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多依格 大隐隐于市场

作者:静竹 来源: hiart.cn 2013年3月19日 专题人物
2013年2月13日,佳士得伦敦“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中,彼得•多依格(Peter Doig)的油画作品《山涧间的建筑师小屋(The Architect's Home in the Ravine)》拍出765.7万英镑高价,超过400万-600万英镑的预估价,再一次刷新了这位艺术家的拍卖纪录。在繁华的交易场背后,多依格却一如既往,守着自己画中那片安静荒凉的风景。
拍场中的奇迹与我无关

2005年,时年46岁的彼得•多依格参加了萨奇画廊的群展“绘画的凯旋•第一部分(The Triumph of Painting, part 1)”。两年后,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将他的作品《白色独木舟》送拍苏富比,惊人地拍出1130万美元高价。多依格因此一度成为作品价格最高的在世欧洲艺术家。
2009年11月10日,佳士得纽约当代夜场拍卖中,他1996年的作品《倒影(你的灵魂像什么)》大破400万-600万美元预估价,拍出1016万美元高价。
今年春节期间,他1991年创作的《山涧间的建筑师小屋》再一次在佳士得伦敦拍卖夜场中创造奇迹,刷新了2007年的价格纪录。这件作品原来同样属于查尔斯•萨奇,2002年6月第一次出现在拍场时,就以31.46万英镑价格打破艺术家当时的纪录;2007年5月,它又一次出现在纽约拍场中,以360万美元价格成交。虽然艺术投资顾问Bridget Brown赞美萨奇的敏锐嗅觉时,曾用多依格当做一个反例:“他(萨奇)偶然也会看走眼错失良机——比如彼得•多依格的作品,他下手就晚了——不过这种情况不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萨奇在多依格作品的市场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多依格谈到二十多年前创作《山涧间的建筑师小屋》时的情景:“那个时期,我画了一系列这种隐蔽的建筑。当时,我刚刚觉察到自己很喜欢建筑藏在大自然里的感觉,就在一些画里运用这种穿透遮挡的构图,来表现一种模糊、窥探的视角。”这幅作品对艺术家来说十分重要,并非因为画作本身,而是因为它启发了艺术家的灵感。1991年,多依格到访位于法国东北部的布里埃地区,看到建筑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的房子。在此后八、九年间,他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柯布西耶建筑的作品,包括“混凝土小屋”系列、“锅炉房”等。这一时期被公认为多依格的一个创作鼎峰。而这系列作品,正是来自《山涧间的建筑师小屋》所引发的灵感:“那个时期的作品中,我更喜欢另一幅《Rosedale》。不过,《山涧间的建筑师小屋》引导我创作出关于柯布西耶建筑的画作,因此它对我很重要。”
从2007年多依格作品引爆拍场开始,他就数次在各种采访中表示自己很不适应市场的迸发,甚至觉得“价格和我们看到的价值已经是两种不同本质的事物”,自己不能判断和掌握这种情况。他只有尽可能忽略市场的变化,“不然很难继续作画”。我们从多依格持续数十年对风景绘画的钻研中,也能够体会到这种隐修士式的专一和淡泊。

孤独的绘画者

多依格1959年出生在英国苏格兰,年幼时随家人辗转在特立尼达、加拿大等地,11岁时曾回到英国上过三年学。1979年,成年后的多依格决定再次回到英国学习艺术,1980年进入著名的圣马丁艺术学院。在学校期间,虽然周围的同学多关注先锋流派,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绘画。毕业后过了两年,他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住了两年半,1989年再次决定回到英国,进入切尔西艺术学院攻读硕士。
直到1991年,已经32岁的多依格因为毕业生身份,得以参加一系列学生群展,作品逐渐得到一些关注。他曾在一次《Purple FASHION MAGAZINE》的采访中谈到此事:“(能够参加学生群展)是因为我刚从这个学校毕业。说来悲哀,在现行体制下,你一旦到了30岁,就比较不容易吸引别人发现自己的作品。”多年的沉寂中,他一边做些工作糊口——例如国家歌剧院的化妆师,一边始终坚持创作。1991年,他因获得“白教堂艺术家奖”而得到在白教堂画廊中展览的机会,楼下就是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展览。多依格抱着自己还没干透,包在便宜的泡沫纸里的作品,走过舍曼那些专业精美的包装箱。展览后,又是近两年的沉寂。
多依格绘画中的风景并非直接取材于现实场景,而是从照片、画片、电影片段等材料出发经过艺术家演绎而成。多依格曾经试图实际置身大自然中作画,这种方式使他感觉需要同时处理过多的信息而应接不暇。“一般来说,我喜欢选取被框制限定的出发点——比如照片——由此发挥,用我的想象、记忆和材料(也就是颜料)创造出一个空间。所以,我的绘画并非‘现实主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是英国YBAs一代兴盛时期,画廊和藏家们纷纷趋潮流之势,关注以直率、大胆甚至粗野为主要审美取向的反传统先锋艺术,多依格的风景油画作品常被指“像美国电视剧《双峰镇》”,根本不为商业画廊关注。

任风云变幻,我自从容

直到1992年,著名艺术家兼策展人Gareth Jones在《Frieze》杂志上发表文章,谈及多依格,并将他的作品纳入自己在Laure Genillard画廊策划的群展“微观世界内部”,吸引了画廊主Gordon VeneKlasen 、Victoria Miro、Gavin Brown等人的关注。多年坚持绘画的多依格一口气从工作室中拿出近20件已经完成的大型作品,与他们的画廊合作展览,1994年入围特纳奖候选人,一炮打响。
如今,已当之无愧成为当代绘画大师的多依格似乎不为世事变幻所扰,依然保持自己的创作节奏,不规划创作时间计划,每天去画室,有时画画,有时只是等待灵感。他自己评价说,近期的作品与早期相比,对空间的概念有所改变,变得更加开阔,也更加发散,完成后的作品与作为灵感来源的图片间的联系似乎比以前少了些。
2002年,他携妻儿移居特立尼达,偶然回到欧洲:“在此之前,我都在距离自己绘画主题比较远的地方作画。住在特立尼达,我可以与自己笔下的主题更接近,它们就在我面前,围绕在我身边。这是一件好事,当然有时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刺激过剩,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因此我会在其他地方完成自己的作品……有时候,距离可以帮你理清思绪。”

相关人物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