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采 艺术是个慢活儿
6月5日,聚集了17家画廊参展的“亚洲画廊艺术博览会”(简称“艺术亚洲”)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拉开帷幕。展会精致到不用一小时即可观赏完毕,为了让观众不断回到展厅,主办方贴心地备足了美酒、美食、音乐,伴随着徐徐而来江风,整个博览会洋溢着雅致的格调和温馨的气氛。“销售还不错,每天都有成交。”毛文采说道,她既是这次博览会上新鲜亮相的画廊——Mao Space”的创始人,又是本次“艺术亚洲”的承办方——“东采西略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对于这次展会,她谦逊地给出了一个“及格分”,扣分的原因在于准备时间仓促,加上场地限制,没法让更多的展商参与。

老上海的好胜心
这并不是“艺术亚洲”的首次登场。作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官方项目,早两年该项目一直挂靠在“上海艺博会”旗下,同期发生。今年,文化部决心以更新、更专业的面貌的呈现,打造成为一个“顶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平台,找到了毛文采一起来合作。而这个时机开画廊,则是偶然都撞在一起了。
因为有着从小拉小提琴的经历,毛文采一直对艺术怀有憧憬,事业生涯也逐渐地从广告业被牵引至艺术行业,2007年她创办了“罗浮紫艺术典藏”机构,旗下包括“紫顶艺术工坊”、“罗浮紫公共艺术项目”。毛文采被业界所熟知,主要在于她在推动国内公共艺术项目的发展的贡献上,曾先后在2010、2012年成功举办“静安国际雕塑展”,一度成为当年的“静安十大文化事件”之首。丰富的经验,加上毛文采个性爽朗、作风爽利,又对艺术怀有热情,常常使得政府大型的艺术项目十分乐意交给她来操办。“我是个老上海、老静安。上海让我非常骄傲。所以,总想着怎么让上海的艺术能赶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挑起在上海办艺博会的担子亦是缘于这种“好胜心”以及“责任感”。
一开始介入博览会时,考虑到“上海当代”的停滞,上海地区需要一个专业的博览会平台。不过,当她真正开始投入时,上海地区的博览会已经有了一种扎堆的局面。这对毛文采来说,要在其中突出重围,惟有用心经营了。她计划明年扩大参展商规模,而当务之急就是在徐汇滨江落实新的场地。
爽快人偏做“慢活儿”
从“罗浮紫艺术典藏”抽离出来做画廊,是毛文采一进入这个行业就有的心愿。“鸭子游水,外人只能看到面上的。”毛文采表示虽然之前关注的重心集中于公共艺术项目,但多年来积累藏家、寻找合适艺术家的工作也一直在持续进行,以便为画廊开张积蓄力量。“别看我展览不多,但聚会不断”。她表示自己更亲睐以这种方式结交朋友,因为便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在“艺术亚洲”开幕次日,毛文采便在其位于静安嘉里中心的“Mao Space”举办了一场轻松而惬意的派对。“Mao Space”地理位置极佳,毗邻静安寺,与上海展览中心在同一条主轴道上,所属建筑是毛泽东曾于1920年在上海居住过三个月的故居,在2014年经历了修缮,现在作为国家四级文物保护单位面向公众开放。除却一处毛主席纪念堂展厅,可供作为展览的空间面积达到450平方米。毛文采说:“在此落户,政策发展方向、懂艺术、懂经营、活力、影响力,一个也不能少。”此外,“Mao Space”在衡山坊的小洋楼也拥有展览空间,展厅面积接近290平方米。毛文采计划将嘉里中心的空间作为艺术项目空间,公开面向艺术家征集作品方案。“希望这里展出的作品,全部是为‘Mao Space’量身定制的、只有在‘Mao Space’才能一见的、独一无二的。”而衡山坊则更倾向于建立具有当代气息的画廊,会定期举办展览。另外,她计划每年邀请策展人操作两到三个在两个画廊空间联合展出的项目。说起这些规划,毛文采兴奋而滔滔不绝。“因为酝酿了很久了。”
对于她来说,眼下摆在面前的问题,一是找到优秀的艺术家;二是投入精力去建构一个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团队。好在她的“罗浮紫公共艺术项目”、“紫顶艺术工坊”已经运作成熟,她终于可以抽身,集中精力投入到画廊运作中去了。“不要躁不要急,没那么严重,你慢慢去耕耘、慢慢去做,总会有人理解你,有人会认同你,有人会来找你”。因为,“艺术是个慢活儿”,她历来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