峰在准备“阳江组:不立一法”展览期间回复了我们推荐词超严谨、细致到单件作品描述的邮件。有些受宠若惊,但在杂志版式上我们又必须忍痛割爱。不过,在这里我们将分享全部。更多推荐敬请关注本周的陆续更新。以下是李峰的推荐名单以及理由:
《珠穆朗玛峰》正面
《珠穆朗玛峰》正面
付小桐
付小桐在传统女工和当代艺术之间找到了独属于她个人的、很本土也很国际的艺术方式。经过漫长的学习、沉淀和挣扎,付小桐似乎终于摆脱了对绘画的迷恋,虽然多作品还留有绘画的唯美痕迹。纸、木材、麻、丝,甚至最常见的土、玻璃等等,都成为付小桐得心应手的材料。看山不是山后,看山又是山,也许她终于意识到,无论哪一个艺术家,始终无法回避的还是早早就知晓的问题——或者专注于内容,或者专意于形式。她的作品常常以轻柔材质为载体,用貌似传统的手工,制造出适合当代空间展示、形式感极强的作品,气质上却是平和里隐含神秘,甚至有几分肃杀味道。

在《珠穆朗玛峰》这件作品上,她用针在纸上扎孔,以正反的穿插方向、不同戳插的角度营造出光影和阴阳向背,从而用最朴素的材料营造出这座世界最高峰的恢宏气势。创作的过程宁静从容,结果不事张扬又无法忽视不见——这些无不同这座神圣之山气质相符相谐。经过漫长学习、沉淀和挣扎的付小桐终于摆脱了对绘画的迷恋,作品中隐隐残留的绘画唯美痕迹又让它雅俗共赏。
《刑天》
《刑天》
邬建安
邬建安喜欢大卫·林奇的电影,读书时常常就在宿舍里边放着摇滚音乐,边摇晃当时尚丰满的密发和脑袋,拨弄起手指,顺着铅笔划,蘸着颜料抹。那手极脏,素描却清秀干净,画面却又怪诞——不是老实巴交的作业,也不是对国外大师的临摹,很多是他凭空的想象。邬建安一直认为中国古代神话中隐藏着巨大的隐喻或秘密。 他在制作方式上使用纸、皮等“老”材料,采用激光切割等新技术,将早期中国艺术和文学中的鬼里鬼气置以华丽的表象,乍看漂亮,却隐藏恐怖。我们很难断言《刑天》是不是对现今貌似强大而没有方向的中国,以及现今物质至上时代的暗示和批判——孔武有力,然而没有目标, 缺乏方向,结果很可能是轰然倒塌。邬建安要表达的只是对信念的尊崇,没有了身体、生命和灵魂,仅凭残肢也要复仇的坚定信念。
康海涛《夜晚里的红房子》纸板丙烯
康海涛《夜晚里的红房子》纸板丙烯
康海涛
对于康海涛来说,纸上丙烯是他对积墨法的无意间借鉴。他画一遍,没达到效果,晾干了再画,如此一遍遍积累,终于变幻出莫测光影。他这么工作了很久,才恍然大悟:传统艺术里不早有相类手法么?积墨法。层层堆积在龚贤、黄宾虹、李可染、陈平、贾又福那里都还是想象的山,理想的山,宏伟的山,永恒的山。这种山是传统士大夫心境中的山,是山水,并非实景。康海涛貌似“积墨”的手法,既是他无数次夜游的实景,同时也是心景再造。《夜晚中的白房子》画在汶川地震之前一年,歪歪斜斜的房子由多张照片组合起来。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它是天灾的预言,然而康海涛作品中“绚烂而诡异,安静中蕴惊悚”却是一贯的。    
 
韩文强
传统的完备与完美是超乎我们想象,院落、园林在今天一样生效,不管是用在居住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改造。韩文强全新改建的老北京胡同里的小院,早已不是传统的四合院,虽然其中也隔出了多个小院落空间。它更像是都市别墅,或者说综合了居住、接待等多种功能的艺术会所,小小城堡。在这个面积有限、规定性极强的狭小院落,传统焕发出新颜,它同都市并不矛盾。只不过,在拥有20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的旧皇城内,最简单的传统,变得最为不易。由于地价的高昂,由于左邻右舍主动被动的干涉——隐私权、阳光权等个人权益极为具体,地基挖塌了更是给邻居直接造成危险,直接引来市政、消防、规划、安全等数十家单位的莅临,而凡此种种困难又可找到特有方式解决——一切显得那样奢侈,那样中国。 
宋琨作品
宋琨作品
宋琨
看上去酷酷的宋琨,作品风格却在宁静而绚烂、忧伤而不绝望之间徘徊。另类,然而优雅温暖。这或许同她浸淫于摇滚乐、先锋电影多年,但又欣赏欧洲古典艺术和宋画等方面下过功夫有关。《凯撒哪吒悟空都是她,现在已被暗杀》是宋琨偶遇荷兰摄影师Erwin Ola的产物,他们对血腥暴力而唯美的追求不谋而合。在对Erwin Ola和凯撒、哪吒、孙悟空这三位具有反叛精神人物致敬的同时,一丝淡淡的哀婉同情在飘荡——冷峻犀利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背后,鲜血如鲜花般绚烂绽放。
 
方列丰
方列丰以铅笔将大幅白纸涂成纯黑,以至于黑到光可鉴人,一看即是西式呈现。没有借助物象、没有书画既往规范,经由艺术的过程而达到内心的平复,这在书法和山水画的传统中最为悠久,从而成就了方列丰独特的艺术方式。
 
孟柏伸
孟柏伸以铅笔涂抹出的盲文《圣经》、《古兰经》、《金刚经》等典籍,不仅尺寸巨大,且改变了原有形态,成为艺术作品。在他本人看来,视觉呈现的结果也许并非最重要,对文化的信念和信仰的归属、探索和体验的过程,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所在。但更多的观众显然对文化的附加和解释并不感兴趣,也没有相应感知,他们好奇于作品没有表情和温度的形式——那些挂起来的漆黑纸面、巨大的条形码,陌生而熟悉。
 
伍琳
伍琳的作品和她人本身细腻、从容、平淡然而坚定坚持的气质十分相符。也许这种素质和潜质是这一代艺术家所共有:不再家国天下,唯艺术是一切。艺术固然重要,但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千世界》尝试着将手绘的自由、版画的程序性和理智、装置的宽度和容度结合起来,平实、个体化,展现了学院当代艺术的优长。
 
组织
“组织”是主要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一个四人艺术小组。组成“组织”的曹轶、徐喆、照骏园、李牧既一起进行创作,又独立拥有艺术家身份。他们希望重新构建生活的情态,不以做作品为目的,但也不排斥水到渠成地做作品;最早也不想在艺术空间做作品,时机成熟也同样不排斥;起初甚至不很强调“组织”这个小组,没有特别强烈要凸显自己的目的:一切都是自然演变,不刻意追求,也不刻意拒绝。组织身上有着上海地区艺术家所“擅长”的平和与耐心。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